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论要求学生自觉放置食堂餐盘的价值性及建议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3-18

前些天在食堂吃饭,吃完后正欲走人,忽然碰见一位同学,很有礼貌的对我说,同学,你能不能把你吃完的餐盘放到收残处去?我很淡定的问,这是食堂的硬性规定吗?他说不是,是我们的倡议。于是我就走了,没理他。我相信他肯定在心里认为我是一个很没有道德感的人,一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都没有。好吧,我得承认,如果一个道德完善的人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居高临下的要求别人的话,比如在雷锋的眼里,我想,世界上没几个是有道德的。

有人说,人家不就是让你放个餐盘吗?举手之劳而已,没必要扯上雷锋同志。好,那么我们就不扯雷锋,拿一些小事来举例子。我们先不去质疑要求我们放餐盘的同学自己有没有做到,如果他自己都没做到,那就是没有以身作则,自然失去了公信力;但是我的疑问是,即使他自己做到了,天天如此,还很真挚很诚恳,那么他有没有权利来要求我们这么做呢?

比如我们都承认早睡早起身体好,那么如果我每天10点睡,早晨6点起,几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我有没有权利来要求你也象我一样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我其实完全可以要求你这么做,并且说,你看看,我这是为你好啊!

但是为什么这样不行?很简答,因为这样的做法侵犯了一个价值概念:自由。因为每一个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来指手画脚,只要是在法律和某一特定地点规则的限制范围之内,就不应该受到任何人道德上的横加指责。

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道德先行”的国家,任何事情的判断标准先是下意识的道德评判,接踵而来的就是道德制高点之上的披着道德外衣的批评乃至谩骂。比如建国后我们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要无私奉献。在工厂里鼓励大家积极进取,于是那些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自觉加班加点的人成为了道德的楷模,成为了道德的化身;而那些严格按照工厂规章按时上下班的人则成为了“没道德”的代表,成为了贪图享受的落后分子。结果呢一是让工人在这种普遍的道德评价体系下废寝忘食的工作,变相的压榨了工人的休息时间;二是让一部分人永远处于道德的低处。比如我们经常听见人说:我又不想当什么劳模,干嘛像他那样!三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虚伪。因为“道德先行”的前提是不承认人是不完美的,认为人是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包括教育、说服、引导乃至强制而达到“完美”这一人生境界的。所以人们为了不被别人认为自己是道德低下的,就只好借助于一些虚伪的手段来完成这种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交差了事。

那么我们再回到学生组织要求学生放置餐盘一事上。首先,我问过了,那不是食堂的硬性规定。那既然如此,放不放就得看我自己的心情,要是心情好,顺手放一下;要是心情不好,直接走人。不管是什么组织,都没有权利来要求我去做什么。

那又会有人说,那照你这个说法,人南大的学生怎么就那么自觉,吃完饭都记得把餐盘端回去?人家素质更高吗?我想不是的。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关于如何规范公共秩序的问题。我记得我刚入学的时候图书馆还没有进馆的刷卡机,但那个时候好像也有组织要求学生进图书馆之前请主动出示自己的图书证以减轻图书馆大叔的负担,但是好像没什么用,大多数人还是我行我素,直接就进去了,比如说我。跟现在食堂的情况很像。但后来图书馆想了个方法,通过了一项制度,并且给这项制度的实施配备了条件,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安装了两个刷卡机而已。于是情况就变了,大叔每天就坐在那里,也不怎么说话,到了门口的同学就很匆忙的开始找自己的图书卡,没有带的也会主动去和大叔说明自己的理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扰了图书馆多年的问题。

其实对比二者前后的差别,不难发现,根本不是学生素质的问题,而是制度建设本身的缺位造成的。因此通观最近要求学生自觉收拾餐盘的行为不难发现,一、该行为在价值上是根本错误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干预学生的自由权利;二、该行为在效果层面也是很低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去听他们的;三、如果实在是食堂人手不够,需要学生自己来清理餐盘的话,那么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而不是这种笨拙的、无效的低端行为。比如建立食堂的硬性规定制度,比如增加收残处的数量,比如拓宽一下桌子之间的距离以使人走起来更方便等等。这些解决方法应该都比一味的道德说教要好得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