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话健康 管见呛教育

 田桥芙 2014-03-18

  悲情话健康  管见呛教育

健康是幸福的载体,生命的依托。有人把健康比作1,其他比作0。健康的重要性应该无人质疑,但健康应由谁负责或许众说纷云。世卫组织一项调查给出了如下裁定: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要为健康承担60%的责任,剩下的40%由环境、遗传、卫生等因素分别承担。世卫组织在厘清健康责任的同时还告诫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三和谐”“三良好”的状态。(“三和谐”是指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都和谐,“三良好”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都良好)。“三和谐”“三良好”是一种要用生命去践行,用知识去规范,用修炼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需要教育事前启迪健康理念,先期培养健康认知才能达到的状态。

许多失去健康的人,承受着肉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不得不卧床弃业,在煎熬中等待命运的裁决。他们当中不乏学富五车的精英,行业领军的泰斗。他们都有各自的辉煌,却同样毁于健康的无知。他们的不幸,不完全是现代医学的无能,看似万能的医疗也有爱莫能助的时候。健康要靠自己把握,不能完全托付给医生,一些缘于健康意识淡漠、健康知识匮乏的不幸,追根索源是教育缺少应有的担当。沉痛的教训告诉人们:健康维护要从未病抓起,健康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近几十年,人类疾病的重心发生了重大流转,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性疾病退居第二,一种过去只有富人才得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发展成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餐饮时候的鱼肉肥甘,社交场合的推杯换盏,出行时节的以车代步,居家办公的热风冷气,人事关联的喜怒哀乐,过度医疗的药源危害 ……。成了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脑中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生活方式疾病的高发原因。去年调查发现,全国有75%的人因生活方式不健康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全国因病致死者中有67%是死于生活方式疾病。严酷的现实表明,擅长治疗生物性、生理性疾病的现代医学,面对井喷态势的生活方式疾病,尚无有效应对办法。生活方式疾病是认识层面的疾病,只能通过教化去解决,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人们只要在这一进程的任一时段实施有效干预,就能将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但是,疾病的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生化指标也不会出现异常,医生很难断其究竟,只有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本人,才能“听懂亚健康状态的提示音”,从而为阻扼疾病进程赢得时间。预防才是硬道理,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是解决疾病先期发现、先期干预、先期预防的必然选择。大量事实证明,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大的民生项目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医生”。

人有两大基本需求,一是存在需求,二是发展需求。存在需求是以生命和健康为标志的基础性需求,发展需求是搭载于生命和健康之上的二次需求。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应该把人的存在需求置于发展需求之上,把为存在需求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优先于其他教育服务提供给受教育者。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提出了四大任务:让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该组织把让青少年学会生存,摆在了四大任务的首位。由此可见,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关乎人的生存需求的教育责任。

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健康理念,强化健康意识,学会健康生活。

2、学习环境、心理、生理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4、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学习中医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和辩证论治的诊疗方法。

6、学习西医常用的化验检查、影像检查和治疗手段。

7、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掌握常见病(含亚健康)的预防和处置。

8、学习经络按摩、日常保健、季节保养、饮食养生、体质养生等知识和技能。

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让青少年从小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具有以下意义:

1、能够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能够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够提高全民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能够有效扼制疾病的高发态势,节省医疗资源和医保资金。

5、是解决全民健康问题投资最省、效益最大、回报率最高的战略举措。

 

                                                田桥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