《贫困地区中小学老师的呼吁》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难当,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揪心的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社会问题。尤以农村、贫困地区的老师更难,其中又以这些地区的班主任为难中之最。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班级容量大 在贫困地区,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越来越少,有能耐有关系的不是调走就是改行,有点能耐而没有人员调走改行的,少数也受到影响而不愿意将心思全扑在教育教学上来。作为学生、作为家长谁不想得到一任好老师教。于是在贫困地区的班容量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有的老师教的班级的学生爆满,多的已达八九十人,学生家长还在络绎不绝地要求将学生转进来。有的老师教的班级学生越来越少,少的已经少得只剩下几个学生了。 我们这里一个州市小学,有一个李老师所教的班,学生已达九十多,可还有家长带着学生来求,硬要将学生插进她的班级。庐山小学的陈老师历年来所教的班级也是学生爆满的,有人满为患之忧。 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怕是一种怪异的普通现象。一个班有如此多的学生,所教班的老师、班主任要付出怎样的精力和心血?要教好管好容量如此之大的班级,任该的任课老师和该班的班主任不呕心沥血怕是教不好管不好的呀。这样的班级难教难管,不从事教育教学的人有几人能够想象和理解? 二、 学生参差不齐,爱好大相庭径 班容量大,学生的智力、爱好、志趣参差不齐,大相庭径,要教好这样一个班,教该班的老师老师要付出怎样的心血?要管好这样的班,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又该付出些什么? 三、 单亲、独生的学生越来越多 班容量大,学生的智力、爱好、志趣参差不齐大相径庭还不是难教难管的主要所在,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单亲、独生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中的小部分不但顽皮、任性、孤僻难与人相容相处,其中有一些家长无论你老师、班主任、学校管得在理不在理都一个劲地干涉老师、班主任、学校的正常教育和管理,这就滋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性。这有形无形的加重了老师和班主任的教学教育难度。 四、 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当今教育教学的关键-----留守学生的与日俱增 单亲、独生学生还不是影响班级、学校教育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最棘手的要数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什么是留守学生?就是孩子的父母为了家而不得不外出谋求发展,而将不大的孩子留在家里,扔给学校,把一切都交付与孩子,让他们自生自长,让孩子和学校去完成该由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四方面有机配合才能完成的事。残缺的教育是很难教出健全的学生。 故此,班容量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单亲、独生、留守学生的与日俱增是迟滞和影响当代中国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也成了有识之士最揪心的症结。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得先从教育资源公正的分配入手;该由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入手,只有学校能留住有能力的人,有能力能教好书的人愿意从事教育教学,那就没有学生、家长择班择老师的怪异现象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由于我们从对教育的主体---老师都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从根源上改变和体现出来,再穷不能穷教育也只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 单亲的学生只是极少数,独生的政策也要改变。独生和单亲学生不可能影响教育教学的大局。影响教育教学的罪魁怕是留守学生,他们除了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有人管而外,走出校门就任其非凡和狂飙了。老师和家长是爱莫能助、鞭长莫及的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是当地政府事了,如果政府把精力投注在发展当地的事业上来;如果民众能就地就业,谁愿意为了那少得可怜的一点钱而抛家离子,妻儿子女离散?如果当地就能就业,又会哪来这么多的留守学生?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难当,贫困地区的老师更难。作为一个一生在贫困地区从事和热爱教育的教师,我们强烈呼吁-----真正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让学校成为有能力的人向往的圣地。留住了老师才留住了可望的教育;留住了老师国家的教育发展才会落入实际,不然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就是要大力发展当地企业,让民众能就地就业,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日增的问题。 作为一个用心于教育教学的老师,我们希望教师职业能成为真正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希望国家不要给我们留下如此多的留守学生给我们了。让我们有更多更充沛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这一天会远吗?我们期盼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