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小人物学管理

 谢芪 2014-03-18

文/ 王豪


常年为企业做管理咨询,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真正的管理大师,有时往往就“隐藏”在企业的某个角落里。他们可能只是一个主管或者班组长,没有受过专业的管理学教育,但这些“小人物”有大智慧,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这样的人可遇而不可求,因不多见,每次访谈中遇到这样的人,我就像在一堆沙子中发现了一粒黄金,对他们的谈话总是充满欢悦和期待!


一次,在中部省区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镇郊区,我对某企业的一个小型生产分厂进行访谈。由于工厂90%以上的职工都是周边农民,他们对我提出的问题要么不理解,要么漠不关心,访谈进行很不顺利——直到我遇到了一位姓岳的车间主任。


岳主任30出头,斯斯文文戴个眼镜,是这个厂唯一的一位大专生,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头头是道。


我了解到:2年前,他还是另外一个车间的工段长,而当时这个车间却问题多多,不但三天两头出事故,而且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总是不达标。不到两年时间,他把这个车间管理成为整个公司最优秀的车间!


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什么是好领导


岳主任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注:意指中层管理者)?”


我正待答话,岳主任自己先总结起来:“我认为领导的责任,就是解决‘乱子’、订立规矩、培养干部。”


我问他,你这两年时间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岳主任说:“刚来这个车间的头2个月,我就是跟工人们呆在一起解决技术问题,经常住在厂里,从来没有正常下班过。2个月后,生产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我就开始订立制度、流程和考核规定,大概又花了1个多月时间,车间完全实现正常运转。再后来,我就是培养干部(工段长、班组长),放开手让他们干!”


岳主任告诉我,他现在基本上每天有半天时间没事情干,空下来就充电学习——查阅行业信息、技术动态资料,自学企业管理课程。


“作为一个好的领导,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你要到场,敢于承担责任,摆平问题;如果连续出现同样问题,就认真研究,订立制度和规矩,这样意外的事故就越来越少了;接下来把精力放在培养干部上,有更多的人帮你管理,领导也就越来越轻松了!所以,最好的领导往往工作最轻松,而最差的领导往往忙得要命。”


据说,现在不光是岳主任实现了“工作解放”,下面的副主任和几个工段长都已经学会了这种管理模式,“他们现在也很轻松,每天正常下班,从来不加班。”


谁是好干部


既然提到了培养干部,看来他在这方面有一套本领,那么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对干部有三个分类:一流干部是敬业想办法——除了勤奋努力,工作上你得想办法,发挥主管能动性,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二流干部,能够严格执行,但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三流干部只是找借口,一次完不成,我给你机会;两次完不成,降薪降级,严厉警告;三次还完不成,调走或者下岗,我坚决不用!” 岳主任说。


问题是,怎样确定一个干部是一流、还是二流呢?


“分两个部分:一是看业绩,我们每个月都有绩效考核,到年底算总账;二是看群众基础,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车间所有员工对干部进行打分。第一部分是客观事实,没啥说的;但第二部分是主观评价,我需要慎重对待。” 岳主任解释道。


“我原来在政府机关工作过,民主评议这东西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群众基础对一个干部开展工作至关重要。但评议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成为绝对的评价依据。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干部评议得分全是优秀、在90分以上,说明他有老好人思想,不适合当管理者;如果评议结果太差、70分以下,说明综合能力差、不得人心,自然当不下去;最好的人选是在中间、70-90分,这是我要重点提拔和培养的干部!”


考核与评估的诀窍

   

我没想到,他居然在干部考核与评估方面会有这么多思考,对世情人心的分析如此鞭辟入里。于是,继续请教他关于每月的绩效考核——通过多年的咨询实践观察,我知道很少有企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岳主任在这方面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就是坚决推行末位淘汰制,班组大比武,每月进行排名。具体做法是:每一个同等工段都安排3个班组,工段长每天给各个班组制定生产计划,并在当天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工时、产量、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等)进行打分。每月综合所有得分,将3个班组进行排名:第一名奖励,第二名不奖励也不处罚,第三名罚款。”


据岳主任介绍,这样强制排名之后,三个班组争先恐后、互相比拼,使得每个工段在技术进步和生产高效方面都不断取得进步。


“我刚才说,我们所有干部实行强制的末位淘汰制,比如一个班组长,如果年底统计共计6次以上排名倒数第一,对不起,你必须下岗!新的班组长,由班组成员推选产生,也鼓励毛遂自荐;原先的班组长自动降为普通员工,但仍可按照程序重新申请成为班组长——这样能上能下,靠能力和业绩吃饭,让绝大多数员工感受到了公平!”


面对这样一位将管理艺术运用如此之妙的普通中层管理人员,我不禁暗自钦佩、心生敬意。第二天,我特意向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问起这个车间主任,没想到,他说早知道岳主任的事迹,并对这个车间的管理赞不绝口——看来,岳主任所说的一切都是实情,没有夸大其词。


记得德鲁克和北大的黄铁鹰教授都说过: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看来此话不假!既然是实践的艺术,真正的管理大师便只可能出现在实实在在的管理现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产车间!


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每次咨询工作中,我就特别注意向这些业绩优秀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请教,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但我发现,这样的人并不多见,尤其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引起管理学者、企业家们的足够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