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王者Contax

 YIFU_APS 2014-03-15

王者,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康泰时Contax最早作为久负盛名的德国相机品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由蔡司设计的镜头是胶卷时代的王者。CY口全名叫Contax/Yoshica接口(康泰时/亚西卡接口),是康泰时和日本相机厂商亚西卡共同制定的接口标准,适用于康泰时早期的CY口胶卷相机,比如167MT。
CY口的康泰时镜头群规模庞大,每一颗镜头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Tessar、Distagon、Plannar、Sonnar这些由100年前的天才数学家们徒手计算出来的的光学结构,更是成为后来者的楷模。尼康佳能无不从抄袭这些近乎完美的结构开始一点一点发展壮大(当然,还有一位不能不提的“莱卡”)。正因为如此,每一颗镜头都被赋予了迥异的个性,在不同的焦段上各霸一方。传说中蔡司最早所在的东德附近,盛产号称世界上最纯净的玻璃,最好的玻璃配最好的结构,让每一束光线尽情地在其中折射变向,毫无保留地贯通前后。关于康泰时CY口镜头的产品线以及各种技术资料,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17339
近乎完美的光学设计,辅以德国精良的机械技术,使每颗康泰时CY口蔡司头成为收藏级工业品。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全金属结构,无论扁到饼干头Tessar 45/2.8、胖到人像皇Planar 85/1.4、长到小钢炮Vario-Sonnar 80-200/2.8,无不给人厚实稳重的感觉。通身乌黑的烤漆与鲜红、纯白、翠绿和金黄的印字相映衬,稳重之下又不失活泼。内外两层铜制高精度的罗口金属套桶,甚至在不使用黄油润滑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内外的紧密相贴和柔畅转动,使得对焦的手感温柔又不失硬朗、轻巧又不失粘度。铜制结构的硬度还保证了镜头的寿命,使其经久耐用,哪怕历经数代仍不失当年风采。光圈环方面,其特有的弹珠结构避免了一般的弹簧片结构老化后所带来的“沙哑”声,让其永葆清脆。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让无数色友们为之倾倒的除了上面的两项以外,其印在镜头正面的红色的T*标志可谓是镀膜领域里的标杆。蔡司专利的T*多层反射镀膜,对射入镜头的光线进行最优化的筛选,去除对成像有影响的杂色。且不说镀膜到底对成像有何印象,光看一眼镜片在照明下的绚丽反光就会让人幻觉眼前的不是玻璃,而是水晶。
也许就像莱卡的M6的命运一样,不遗余力的用料和无法超越自己的光环,康泰时的经营也陷入了困境。多方探求之后,终于和日本的京瓷结为联姻,得以将这个品牌继续发展下去。所以康泰时CY口的蔡司头就有了“日本种”。和原先的“德国种”一起,被分称为“德头”和“日头”。明显的区别就是前者在镜头上印着“made in Western Germany”而后者则是“made in Japan”。由于日头都是在京瓷的日本工厂里生产,原材料也取自于日本国内,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日头”少了一些“蔡司”味。不过到底什么是“蔡司”味,这也只能是仁者见仁了。CY口的蔡司头,由于机身技术的进步,也分为AE和MM两种,后者相比前者加入了自动测光功能,具体表现在接口部分的形状有些细微不同,并且光圈拨杆的构造也有些区别。不过最容易辨识的一点,大部分的全黑接口的CY口是AE;银色接口是MM。这两个区别,再加上前面所说到的产地的变换,使得同一各型号的镜头,有了AEG、MMG、AEJ和MMJ四种。
从品质的角度来说,四者的顺序为MMG>MMJ>AEJ>AEG。而具体考虑到实际情况,无论是AEJ还是AEG,普遍年代久远,成色较差。而且接口是黑漆,划痕非常明显;MMG虽好但是稀少并且价格极其昂贵;所以剩下MMJ才是合理的选购对象。可惜京瓷也跟不上数码化的脚步,终于在2005年宣布放弃康泰时品牌,停止生产旗下所有康泰时的产品。消息一出,让无数蔡司迷唏嘘不已。
可是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却并没有因为京瓷的停产而销声匿迹,反而随着数码单反的普及而顽强的生存下来。现在只要使用一个CY-EOS转接环,康泰时CY的蔡司镜头可以轻松地用在佳能的各款单反上。尤其是随着全副单反平民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为全副而生的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相比众多数码镜头来说又横生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喜欢蔡司的佳能用户应该是最幸运的,囿于接口口径大小以及法兰深度的限制,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只能转接到佳能的机器上,而其他品牌均不可以。其他品牌的用户如要尝“蔡司味”,那只能购买昂贵的由蔡司和亚西卡共同生产的各自接口镜头,尼康的用户可以选购蔡司ZF口镜头;宾得是ZK口;索尼是阿尔法口。所以,同样是蔡司的光学结构、蔡司的镀膜,虽然停产,但仍然活跃在二手市场的CY口蔡司镜头,无非是最实惠的选择。因此就有许多手头稍紧但中了蔡司毒的非佳能用户,买康泰时的头,自己上车床,改接口来用。

 

Y/C卡口Carl Zeiss镜头年表

1975年德国光学公司Carl Zeiss发表了一项公告:将与日本Yashica相机公司共同开发新一代35毫米单反照相机系统,其中Yashica主要负责相机机身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一部分新型镜头的制造;Carl Zeiss则主要负责新型镜头的设计与一部分制造。新一代的相机卡口被称为Y/C卡口。

由此,具有优良素质的Carl Zeiss镜头通过新一代Y/C卡口得以发扬光大。在日本实际承当镜头制造的是长期为Yashica提供镜头的老搭档富冈光学公司。Yashica位于东京北部的琦玉县户田市,而富冈光学位于东京西面的青梅市。虽然富冈光学仅仅拥有员工200余名,但却具备很强的镜头制造能力,它主要为其他厂家OEM镜头,其中制作精良而具有很高光学素质的一小部分则也以Tominon的自家牌子销售。

1975年当初,一部分规格的镜头仅有日本制造而没有德国制造;反之一部分规格的镜头仅有德国制造而没有日本制造。在中期,一些规格镜头在双方都有制造,价格却几乎没有差别。1989年,Y/C卡口镜头除极少数品种以外,全面停止了在德国的制造,而继续在日本维持制造。在90年代中期,一些开发的新品种(如Distagon T*21mm/2.8,Aposonnar T*200mm/2等)在日本投产,镜头素质之高,倍受好评。

通过本人了解的一些情况,得出个人的看法如下,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1)、德国制造的好?还是日本制造的好?关于这些的争论很多,我的看法是:从制造工艺和精度来看,德制与日制没有差别。因为相同的规格,不论德制与日制的镜头其销售价格几乎一样。如果说因为日制镜头的价格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判断质量不会太好的话,那么无法说明相同价格的德制镜头质量就会高。

(2)、风格的差异来自于产地?与其说来自于产地不如说来自于由于时代的变迁设计者对影像观念上的变化。因为即使相同规格的镜头,不论日制还是德制,前期与后期的版本风格的变化很明显。

(3)、从光学素质上看,随着年代的变迁,Y/C卡口镜头的整体素质在提高。这不仅来自于设计上的改善,也来自于制作工艺上的不断完善。

 

以下为1975年至2001年所有Y/C卡口Carl Zeiss镜头规格、类型、产地、制造期间以及当时的日本零售价格。关于镜头上的表示其意义如下:

镜头上的标志T*的原意为实施菜斯标准多层镀膜工艺的名称,广义来说作为菜斯镜头群中最高级镜头的标志被广泛采用。镜头上的标志T的原意为”透明”之意,来源于[Transparency];镜头上的标志*的意为”进化”之意;

AE——表示能够实现光圈优先和手动设定的镜头类型。从1975年开始被用于几乎所有Y/C卡口Carl Zeiss的镜头;

MM——表示进化为能够实现快门速度优先和程序暴光的镜头类型,MM的原意来自于[Multi Mode]。1985年随着CONTAX 159MM相机的推出而开始采用。识别标志为光圈环上最小光圈数字印刷色为[绿色],与通常的白色区别。

G——意味着该镜头在德国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

J——意味着该镜头在日本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Japa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镜头王者Contax--蔡司镜头 - aries hanson - aries hans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