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之精华 养生智慧

 木云三君 2014-03-17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 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十二经络流注】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 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 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子时:23:00——1:00 胆经: 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 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 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丑时:1:00——3:0肝经 :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寅时:3:00——5:00 对应经络:肺经 :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 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卯时:5:00——7:00 大肠经 :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00——9:00 胃经 :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 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 炎等危险!          巳时:9:00——11:00 :脾经 :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  红豆 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


          午时:11:00——13:00 心经 :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 充沛。 ※午睡不能超过 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 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酉时:17:00——19:00 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 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 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19:00——21:00 心包经 :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 :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
 
       春天是要养“生”,夏天是要养“长”,秋天是要养“收”,冬天是要养“藏”——养的都是不同的气。
 
      自然界必须是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才是吉祥的。生发、生长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必须要有收敛、收藏的阶段,否则事物就不能长久,身体也一样。
 
      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就要想着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就是中国文化。 《皇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节选)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为什么叫“四气调神”?《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
 
     首先讲一下题目,为什么叫“四气调神”而不叫“四季调神”?因为中国古人认为,是节气的变化导致了四季的更替,重要的是节气。而“节”和“气”意思略有不同,“节”是“气”运行的节点,和关键点。
 
     《四气调神大论》篇实际上讲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气的问题,一个是调神的问题。 
 
      春季发陈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占一年中的前三个月,包含有六个节气,每个月分到两个节气,是阳气一步步生长、壮大的阶段。发陈的“陈”就是指冬天所积累、收藏的东西,这是生发的基础。
 
      春天的生发之气源于冬天的藏纳和积累,这是个如环无端的循环运动。所以只有冬天把气养足了,春天的生发之气才正常。在我们人身体里面,冬对应着肾,元气就是从肾里面生发出来的,是由肾精转化的。肾精属于阴,气化出的元气属于阳,我们常说“阴阳”而不说“阳阴”就是根源于此,因为阳是以阴为物质基础的。
 
      春天如何养生机呢?
 
       经文举了三个例子:首先是要夜卧早起,意思是晚睡早起。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所以要适当地少睡点。
 
      其次是广步于庭,意思是在庭院里面大踏步地活动,洒脱一些来适应促成生发。“庭”指四方的大院子,表示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生发得没有约束。
 
      第三呢,就是被发缓形。“被发”意味着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要做类似于不把头发扎起来而随其披散着的事情,以此适应生发之机。“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
 
       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三件事情,就是为了要达到一个目的:以使志生。志是肾所藏的神,要让肾所藏的神能表达出去,憋住了那就没有生机了。前面讲过,志向的大小来源于肾精的充足与否,所以好好保养肾精使其正常地生发变化,就能让自己的志向变得高远,志向高远了就能干成大事。
 
       经文后面还提到了夏天要“使志无怒”、秋天要“使志安宁”、冬天要“使志若伏若匿”。都在强调“志”,根本在于肾精。生而勿杀,意思是春天万物都在生发,人体这个小天地也在生发,这个时候不能动任何杀念。比如春天的花开了,不要去折它,要是折了,现在是没事儿,等到了秋天,就会少结一颗果实——影响是后来的。所以在春天,不要有一点杀机,在外面走的时候,你的内心要像春天一样有欣欣向荣的那种气机。予而勿夺,就是只有给予,绝不去剥夺。比如要让种子长得好,就要给它经常浇水、施肥,不能去揠苗助长。赏而勿罚也是同样的意思,感觉上都是刚从冬天苏醒过来,如果“杀了”、“夺了”、“罚了”的话就伤了人和天地的生机。
 
       此春气之应:这是春天之气的对应、应象。养生之道也:春天是要养“生”,夏天是要养“长”、秋天是要养“收”、冬天是要养“藏”——养的都是不同的气。
 
       春天是生机起来的那个气,所以春天对应要“养生”,如果伤生机,就会导致逆之则伤肝的后果。肝木伤了就不能再生火,进入夏季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夏天属火。出什么问题呢?就叫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古字“奉”是两只手捧着祭品的形象,意思是献给、承送。献给谁的东西少了呢?就是供给夏天“长”的气不够了,因为“长”是以生发为基础的。
 
       中国文化、中医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生命当做一个活的、运动的过程来看。我们做事业也要搞清楚,不能只想着保持生发和输布这种状态,这是不可能持久的。《周易》“乾卦”里说了:“见群龙无首,吉。”自然界必须是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才是吉祥的。生发、生长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必须要有收敛、收藏的阶段,否则事务就不能长久,身体也一样。
 
        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就要想着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就是中国文化。冬天藏精不够,春天就生发不起来。拿“非典”作例子,得“非典”的那些青壮年,都是冬天没养好,所以春天才会发病。秋天腹泻的病人特别多,能简单地说是昨天吃得不好所以今天才腹泻的吗?人能吃什么拉什么啊?有那么块吗?绝不是“昨天”的事儿!实际上秋天拉肚子,是夏天就积累下来的问题,或者甚至是春天遗留下来的问题,要往远了看。
 
        西医就爱在人自身上盯着找原因,经常往爹妈身上推诿病因。说很多病都是遗传自父母的。要中医看,绝不是这样的。所谓的遗传病,就是你跟你父母的生活方式太相像了,所造成的身心状态也相近,所以才会跟他们得一样的病。他们是什么情绪你从小都是耳濡目染的:他们老压抑着你,你顺从惯了,长大后还是按父母的形象找“老伴”,继续压制着自己,就这样憋闷着,憋闷就容易得肝癌。你爸受你妈的压制,你爸得了肝癌,这能说是你遗传了你爸的肝癌基因吗?不能那么说!是每一个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造成了自己的病。
 
       很多疾病,和家庭密切相关。中医讲阴阳要和谐,如果不和谐就太可怕了。所以要想男人好,一定要先女人好,女人是关键因子,女人是家庭的主妇嘛(男人是一家之主,男人属阳,在外运化,他力量的源泉是阴、女人)!有一些老婆特别不好,把男人欺负得够呛,男人就在外面显得特能干,因为他在家实在是施展不开,所以就出去施展了。这种人身体肯定有病。这种类型的成功男士我见过不少,他们一般都特狂躁,而且家里老婆肯定有子宫肌瘤。因为他老婆也会觉得情感压抑。女人要是有子宫肌瘤这种病,一定要先反省自己的人生,这特别关键,还有乳腺癌病人也是。
 
         要先改变自己的习性,下一步才是去求医问药。不改变习性,由情绪造成的气血淤滞还是会经常产生。有些癌症病人,知道自己是癌症了,反倒身心宁静了,什么负担都不往心里存了,去游山玩水,心想反正明天就死,再也不过原来那样的生活了。很长时间过去之后,居然发现癌瘤没有了!这样的例子很多的。在治疗癌症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完全抛弃原先的生活方式,重新活一把,就只当明天就死,只有这样才有救。癌是什么?癌不就是气的结聚吗?只要把这“气结”打开就好了。
 
        藏医学、佛教医学说得好,认为人体内正常的是水,病就是冰,西医就是要把冰给切掉;中医和藏医则是要把冰重新化为水,使之成为人体正常的东西。解决了使水结冰的原因。冰化了不就是水吗?
 
         我们讲过一天的养生,这里是讲四季的养生。一天的养生是从肝胆起始:子时是胆当令,丑时是肝当令。一年的养生也是从肝胆起始的,春天要护住肝胆的生发之气。中医有一句经典的话,叫做“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思是体内是一个脏腑(所有的脏腑),全都取决于胆气生发产生的生机。没有这个生机,一切无从谈起。拿做企业为例,最重要的是抓企业的生机、增长点,而不是说只看目前能赚多少钱。赚钱是后续的,是秋天的事(属于收获)。
 
        春天的养生,我们花了不少的功夫来讲,因为春天是万事万物的开端,生命的初始,这个阶段弄明白了,以后的夏、秋、冬就好理解了。 夏天一定要出汗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下面讲夏天怎么来“养长”。
 
       经文是夏三月,此谓蕃秀。“蕃秀”就是指夏天到了,自然界到处都是如同麦穗开始抽穗了的气象。“蕃秀”词义是茂盛,“秀”在《说文解字》里就是抽穗的形象。天地气交,指夏至,一阴初生,阴阳之气开始交会。夏至就像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分,阴阳气开始交接。万物华实,“华”在古文里通通是花、花朵的意思;“实”就是果实。开花跟什么有关呢?跟阳气有关;结果跟什么有关呢?果实属阴,结果跟阴气有关。开花是一个放散的功能,像阳一样;结果是一个凝敛的过程,像阴一样。阴主凝聚,阳主开散。
 
        夏天如何养长接下来也是三个例子,来讲在夏天如何“养长”。夜卧早起,夏天的气机也重在生发、生长,所以也要晚睡早起。无厌于日,“厌”在造字之初是吃饱了不能再吃了的意思,理解为满足,太满足了就该讨厌了,所以“不厌”就是不要讨厌。“日”代表太阳、阳气。夏天就该活跃地运动,充分的享受阳光。
 
        我们现代人很少能做到这些,比如夏天,我们都喜欢呆在空调房间避暑,这样的话即使秋天不得病,冬天也得得病。人一年四季体内气机的开泄,其实就指着夏天这个时期呢。人在空调房里,身上的毛孔是关闭的,等一到外面,天气热了就会再打开。所以人都会有从空调房进出身体很难受的感觉。因为毛孔不断地开合,会扰乱身体内部的气机,会造病,会造很深的病。所谓的“空调病”就是这么得的。
 
       夏天就要“无厌于日”,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该散就散,道理上就是不要抑制阳气的生发和生长。使志无怒,意思就是,让志向不要憋着、压抑着。使华英成秀,“华”还是花、花朵的意思;“秀”,就是抽穗、结实的意思。就是说要让花朵绽放,以便未来能结出果实。使气得泄,夏天就是要让气能泄得出去。就像做企业,不能说只讲收益不讲投入,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夏天就相当于你在投资,就是要不断地向外支出。
 
       若所爱在外,这是在用打比方来说明什么叫“使气得泄”:就好像外面有特别让你喜欢的东西,你不得不往外跑去追求。往外跑就是气机往外泄,就是让你的生活活跃而富有动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天是养长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长之道。
 
        逆之则伤心,意思是如果没有保养好生长的气机,就会伤到心。心属火,火被伤了会导致秋为痃疾。“痃疾”就是咳嗽而且上吐下泻。一到秋天就会有不少咳嗽病人来找我,说秋天的过敏症又犯了,整天狂咳嗽,没完没了地打喷嚏,鼻炎也犯了什么的。这其实都是夏天没养好。老呆在空调房里,气机不能得以疏泄,都憋住了,这样到了秋天收敛之气起来的时候,气机更展不开了,那还能没病?其实治疗鼻炎就是用散法,因为鼻炎属于肺金为病,病人自身的气机在夏天没有散好,那就用药给他散,让他别再憋着,效果会非常显著。
 
         奉收者少,就是呈献给秋天收敛气机的东西就少了。夏天没养好,秋天的气就少,而且冬至重病,就是到了冬至那天,就会发很大的病。现在有很多人就说了,我身强体壮正当年呢,看我怎么折腾自己也没事吗?那是因为还没到时候呢!到了“冬至”,就是你自身元气凝敛后转而生发的时候(身体内环境的“冬至”),会发现已经没有多少肾精可生发了。因为你夏天没养生长之气,到了秋天自然收获不多,冬天能收藏的东西就没有多少,到了冬至这天,进行来年“预算”的时候可不得“哭穷”啊!这就是“冬至重病”的道理。
 
         秋天“与鸡俱兴”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再看经文是怎么讲“养收”之道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容”就是容纳,“平”就是平和,意思是秋气是平和而宽容的收纳之气。
 
         天气以急,中医认为秋对应燥气,这里的“急”说的是燥气的性质:肃敛、不由分说。燥气就是收敛之气,“燥”从火,就是用火热之气来凝敛。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北京的夏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叫做“桑拿天”的,这个时期家里的衣服、墙壁、地板都潮乎乎的,可是入秋以后呢,特明显地就能感觉到家里的东西全变干燥了,这就是燥气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抽干水分留下重要的形质。
 
         地气以明,说的是地气一上来,就显出干燥的气象,所以我们秋天经常有一个形容词叫“秋高气爽”。为什么能够秋高气爽呢?因为燥气属“金”。“金”又是什么概念呢?燥就是把一切都燥干的意思,而燥干了之后的东西就会很密固,就会收得特别紧,这就叫“金”,金气就是收敛之气。什么叫金属,金属是收敛得最纯粹的东西,收敛之气最足。像金子就特别明澈,而那些水晶之类的结晶品都是非常亮的,都是指这个概念。
 
         秋天如何养收。
 
        早卧早起,天地的收敛之气开始发挥作用了,人体就应该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11点就能养肝胆之气:不然你的肝胆是死活养不起来的。尤其嗜酒的男人,老喝酒最损肝胆,然后再夜里不睡觉,就更加损坏,所以现代男性的肝病越来越多,都是自己的习惯在造病,别怨别人!别怨爹妈的遗传,跟遗传没关系,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要得这种病的。
 
         与鸡俱兴,金鸡报晓,早晨太阳一出来,公鸡就打鸣、活跃起来了,人这个时候也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机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属相中讲“酉鸡”。酉时为肾精当令,所以这里的“鸡”代指肾精,“与鸡俱兴”就是人随着肾精的生发而起。如果凌晨3点到5点人经常会醒来,这是生命处于低水平状态的表现,因为这表示你身体的收敛之气没了,收不住阳气,天还没亮,阳气就飘到了体表,准备应对病人一天的耗散了。
 
         使志安宁,肾藏志,顺应了秋收之气,就能使肾精不妄动。说句实在话,秋天性生活都要有所收敛。动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疯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见了,有些动物甚至干脆冬眠了。动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要不是因为外来伤害送命的话,绝对都是“尽其天年”的。人呢,现在成了抛开了季节性规律的动物,随时随地就可以耗散自己,耗散了身体就会得病。还是逃不出自然规律(俗称“天命”)。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意思是宁神保养肾精而不妄动,以此来缓解秋天的杀罚之气。“刑”就是行罚,就是杀气。秋天的气机趋向是收敛,就是不再生发了,在往回收,相当于杀生(抹杀生机),杀气是很重的,所以自己应该顺应自然,收敛心神和精气,让杀气尽量平和一些。无外其志,这里又是在反复强调不要外散肾精。
 
         使肺气清,肺对应于秋季。肺的功能是宣发和肃降,宣散气血于五脏。肺气清肃则功能正常。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顺应秋天收敛的气机,我们就要做好“养收”。如果悖逆了秋收之气,就会“奉藏者少”,就是没有多少东西去发挥收藏的功能了,因为在秋收的阶段都损耗掉了。脏腑上呢,就会伤到肺,肺是人体收敛功能的代表。
 
         冬为飧泄,“飧”是个会意字,夕食,就是晚饭的意思。“飧泄”是个什么样的症状?就是吃过的饭菜还没有经过消化,就拉出去了,中医叫“完谷不化”,说明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都紊乱了。为什么会“飧泄”呢?因为秋天收敛回的精血太少了,肾中就没藏纳和积累多少精气,这样下焦元气不足,固摄不住水谷,所以水谷未经腐熟就下泄而出了。
 
 
         冬天“无扰乎阳”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天的气机是向内闭藏的。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这是在讲天地之象。水都结了冰,地都坼裂了——生机全部回收,藏的气机发展到了极致。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扰动阳气、做把已经藏纳、回收了的阳气再抽调出来的事儿。现在有一项运动叫冬泳。冬天毛窍都是闭合的时候多,打开的时候少的,阳气全收在内里,可是冬泳的人,就是要强行地调出阳气来,好使自己什么时候都能保持活力。
 
       冬天如何养藏早卧晚起,冬天要顺应收藏之性,保证充足的睡眠。
 
       必待日光,说的是一定要等到天地的阳气出现、人身的阳气出现(比如说自然醒),才开始活动、工作。一定要“天人合一”,不能说天地没动呢,自己就任性地先动起来,那不是自取灭亡吗?使志若伏若匿,“若”是好像的意思。“伏”通“浮”,就是“起来”的意思。“匿”意思是藏着。全句的理解为:就好像人的志向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而不凸现出来。“志”是肾所藏的神,肾精处于收藏的状态,那“志”当然也是伏藏着的。这样说还太简单,下面讲得特别生动: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就好像心里怀着一个小秘密,不愿意出去走,因为怕被人看出来;还像是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不用再耗费心机地营求了。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天呢,身体的阳气都潜藏于内里,所以人要保持体温而躲避寒冷。因为呆在寒冷的地方,阳气就不得不被从内里调动出来,用以维持体温了。
 
        阳气外出体表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微微地出汗,就是“泄皮肤”。冬天穿得少人都会打寒战,那是肌肉在小范围地剧烈收缩来产热。不躲避寒冷而且开泄了皮肤的话,就是违背了冬天内藏的气机,人体的元气就会丧失,而且丧失得很快,“亟夺”就是哗啦一下子就泄掉了的意思。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上面讲到的,就是冬天“养藏”的道理。
 
       逆之则伤肾,就是如果没有养好,伤的是五脏六腑中的肾。春为痿厥,就是到了春天,生发之气起来的时候,由于你没有养好肾精,就会出现肌肉痿废这样的病。肌肉属于筋,而肝主筋,肝对应着春季,由于冬天的不藏,春季无法生发元气,所以筋的功能就不正常。“痿”就是全身、手足无力,没有劲。
 
      “厥”是什么呢?好多女孩子冬天不好好养生,春天就会出现厥症,不是昏厥,而是手脚冰凉的“厥”。这就是由于基础不足,元气生发不多,只能先保证五脏的供应,四肢元气不够,手脚就冰凉。遇到这样的女孩子来看病就很难办,因为不改变生活方式,她的病就好不了。
 
          生活方式改变了,身体自然会好,可以不吃药!我的原则就是要环保,少用药,大家也许不太清楚,种一亩甘草会造成几亩地的沙漠化。国外的甘草素都是要从咱们国内进口的,用着你的资源,让你沙漠化,我自己不种植。所以能不用药就不用,大家都学会养生就好。
 
 
           这就是春、夏、秋、冬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四季养生的原则。
 
         下面几段还是对相同的原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我只简单地讲一下。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这是在讲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本,人肯定也不能例外。所以呢,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如何保养身体?这里说得最明白,就是春夏要养元气的生发之机,秋冬要养元气的敛藏之机。
 
         在《易道经》里,春夏养阳,就相当于乾卦,就是“自强不息”,就是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秋冬养阴呢,就相当于坤卦,就是“厚德载物”,越厚越好,收敛得越多越好。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就是说顺应了四时、阴阳的规律去生活,那么就能与自然万物同生同在,否则就是在戕伐自己生命的本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
 
        《黄帝内经》又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了: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这就谈到了“终始”的问题,终始就是死生。生成或者死亡的关键,就是要懂得“因天之序”(春夏秋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就是说,违背生命的规律肆意妄为的话,最终一定会百病丛生,什么疑难杂症都会出现;而遵守自然规律,一定是大病小病都不会得,这样呢,就“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道者,圣人行之——这句话非常有名,“行之”就是必须得遵循规律去做。按照规律去做了,就叫“得道”。愚者佩之,“佩”是通假字,通“悖”,是违背得意思。如果违背了四时阴阳的规律,那么这个人就是愚蠢的人,只会不断地耗散自己,导致“半百而衰”。
 
          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中医大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人说,这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内涵,指在没生病之前就可以调养。而更深的意思是不治已经生病了的脏腑,而从没生病的地方开始调治。
 
          举个例子,比如说肝病。肝在五行中属木,木能克土,所以肝癌要是转移的话,通常是转移成胃癌,因为脾胃属土啊。再比如,人一生气了,就会吃不下饭,对不对?怒这种情志属于肝,所以生气应该是伤肝的,可实际生活中往往体现的不是肝疼,而是胃痛,或者左肋这儿疼得要命,这就是肝有邪气了,直接就往胃那儿传。很多有胃病的男人,说句实在话,就是要么受上司、领导的气,要么受老婆的气。所以我说女同志啊,你们老公得了胃病,你们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给他气受了。在外面工作上他憋闷,这个可以理解,但如果他真得了胃病,就要很小心了,因为胃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木克土造成的,是由于生气造成的。
 
           所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假如已经得了肝病,那肯定就知道邪气要往脾胃这儿传,这个时候,不要去治肝,要先固守住邪气下一步进犯的地方,就是从脾胃开始治疗。把脾胃固守住了,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强了,元气攒足了,反过来就能把肝气给理顺了,这样肝病自然就好了。
 
           在这里我警告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小心,不要生气。现代社会,很多病都是由于生气造成的,生病能够导致体内气机的不畅快,生长收藏失去节律。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个道理和“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一样的。好比经营一个企业,某个部门出问题了,应该从规章制度上去改进,而不是单单去追究责任人。经典中的这些辞令,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病已经形成了才求医问药,乱子已经引起来了才去关注治理,这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况,《黄帝内经》是怎么批评的呢:就好像口渴了才拿起镐头挖井;兵临城下了,才开始铸造枪炮——这不是开玩笑吗?
 
          在事情没有发出征兆以前就应该预想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让事情发展得无法控制。就像,如果不生气了,就没有了所谓的肝郁嘛!这都是在讲如何养生(生命)。
 
           要做一个君子,在别人不重用你的时候,你不抱怨,也不生气,自己继续积攒实力。古人为什么那么注重道德修养呢?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和《中庸》呢?实际上《大学》和《中庸》才是治病的良方!不要以为治病有奇效的才是良方,千万不要有这种误区。
 
         大道无形,道德修养才是让人不得病的良方。药物都只能是起到临时赈灾的作用。已经得了病再去求药,就像是“渴而凿井”一样,已经晚了。试问东西破了,经过无论多精细的修补,还能回到原样吗?事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本文是中华解读《黄帝内经》第一人曲黎敏所著《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书的节选,要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养生文化,请看曲黎敏教授的书)

 
                            

如果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您朋友因此而受益!

 
 
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