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鲁义姑姊,遇军走山,弃子抱侄,齐兵遂还。
春秋时期,齐国攻打鲁国,在郊外遇到一个妇人,一只手携着一个孩子,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孩子在跑,齐国的士兵就去追她。那个妇人就把手里抱着的小孩子丢掉了,带着携的孩子一同跑,士兵把那个妇人追到了,就问她:“你丢了手里抱着的孩子,却带着携着的孩子一同逃走,这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妇人就说:“刚才带着走的,是我哥哥的儿子;抛弃了的是我自己的儿子,我看着这个情势,是不能两存的,所以宁可把我自己的儿子丢了。”齐国的将官听了,就说:“哥哥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哪一个比较亲些呢?”那个妇人说:“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一种私爱,对于哥哥的儿子,是一种公义。抛弃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心里肉痛,可是从公义上说,还是这样做是对的。 ”齐国的将官就把自己的军队约束住了,不再去攻打鲁国,并且说:“鲁国的一个女子,都如此深明大义,这般仁义的国家,哪里可以去攻打他们呢?”于是就带了兵回去。那妇人丢掉的自己的儿子也得以保全。鲁公得知了这件事,就送给妇人许多礼物,并且送她一个名号,叫“义姑姊”。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以义为上。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更多精彩故事与您分享
启迪心灵的钥匙
“八德”简释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太妊齐壮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姜后脱簪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公乘责弟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缺妻敬馌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宿瘤采桑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礼圭尊祭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杨刘责子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郑崔夜绩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意辛礼法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陈郑申教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楚媛不违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申国家规
八德篇之女德篇(12礼)---杜后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