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思维定势

 释怀斋 2014-03-16

 

 

突破思维定势

突破思维定势
请点击:

http://www./Html/20101028171648-1.html

 

 过去,在生产队总是看到社员把大水牛栓在一个木桩上,木桩很小的,插地也不深。常有人问:“大水牛那么粗野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栓着一条小小的木桩,难道他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看牛的社员总是呵呵一笑,憨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从来就是这样的。”让人有些迷惑:“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就是小孩子只要稍稍用点力,都能拔掉木桩,为什么牛不会呢?”

 原来在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呆着,也企图撒野挣脱木桩,被栓绳磨得疼痛和流血,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见没法子逃脱,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不想跟这个木桩斗了,甘心受那个小木桩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于是在它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只要鼻绳子栓在木桩上,它便无法逃脱。因此,当它长大后,虽然栓在小小的木桩上,它也不会再做自认为徒劳无功的努力。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一旦形成了习惯了的思维定势,总是一种定式思维经营自己的人生,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来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牢狱,活到尽头仍为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大的天地,终生与成功无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长期形成潜意识的刻板印象和固定的思维方式。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常常表现出消极的习惯定势。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大的问题。但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往往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不利于创新、创维、创造。

 牛基于挣脱不了小木桩的限制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正是由于这种思维定势,它们才没有能走脱小木桩。可见,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自己用惯性思维定势设置的精神枷锁。

 诸葛亮的一出“空城计”,成功逼退司马懿,原因就是因为司马懿头脑中的潜意识定势在:诸葛做事一向谨慎,不可能冒险的思维上。古代耕田的宋国人,偶尔捡便宜拾到一只撞树而亡、瞎眼的兔子,从此就不干活了,天天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结果,也是落得被人耻笑,其实,这种思维定势都是积极认真的,却产生了负面的结果效应。

 螃蟹张牙舞爪,稀奇古怪,长的有些吓人,最初大家都不敢吃,不料有人身先士卒,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现螃蟹原来如此美味,突破了螃蟹不能吃的思维定势,从此螃蟹成了人们的美味佳肴。那么,蜘蛛能不能吃呢?是不是美味呢?吃蜘蛛实在是太恶心了,不可思议,这是一种思维定势。其实有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少数民族就把蜘蛛作为一种美味。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不变地定势于执行上级的指令,这是必须的,但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在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任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必定会坐失良机,受制于定势。

 突破思维定势,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和跳出思维定势,就必须学会辨证的思想方法,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破除旧观念,打破习惯性思维,变换视角,跳出固执的思维定势,从舞剑中悟到书法之道,从飞鸟飞翔中造出飞机,从蝙蝠声频中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为人先,彰显个性,打造特色,拔牛桩、吃螃蟹,攻坚城,勇于在解放思想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变革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使命。

 联产承包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等等,无一不是突破思维定势的伟大成果。冲出思维定势,创新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风景,甚至可以在发展中创造新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