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主渠道优势 搞活农产品流通

 开心就好1688 2014-03-18

  (记者 陈梦书)日前,记者从观农贸获悉,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企业,观农贸服务三农,保价稳供,惠及民生,在区委、区政府、市农委、市商委的指导下,采取积极措施,确保了全市农产品流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降低30%摊位费和50%市场管理费,促进农产品销售

  据悉,观农贸积极推动产销对接,每年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以优惠补贴方式组织客商分赴北碚、武隆、垫江、潼南、綦江等市内蔬菜主产地,积极与各区县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产业基地协议对接,扩大销售渠道,实现多层次产销对接,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紧密联系。据统计,自2011年1月至今,观农贸分别与市内各区县政府及主产基地签约12份,签约面积68万亩,市内基地蔬菜按协议进场,市场份额已达62%。

  同时,作为全国及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观农贸积极落实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等“三农”发展优惠措施,2011年期间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进入所属市场经营农产品的商家摊位费降低30%,市场管理费降低50%,确保市场入场费用全国最低运行,促进农产品销售,解决农产品“买卖难”问题,助推“三农”良性发展。

  与近20家集团建立直采配送关系,日配送量达50吨以上

  从2011年2月成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以来,观农贸致力发展直采集配,以潼南、璧山、铜梁等市内蔬菜基地和盘溪市场为主渠道,探索了农产品对接新模式。“目前,已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机场集团、海尔集团、重客隆超市等近20家集团终端消费者建立了直采配送关系,涵盖了蔬菜、水果、肉类等8类300余个品种,日配送量达50吨以上,成为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主渠道之一。”观农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为提高本地农产品交易比重,观农贸对本地滞销农产品划出“特殊交易区”,实行了优先入场、优先交易、优先出场“三优先”政策,增加交易车位,扩大交易面积,提高直销农产品在整个交易中的比例,降低滞销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损害。

  完善价格采集和信息监控系统,助推农产品有序流通

  观农贸狠抓农产品价格采集和信息监控,全方位分析农产品市场动态,实行全国主要市场信息通联,每天严格监测入场量、入场品种、购销价格等;实行红黄线价格监测,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预警系统,及时向市内各区县及主产基地沟通,为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观农贸还组建了流动党支部、客商工会、行业协会等活动平台,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及市委市政府相关惠农政策,引导客商组织货源、丰富品种,倡导遵循公平、合法、诚实守信原则,严禁发布虚假信息、串通统一定价、恶意囤积居奇等各种违法行为,推动农产品有序流通。

  相关新闻

  观农贸与山西朔州农产品产销对接

  (记者 陈梦书)日前,山西朔州市农委主任郭明栋率朔州各区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莅临考察观农贸市场,并与观农贸市场和盘溪公司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协议。区政府副区长邓光怀、观农贸公司总经理张小强、盘溪置业公司总经理周密全程陪同并出席签字仪式。

  据悉,朔州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盛产马铃薯和羊肉。考察团一行参观了观农贸蔬菜批发市场,并向市场客商详细了解了朔州马铃薯在观农贸市场的价格、销量等市场行情。

  座谈会上,观农贸公司和盘溪置业公司负责人先后表示,观农贸将充分利用产销对接经验和充足的客商资源优势,采取优先采购、优先入场等措施,积极开辟朔州马铃薯交易绿色通道,搭建朔州马铃薯入渝购销平台;盘溪公司也将充分借助“渔人湾”码头肉类市场平台,为朔州羊肉产品开拓重庆市场提供便利。

  邓光怀对各方加强产销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各方进一步真诚沟通,共同为重庆市民提供安全、质优、价优的农副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