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
食品药品安全需三方共同维护
十八大后,我们的工作理念更重视服务。
“执法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戴着大盖帽、似乎不近人情而又冷冰冰的身影。但其实他们与我们的距离,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近。今天,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街道,我们日常饮食的洁净、生病所需药物的安全,也全部都是他们在默默地守护。
揭开“执法者”的神秘面纱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设置在环境清幽的展览馆宾馆的写字楼内,14个人在这里办公。每天早上最早来单位的就是所长唐红,最晚离开的也是她。“我觉得作为所领导,做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以身作则。首先得严格要求自己,领导在,大家的干劲就足。其实想想我这种领导也挺讨厌的,让下属没有偷偷放松的机会。”说这话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唐红尚未换上那身统一的制服开始日常工作,她的样子既没有严肃的让人无法接近,也没有她戏谑的“讨厌”感,只是像邻家大姐一样带着让人觉得亲近的善意,然后被自己的小玩笑逗得呵呵笑。
十八大后,政府的服务意识在提升
所里的日常工作包括受理申请并审核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对餐饮商户以及药店做抽检以及处理投诉等等。唐红坦言,十八大召开后,他们的工作状态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以执法为主,现在服务意识在强化。”
面对部分因对他们工作并不理解从而发脾气甚至“找麻烦”的群众,唐红表示,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申请办证却办不下来,我们知道是因为资料不全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却不知道,心里有怒火难免要发泄。这时我们就要一遍遍的解释给他听,是哪里不对,要怎么做才能办下来。安抚好了就没事了。毕竟我们是公务员,不能说他闹我们就跟他对着吵。”
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唐红认为是由日常监管、企业自律以及群众监督共同维护的,三者缺一不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