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深处阴山岛

 苏迷 2014-03-17

太湖深处阴山岛 

  马安沧
  近日,太湖边传来讯息,环太湖252平方公里区域发展概念规划正在国际招标,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将投入15亿创建国家5A级景区。护佑了姑苏城千百年的母亲湖,终将走向发展的前沿,一些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岛屿、村寨、民俗将一一粉墨登场。这使我想起了太湖深处的阴山岛。
  阴山岛就在西山岛北侧,是个极小的地方,呈月牙形,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岛上仅有几十户人家,在太湖诸岛中,毫不起眼。阴山岛于我是熟悉的,以前每年总要随父母摆渡上岛走亲戚,船不大,甚至没有座位,穿行在浪间,感觉是惬意而舒服的。我清晰地记得,船起船落间,肚子会下意识的一下。岛上漫山遍野都是碧螺春和四季花果,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洞庭红的贡桔,我甚至怀疑当时就是为了洞庭红而风里浪里地奔赴阴山的。
  阴山岛村口一株参天古樟是无法忽略的。树高36米,胸围达到5.83米,荫覆近2亩。远看过去,几乎将小岛严严实实地纳入它的怀抱之中。古樟植于东吴孙皓天纪四年,已有近1800年历史。当年的手植者,肯定是个有心人,将天性喜水的樟树插在了太湖边。年深日久,其巨大根系已深入湖中,汲取着湖光山色。古樟像阴山的一位老族长,矗立在村头,淡然地看着湖面上来来往往的帆影桨声,守护着阴山岛的生生不息。
  后来,晋朝道士阴长生上岛修炼长生不老丹,阴山岛由此得名,小岛也随即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太湖七十二峰,他缘何独选阴山岛?是四面环水的天然屏障,还是山形地势的幽绝方位?不得而知。他最终有无炼成仙丹?无据可考。但阴长生是颇有先知先觉的,1000年以后的今天,阴山岛上的居民寿命奇高,成了闻名乡里的长寿不老村,不知何故。
  古樟的尽头是村落。民居大都倚山而建,五六十户人家散落在沿山近湖处,布局合理,疏密有致,不少还是明清古建筑,气势和位置俱佳的古宅庆馀堂就在里头。顺着村间的砖石路随意走走,虽不甚平整,却极有韵味。古韵掺杂着乡味,在老屋的转角处,甚至可以看见硕大的土鸡正大摇大摆的四处觅食。曾多次游过浙江及其它岛屿,很多都开发得精致成熟且渐成规模,但总觉匠气太重不得要领。有人说,一个岛屿是否有文化底蕴,气质则完全不同,联想到阴山岛,真是一语中的。
  太湖大桥通车后,西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活水码头,但咫尺之外的阴山岛却依旧寂静,少人惊扰。大桥经济并未太多的改变阴山人的人生轨迹,这里的人家自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从来没有抱怨或刻意求索,他们一门心思地经营着一亩三分地,虔诚地守护着山青水绿的四季太湖。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阴山岛只是一个缩影。回望太湖,岛屿星罗棋布,横山岛、绍山岛、干山岛、庭山岛、叶山岛……以大桥为中心,串联东西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岛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先天禀赋,它们实在是太湖的馈赠啊。
  阴山诸岛们再不能沉寂下去了,这对于呵护它们的岛民是不公平的。它们完全具备了发展太湖水上旅游以及岛屿体验游的后发优势。而作为太湖的子民,唯一的责任,就是保护好开发好这一方山水,因为这方山水一直被唤作天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