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商引资的武汉破局之策

 彦舆轩 2014-03-17

招商引资的武汉破局之策 

   武汉招商局分设7个分局,每个分局负责一个主要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光电子、重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加工、会展业等,并与各区招商局进行对接。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特殊的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文自然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已逐步成为国际、国内资本聚焦的热点地区。

  多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重视环境创新工作,频出措施,通过开展治庸风暴、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下放外资审批权限、改进建设用地审批方式等,大力优化环境,使外商既“引得进”,又“留得住、长得大”,竭力亲商、安商、富商,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2011年,武汉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达39家,投资总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5%;完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产业国际化水平,2012年,武汉市确定“大武汉、大商机”主题,把招商引资纳入绩效目标考核体系,策划举办一系列的招商活动,重点吸引日本、韩国、欧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前往投资。

 

招商成绩:2011年1-10月招商引资重大突破,10亿元以上项目引入49

2011年11月召开的武汉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调度会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武汉市工业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比2010年全年多39个,签约总额1346亿元。1-9月,武汉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居第5位。

2011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武汉工业快速发展

方面

数据

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前所未有

1-9月,9个示范园区建设投资超过60亿元。其中新洲、东西湖、黄陂和江夏示范园区建设投资均超过10亿元

工业投资创近年来同期新高

1-10月,全市工业完成投资886亿元,增长37.2%。6个远城区和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分别增长42.9%、49.4%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029亿元,增长22.2%。6个远城区成为工业发展生力军,增长40.9%,增幅高于全市18.5个百分点

 

最新进展:2012年启动“大招商”,力争全年引资1600亿元

2012年1月5日,武汉市长唐良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武汉市将把招商引资纳入绩效目标考核体系,策划举办一系列的招商活动,重点吸引日本、韩国、欧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企业来汉投资。

唐良智要求,该市每个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设立招商引资机构或开辟招商渠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在境外设立招商机构。

武汉市2012年定下的招商目标是,三大开发区和每个新城区,都要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每个中心城区都要引进投资20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增长15%以上,到位内资增长30%以上。

在2012年3月11日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暨商务工作会议上,武汉定调2012年的引资总额合格值为1350亿元,挑战值则盯向1600亿元,同比增幅达60%。同时,武汉市招商局正式挂牌。据介绍,原来武汉的招商工作主要是各个区、商务局以及老招商局在抓,是多头并进。市招商局成立以后,招商工作将有统一的协调单位,也标志着武汉“大招商”正式启动。

武汉招商局分设7个分局,每个分局负责一个主要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光电子、重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加工、会展业等,并与各区招商局进行对接。加上前期招募的30多名招商人才,武汉招商局已有约50人的招商队伍。

据武汉市招商局局长李作清介绍,招商局会给每个区提供深度、专业的服务。招商局不止是做接待工作,还要主动出击,有的放矢的出外招商。各招商分局都被下达量化指标,与各区招商指标绑定。此外,市招商局还有独立任务,至少要挑起武汉市招商引资额中10%的担子。

招商举措一:下放外资审批权限,改进建设用地审批方式

2011年1月12日,武汉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除有特别规定之外,外资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政府。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省政府仅授权市级政府的,各区政府享受市级审批权限,并推行在线行政许可。

武汉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工商、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相关审批权限,凡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下放的,都应配套下放。除国有投资或国有参股企业外,允许企业自行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任何部门不得以资质审查为由收取费用。

《意见》提出,整合现有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放大财政政策效应,重点用于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口岸通关建设,自主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同时,武汉市还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用于支持“走出去”的资金规模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和推动武汉市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项目的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境外投(议)标等国际化业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征用土地,是引进外资、内资企业建设工业区、企业建设用地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便于企业拿地,《意见》提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体建设用地、工业园区用地范围和省市政府审批权限内,区政府可根据用地需求,暗中批次申报用地;对重点发展区域和近期建设项目用地涉及的集体土地先行征收,再根据开发需要和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等情况,适时转用。

此外,根据部署,武汉将在境外培养建立一批招商队伍,设立境外招商首席代表,培养一批懂经济、懂政策、懂外语的复合型专业化招商人才,推进建立覆盖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和新兴资本市场的招商网络和联系交流机制。

招商举措二: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与成都、沈阳及合肥等城市相比,武汉工业发展不快的关键在投资,大项目少、投资规模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是制约武汉工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武汉市工业发展不快,工业增加值一直徘徊在第7—8位,低于全市经济总量排名第5的位次。2011年6月29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的意见》,出台系列政策落实武汉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倍增计划。《意见》包括工业投资目标和方向、体制机制、项目储备、用地需求、资金支持、服务措施6个方面,共分16条。

《意见》提出要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要求各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要亲临招商引资第一线,做好工业招商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等工作。

《意见》还提出,建立工业招商项目库,每年入库储备的项目投资规模要达到下一年工业投资目标的1.5倍左右;优先保障工业用地计划。明确全市土地供应年度计划35%以上、远城区土地供应年度计划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对于新引进的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由市区财政预算安排,按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2%给予项目贴息或补助;对市内企业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和再投资项目,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按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2%给予项目贴息或补助。

鼓励重点企业从市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办配套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配套企业每年新增的所有税、增值税市级留成部分,70%奖励给主导企业,30%奖励给配套企业。各区、开发区在工业园区内统一建立工业项目代办机构,负责为落地项目建设代表各项行政审批事项。

招商举措三:多形式引进外资,2011年主演26场“大戏”

2011年初,武汉市召开的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表彰了包括东湖高新区、东风汽车、武汉海关在内的77家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同时公布了当年26场重点对外经贸活动“大戏”清单。

根据部署,2011年武汉市对外招商工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再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经贸项目,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功能园区招商、专题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和小分队上门招商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26场年度招商引资“大戏”包括:湖北悉尼商务洽谈、湖北日本经贸联谊会、赴台湾招商系列活动、第三届中国—西共体经贸合作论坛、东盟系列经贸活动、汉台青少年交流、十一届“华创会”、国际投融资项目对接洽谈会、美国及墨西哥经贸招商、机博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经贸活动等。

据介绍,以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武汉吸引直接投资多,吸引间接投资少;产业招商多,资本招商、技术招商少,2011年,在产业招商基础上,着力发展资本招商、技术招商,研究如何善用国际资本市场,运用多种形式引进外资。

招商举措四:强化招商引资大项目跟踪服务

随着武汉市对外开放的深入,招商引资工作更加活跃,由重大招商活动引来的外资项目日益增多。为使这些项目既开花,又结果,武汉市开放办提出了具体措施:重大外资项目责任人制度、工作专班制度、项目进展及时通报制度、协调会制度、大项目督办制度、重大外资项目收集和动态管理制度、大项目策划制度等。

武汉市强调,推动大开放必须以大项目为支撑,以大项目推动大开放,发挥大项目“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全市要重点推动一批、储备一批、引进一批大项目。推动项目尽快由“意向”变成“合同”,尽快由“合同”转化为实施,在实施中尽快收到实效。环境决定发展。要靠环境引进项目,用项目运作检验环境,各区各部门要为大项目的实施扫清障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对于拟报批的重大外资项目和重大招商签约意向项目,要落实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责任人和经办人三级责任制。重大外资项目责任单位,每月要向市开放办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推进计划。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问题,项目责任人应及时通报市开放办。市开放办要定期了解大项目的进展,加强督促和协调。

招商举措五:掀治庸风暴 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

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已成为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障碍。2011年4月,武汉市在全市开展了治庸风暴,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的能力平庸、思想懒惰、纪律作风松散等问题。并对失职渎职行为建立明确的“买单制”,领导干部也要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下属“买单”。“治庸风暴”就是改善软环境,增强软实力。

2011年8月,这场始于武汉的风暴,刮向全省。省委常委会决定在省直机关全面开展治庸问责活动,根治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的“三庸”现象,和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三不”问题。省直机关围绕“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了此项活动。各市州也“闻风而动”,相继启动了治庸行动。湖北省委在全省开展“治庸风暴”活动,就是要通过这次的风暴,建立畅销的机制,优化湖北的环境,让全国人民知道,湖北的投资环境优化,到武汉投资赚钱最好。

随着活动的开展,一批庸、懒、散、软的干部被问责。武汉市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以来,共问责760人,涉及局级干部13人、处级干部113人。省直机关从2011年8月15日到12月15日,集中排查出“庸懒散软”突出问题2200多条,并逐条整改;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578件,办结率达95%以上;给予组织处理、行政问责和纪律处分的314人(次)。

治庸问责活动的开展,使全省“精神面貌大改观,作风纪律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省直37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就推进“四减五制三集中”改革,进一步清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开承诺:将原有的482个行政审批事项减至373个,减幅达23%;审批时限平均提速50%以上;许多审批事项实现“零收费”。此举使湖北省跻身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发展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

 

搏实资本点评:近年来,武汉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举措,吸引外资数量在中西部地区城市中一直独占鳌头。武汉市创新引资方式,招商引资结构优化,取得重大成绩,其中的关键是对商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建立客商访问武汉项目跟踪信息库,重点项目重点跟进,定期回访外方联系人,更新项目进度。完善全市重大招商项目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协调事项的督办落实。建立市、区招商引资互动合作机制,及时向各区、开发区和功能园区提供客商来访和考察信息,有的放矢地策划招商项目,针对客商投资意向和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引荐客商至有条件、有能力承担的区、开发区、功能园区或具体企业。

最值得借鉴的是,武汉注重抓好环境创新,掀起治庸风暴,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把“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大讨论变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实际行动,切实搞好招商引资的协调、策划、督办,将“一条龙”服务落到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