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在梁庄》:他们心中微弱的光芒永不熄灭

 昵称535749 2014-03-15
2014-03-14 23:42 

马斯洛需求层次按照从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民从古至今却一直是身处在社会最底层,他们穷尽一生的努力,却始终只挣扎在需求层次的最低两层,能够吃饱穿暖,能够几间屋子住,能够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若是所赚得的钱在满足生活、孩子上学费用之后仍有剩余,那边是莫大的福气了。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令人心痛的农民,每一次的战争,失去土地和房屋的是他们,流离失所饿死路旁的是他们,将家中的壮丁送上前线战死沙场的也是他们,朝代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的土地失去了又回来又再次失去,统治者给农民们的承诺总是那么轻易地就背弃,他们从未成为任何一个社会的主人,而现在,他们连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将失去。

现代化的中国,在大踏步地往前走,一次又一次刷新着GDP的神话,然而,占据着中国人数最多的农民却是面临着“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

这本书我看得极为缓慢,也极为艰辛,几次都不忍卒读,只好置之一旁等情绪缓和之后再重新拾起。作者的笔调并不煽情,她极力地保持着冷静和客观,试图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记录着这个叫做梁庄的乡村曾经的繁荣、如今的变迁和破败,乡村里的那些人、那些发生的事情描述得都很生动,却并不偏激,也没有试图将读者引入一个她早就设定好的结论里去。

甚至,连作者在文章最后都开始质疑,“我刚开始的情感预设(悲伤、痛苦、无奈)、问题预设(乡村的败落),都慢慢地被消解,甚至被否定了。”——“因为在这里,这些都不成问题,它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被吸纳、消化掉的”。

整本书谈论的话题很多,作者自谦并不是专业的学者,所以并没有高屋建瓴的结论,但我仍然被这本书所深深撼动。

书中春梅和王家少年的故事尤其触动人心。

因为贫穷,因为土地无法养活家人,乡村里的青年往往在初中毕业就去出门打工,不仅仅是春梅的丈夫,中国无数个乡村里的青年都是一样,他们无法带着妻子同行,因为工厂并不解决夫妻住宿,而在外租房的成本又高,更何况家里还需要有人看顾。春梅对丈夫四年过深,在连续寄了两次信都没有收到回音后,又偏偏听闻又在外打工的青年为了解决生理问题找了小姐最终得了病,开始疑心自己的丈夫,春梅开始神情恍惚,终于喝了农药自杀。

而王家少年则更叫人痛惜,他才刚满十八岁,却因为受到黄色录像带的影响,杀害了村头路边独居的老妇人并将之强暴。在一次次地审判过后,判处了死刑。

然而,最叫人痛心地并不是春梅的自杀和王家少年的死,而是村人的态度和观念,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是春梅还是王家少年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们对春梅的思念肆意嘲讽、他们认为她是犯了“花痴”;王家少年的残忍行径更是惹得了整个村人的愤怒,他们认为他惨无人道,认为他就该死,却很少有人考虑过,一个孤独生活的女人需要心理和生理的安慰,而一个孤独长大的少年更加需要大人的爱和呵护。

而这些村人们却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你无法去指责他们愚昧或者麻木不仁,你也无法引导他们更加理智和客观地去看待问题,对他们而言,青年或者夫妻出门打工挣钱,将孩子和妻子老人一起留在家里,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大家都过得好好的,为何你就有问题?那不是别人的错,那只怪你自己太脆弱。

无论是作者成长的梁庄,还是我生长的那个村子,还有散落在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或许正在日益衰落和消亡的村庄,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作者的担心显而易见,她无比之痛惜自己心目中的故乡,在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

我所生长的村庄也同样如此,很多情况恰如作者所言,乡村里农作物的收成无法满足生活所需,青年人外出打工者比比皆是,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县城虽小却还算发达,各种工厂足以消化这些从各个山村里出来的青年男女,在城市里买个房子也并非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只是,不可避免的是,曾经热闹的那个小山村人越来越少,中小学都相继取消,如今的孩子们都必须到城里上学,没有城市户口的还需缴纳高昂的借读费用,用尽积攒一生的积蓄替儿女买完房子的父母并无休息的空隙,他们往往有一个会同儿女住在一起,专门接送孩子上下学,承担家里的家务... ...

每次回家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是静悄悄的,只剩下几个老人,年轻人除了过年过节,很少有在家待的,在城里有房的自然是搬了出去,即使没有,在城里上班,也是要租房的。我时常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溜达,遇见熟悉的长辈们,会寒暄几句,他们也会抱怨,比如房价越来越高,现在买不起儿子总是因为这个说不好对象;比如同媳妇相处不来,在城里的房子又住不惯,有的乡村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却不得不在城里带孙子,跌跌撞撞地一边问人一边坐公交送孙子或者孙女上学;比如家里的那么多好茶叶,都慌掉了,我的村庄盛产茶叶,也有些小小的名气,而新一代的青年们却不愿意继续照管茶叶,肥料、人工、找人打理,各种费用和时间加起来算账,根本比不上在城里的工厂上班或者建筑工地上打工,一片片曾经郁郁葱葱的长满茶树的山坡渐渐地与野草为伍... ...

不仅仅是作者,每一个曾经有过村庄的人或许都会为这样的景象痛惜。

然而,我总是乐观地相信,中国乡村的生命力是无所伦比的,中国农民身上的韧性也是足以叫人惊叹的,所以,乡村必然不会消失,她将会向着何种面貌发展,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是的,这就是中国农民们溶于骨血中的顽强生命力,学者眼中的很多问题,无论是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乡村生态破坏,还是文化氛围的小时、氏族权利的丧失... ...在这些曾经经历过莫大困难的农民们的观念里,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问题。

乡村里的农民们,他们心中永远都有着微弱的光芒,从未熄灭过。他们的韧性,是与自然界的生物相等齐的。他们或许不发一言,却始终在暗自用力地生活。(《中国在梁庄》书评/狸奴老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