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湖滨陋室 2014-03-17

    18966月,德国北部港口汉堡郊外的弗里德里希斯庄园内,上演了一出老友聚会。主人是已经下野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客人来自遥远的东方,是大清帝国权极一时的当红宰相李鸿章,在欧洲有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两位欧亚大陆著名的政治家对国际局势坦诚友好地交换了意见,手挽手的友好影像背后实则潜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李鸿章乘专列,沿着专为俾斯麦修建的铁路,抵达弗里德里希斯鲁)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李鸿章与俾斯麦)

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日本原本加上了割让辽东的要求,在俄法德三国联合干涉的压力之下,日本人最终放弃了这项条款。为了表示诸强对“还辽”所做的工作,1896年李鸿章为以“联络西洋,以制东洋”为宗旨开始了对欧美诸国的感恩之旅。613日,李鸿章一行乘坐火车从俄罗斯前往德国进行访问,德国政府予以盛情款待。614日,他前往皇宫晋见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随后,便有了本篇开头所述的与俾斯麦的高峰论坛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李鸿章在德国皇宫 随行李经方、李经述等)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李鸿章访德纪念币)

威廉二世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1888年继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后,全面摈弃了俾斯麦对华采取的和平政策,更加富于侵略性。李鸿章回国不久,威廉二世便指使外相马莎尔,驻华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提出索取口岸的要求,这个口岸就位于中国山东省的胶州湾18978月,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密谋后,私下达成交易,德国承认俄国在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支持俄国占领旅顺,俄国则支持德国占领胶州湾,谋求在山东的利益。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人为何对胶州湾情有独钟呢?胶州湾地区亦称为胶澳,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濒临黄海,联接山东腹地海岸线曲折,港阔水深,终年不冻。隋唐时期胶州板桥镇就已成为重要的港口,宋朝时设立市舶司。鸦片战争以后,胶州湾地区引起了列强的注意,英俄两国海军常到这里游弋、驻扎,日益强大的德国也开始图谋海外扩张,德国海军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进行勘查,在比较了威海卫、南澳、日照、喇叭口等地后,最后选定了胶州湾。1869年德国派遣地质学家、殖民局长费迪南??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亲赴胶州湾进行调查。在调查报告中,他记录下了胶州湾的地势险要和山东丰富的物产,提出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领胶州湾不可。预谋占领之前,德国又派出其远东舰队进一步对胶州湾进行考察。德军认为占领胶州湾有如下好处:适于建立海军基地;港湾条件良好,可以建立码头和船坞;进可攫取山东腹地丰富的矿产资源;青壮年劳动力充足;环境宜人,适合欧洲人居住。海军部建筑顾问、海河工程专家佛郎求司前来考察后,已经初步规划出胶州湾未来建设的蓝本。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李希霍芬)

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机会的出现,因为中国是断然不会拱手让出胶州湾的。“功夫不负有心人”,1897111日夜里,机会在山东西南部地小县城巨野天赐。十多个巨野人手持利刃,闯入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准备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胜瞻礼仪式的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历史教科书上把这次事件称之为“巨野教案”。当晚,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公使并转德国政府。威廉二世没有为两位死去的同胞扼腕,而是喜出望外,因为德国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兵中国。巨野教案发生的六天后,威廉二世就决定立刻动手对中国进行报复。深夜,他电令驻扎在上海吴淞口远东舰队司令海军少将迪特里希(Otto von Diederichs)作好出兵准备率全部舰队开赴胶州

18971110日舰队启航向胶州湾进发,德国舰队共有五艘军舰,1113日即抵达了胶州湾南部的海面上。当日,迪特里希委派副官带领两名军官和翻译上岸拜会胶澳守备章高元,佯称要靠岸添煤上水,借地操演,得到德国人很快就会离开的答复后,章高元同意了他们上岸。章高元是著名的淮军将领,算是李鸿章的小兄弟,曾经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立下战功,甲午战争后回驻青岛。章高元一定想不到,他的诚实被德国人利用了。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章高元的总兵衙门)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清军东大营)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德国攻打青岛明信片)

       14日清晨,德军突然登陆,迪特里希指挥720余人抢占了胶州湾的各个险要之地,并发出照会,限令章高元的军队撤出姑女口和崂山以外,章高元一面通电清政府,一面暂时撤至沧口。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德国在青岛登陆)

    迪特里希在衙门大堂内宣布占领胶州湾及附近一切海岛与陆地,并称倘有中国人敢滋事端,定加严惩。新的临时政府也同时成立。19日,德军包围了章高元的行辕,扣押了他,逼迫其撤退。与此同时,由亨利亲王率领的后援部队也从本土开赴胶州湾。驻华公使海靖也不断向清政府施压。迫于压力清政府将主战的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1217日,命令章高元完全撤离,驻守烟台。1898211日,亨利亲王的舰队抵达胶州湾,德方的态度突然变得蛮横,占领胶州湾意图也得到了英、法、日、俄等国的默许,原本将希望寄托在列强进行外交调停上的清政府也是无可奈何。189836日,由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德军占领中国兵营)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胶澳租借条约》)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信号山上的德占青岛纪念碑)

   《胶澳租借条约》共三端十款。主要内容有:胶州湾及湾内各岛租与德国,租期99年,租期内所有土地归德国管辖,德国得以制定章程进行管理。胶州湾沿岸潮平100里内,划为中立地区,德国官兵有权自由通行,清政府在该区域内派驻兵营、筹办兵法,须先与德国会商办理。如德国须整顿水道等事,中国不得阻拦。(3)中国允许德国在山东筑铁路两条,一条由胶澳经潍县、青州、博山、淄川、邹平等处通往济南,一条往沂州经莱芜县至济南。德国并有权开采铁路沿线30里内矿产。山东省内任何工程须用外国人员、资本、器材时,首先应与德国商办。这样,德国不但将胶州湾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而且将整个山东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胶澳租借地全图)

为实施其长久全面的统治,德国向胶澳租借地派驻了最高统治者——胶澳总督。一战之前,历任总督分别是:罗伸达、叶世克、落尔曼、托尔泊尔、汪然美隆、托尔泊尔、麦尔瓦德克、托尔泊尔、黑乃尔、麦尔瓦德克。总督署下设四部一会,即军政部、民政部、经理部、工务部和参事会,管理租借地的方方面面。德国殖民者选址太平山南麓、青岛湾西部以及原章高元兵营旧址修建了三处兵营,另外修建了十座炮台,还在前海修建了军用码头和军用油库。驻军也是逐年增长,18986月有2995人,到1914年已经达到9000多人。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游弋在胶州湾的德国军舰)

   为使青岛变成德国在远东的物资输出、商品进口基地,德国殖民当局采用了边建设,便掠夺的方针,租借条约签订后,德国国会决定在青岛投资500万马克建设港口,同时还建设了造船厂,并且安装了先进的港口设备,到1913年,青岛港已经跻身中国六大港口的行列。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大港码头开工仪式)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大港规划)

    德占时期,是青岛城市规划的形成期,德国人首要考虑的要素是港口,选定大港、小港的位置后,将铁路线布置在港口和未来市区的中间,合理利用了海岸线,使港口、铁路、市区密切联系,这是青岛规划的最大特点。市区又根据地形特点合理的规划出商业区、政治区、宗教区、生活区等,沿南部海岸进行的扩展,成为了城市的亮点。这一规划早在1897年就已经在当年在德国出版的《胶州年鉴》中有体现:面对胶州湾的地区,可能只能建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这个地区没有东西能挡住冬季来自东北和西北的寒风,而且夏季也没有来自南面和东南面的海风,不适于欧洲人生活。居住区、商业区只能布置在面对青岛湾丘陵地带的南侧。只不过带有殖民色彩的规划政策并不允许中国人到这一区域内居住,直到1910年德国人才取消了华人和欧洲人分居的规定。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德占青岛城市规划)

  与各国租界集中的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拼盘式的发展布局不同,青岛的单一式发展模式使得城市从一开始就具备了鲜明的德国风格,市区的道路与中国传统的整齐平行的棋盘式布局不同,采用了近代欧洲城市道路建设的常用形式,以广场(最初为总督官署前广场与火车站广场)为中心,道路呈放射式,并结合青岛的地形,顺山依势,顺坡就地,有机地把各功能区加以串联,又使各功能区内形成自我协调的道路网结构,并与市外村道相连,形成青岛市内外交通网络。1913 年,青岛已凭借城市的整洁、美丽闻名于世,,被认为是东亚最完美之商埠,美妙的海滩风景使青岛被誉为东方的布莱顿。通过建成环境的有形影响和相应法规的无形约束,青岛的城市形象在不同历史阶段虽然有所改变,但基本保持了原貌,在此后很多年里都以整洁优美独特的城市形象而被中外旅行者们推崇。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美丽的青岛)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德国人修建的青岛城市地下排水系统采用了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至今仍在使用。简写的K,是德称胶澳KIAUTSCHOU的简写

青岛并不是德国人登陆中国的第一座城市,但却是留下最多德国记忆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德国人对青岛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漫步青岛的人们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徜徉在一座德国的城市中。柏林方面决心投入巨资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大批当时德国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专家来到青岛,进行实地勘查设计,三个月之后,青岛城建规划即获得通过。日耳曼民族在性格上不同于骄傲自满的英国人,不同于浪漫无度的法国人,不同于轻浮躁动的俄国人,也不同于冷酷冒进的日本人,严谨缜密是他们民族的特征。青岛的城市规划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青岛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发展成为中国硬件设施最完善的城市,这其中有德国人的贡献,但更是中国的骄傲。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189810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澳租借地的市区为青岛。20081012日,整整110年之后,无疆行者结束了对青岛的第一次探访。历史总是这样巧合,但更多时候是冥冥之中未让人知。翻出这张车票的时候,我想起了20081011日在青岛一天探访的难忘经历。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4)2008年青岛 <wbr> <wbr>琴屿飘灯之青岛诞生(无疆行者与青岛圣弥爱尔教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