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痤疮为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结节,囊肿等,属中医“风肺粉刺”,早在《医宗金鉴·肺风粉》中就有记载。笔者随老师在临床诊治痤疮过程中,体会到女性面部痤疮伴月经不调的发生多与其心肝郁火,湿热内壅,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有关。治疗上从调节冲任入手兼以疏肝行气,清热活血,分别在经前期、月经期、经后期以方药健固汤、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归芍地黄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补泻兼顾,刚柔并济,使冲任调和,则痤疮自愈。 1 痤疮多发于颜面部,与阳明经脉有密切关系,其性多属火属热,时夹痰湿,由火热入于血络,热毒阻于肌肤而发。痤疮虽表现于外,但与内脏心、肺、胃、肝、脾也有关,其中以肝的影响最大[1]。现代女性由于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学习繁忙,每多忧思忿怒,郁结伤肝,肝的疏泄失畅,以至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耗伤肝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肝阴亏虚则肾阴不足;内火上扰心神,则烦躁易怒。加上妇女由于经、产、房劳等损伤,多致肝肾阴虚。肝为冲脉之本,肾为任脉之本,肝肾阴血不足则冲任失养不调,冲任不调则月经不调而出现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经期及周期不调等,合并面部痤疮伴随月经周期而发。经行之际,阴精更亏,热邪上扰面部,故其病机火热为标,肝肾阴虚为本。另一方面,阴阳消长是维持女性正常月经周期变化的基础,经前期为阳长期,容易引起肝阳有余,心火亢盛而肝肾阴血不足,正是这种阴阳不平衡导致了女性痤疮患者往往月经前皮损增多加重[2]。可见,女性痤疮伴月经不调发生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心肝郁火,肝肾阴虚,冲任失调,但其病机根据月经的不同时期,而有所偏重。 2 3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