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有朋的两次放弃

 尚雅轩 2014-03-15

苏有朋的两次放弃

无论苏有朋的脸如何年轻,我们已然从他出道20年的时间和阅历中,读出现在的他绝对不会还是从前那个青春阳光的乖乖虎了。虽然,他的笑容依然灿烂,但是那背后一定是有内容有故事的,他的优质偶像作用影响了几代人,尤其是作为同龄人,小虎队曾是学生时代的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贴画。但是,如果你顺着他的人生轨迹往前追溯,他的两次放弃值得人深思。

19887月,台湾开丽唱片公司推出一档电视新春争霸战节月,对象皆是青少年学生,内容颇为清新,由3位女生组成小猫队担任主持人助理,节目大受欢迎。于是有人便提出应加入3个男生助理才能使画面阴阳平衡。因此,开丽唱片公司贴出广告招聘3位男生。经过层层考核以及对舞蹈、唱歌技能的挑选,小虎队成员脱颖而出。他们就是霹雳虎吴奇隆、小帅虎陈志朋和乖乖虎苏有朋。谁知这3位虎虎有生气的青少年一上电视,便出尽了节目主持人的风头,大受青少年、甚至呀呀学语的幼儿和垂髫老人的欢迎。他们演唱的歌曲也很快走红,于是,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第一支由学生组成的少年组合乐队,短短数月便成为青少年的偶像。小虎队的歌不仅在港台地区,而且在大陆也深受歌迷喜爱。不仅如此,小虎队的宣传画像,也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

那年,他15岁。

但是,赞誉没有冲混头脑。人总会长大,是坚持“小虎队”的青春路线,还是有其他路可以走?如果坚持“小虎队”走下去的话,当然还可以继续再红几年,但几年后呢?

于是,在人气正高之时,苏有朋选择了放弃。他们三个是流着泪分手的,他们向歌迷唱着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而解散。此后,他们开始各自的人生,有的上学,有的服兵役。

而苏有朋,去了英国读书,在那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了粉丝,开始新的生活。“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看到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值与实际的我的落差。”他说,“等着我,几年后。”

几年后,苏有朋学成归来,他的事业开始了转型期。很久没有唱歌了,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乖乖虎”了,而他也从未涉足过影视,因此那段时间他压力很大。

这时,有电视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去主持一些综艺节目。如果做主持人,那也不错,能够赚钱养家,至少可以经常在电视上露露面。可是,主持有前途吗?在大家眼中,他依然是那个活泼的“乖乖虎”,他不愿意这样,他已经长大,他要转变形象,他需要的是成熟。于是,他不断地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是选择做主持,而是选择坚持做自己。

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苏有朋最终选择了放弃,他拒绝了电视公司的高薪聘请,而是执著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

5个月后,《还珠格格》招募演员,他成功进入。正是因为这个戏,让苏有朋在内陆拥有了新一批观众,也为他的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由此他踏上影视界。

转瞬间过了10年,在这10年里,苏有朋主演了《情深深雨蒙蒙》《绝代双骄》《倚天屠龙记》《情定爱琴海》《杨门虎将》《刁蛮公主》等,他的事业进入了成熟期和丰收期,用自己的实力和演技开创了人生的新天地。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北京成立苏有朋爱心基金,筹建希望小学,并出任中国母亲援助行动青年大使和“保护母亲河”爱心大使。

如今的苏有朋已经摆脱了“乖乖虎”的奶油气,而是经常以一个成熟男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举止优雅自然,说话大方得体,他现在完全做的是他自己。而这,又完全跟他的两次放弃有关。在火热的时候,他能够保持冷静;在失落的时候,他仍镇定。他不为荣誉和暂时的安逸诱惑,而是勇敢的放弃,这种从容和洒脱值得学习。其实这也体现了他的睿智和远见,因为暂时放弃的,将来他都会拥有的,并且拥有得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