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安全守护者

 云之南 2014-03-18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我们选择兼顾最佳产地和最佳品种的产品”
郑铎 买手
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目前就职于本来生活网

本来生活网买手:
对每批农产品做重金属检测

开发新品首要考察种植方式,物流保鲜仍是瓶颈。

如今网购已成为一种潮流,就连生鲜食品也不例外,当我们享受着蔬菜瓜果的新鲜和上门送货的便利时,或许很多人都在好奇,电商们是如何采购到这些产品的呢?其实有这样一群“买手”,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到各地寻访好吃的,并最终通过网站呈现给消费者。

“买手负责制”要对货物的一切负责

他叫郑铎,是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产品的采购相关工作。作为本来生活网的买手,要求对货品的开发、物流、供货、销售、售后等全部流程负责。郑铎一天的工作之始,就是先查看一下自己管理的生鲜类的库存和报损率。“为了加快库存周转和保证商品新鲜度,我们现在推出“每日最新鲜”商品,就是在24小时内完成生产、检测到配送的全部流程。“每日鲜”的产品,超过24小时就要下架,即为报损。”

开发新品首先要考察种植方式是不是有机的

“我们最需要的是最佳产地、最佳品种和最佳种植技术兼顾的产品。就拿最近热销的草莓来说,我们选择合作的农户在顺义有70多个大棚,技术指导是之前在日本进行草莓种植的老专家,品种是红颜和章姬。我们采取全部包销的模式,以提高货品质量和农户积极性。”

本来生活网还建设有自己的实验室,每一批次的农产品都对最常见、最易添加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等指标进行严格的测试,并将检测结果张贴在包装盒上。[详细]

“商品全年无休检测,一次不合格立刻下架”
杜健 质检员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离校后一直就在家乐福做食品安全检测

家乐福质检员:
检测一次不合格就下架

天天检测全年无休,对卖场食品很有信心。

早上5点半,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杜健已经起床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作为家乐福的质检员,每天都要抽取家乐福店内的生鲜类产品进行检测。家乐福在北京共有18个门店,最北边的在天通苑,最南边的在良乡,所有门店将按计划每个月至少被抽检一次。每天早晨,她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赶到预先确定抽样的门店,对果蔬蛋禽、肉类水产、熟食面点、干果蜜饯等生鲜进行取样,并将样品在8点之前带回设在家乐福双井店的检测室,以便开展后续的检测。

一次不合格就下架 常规检测时间长用快检来解决

“拿到结果后,对比国标,如果没有问题,那就皆大欢喜;如果出现问题,对于不能进行复检的货物,直接进行下架处理,并要求门店进行整改。可以复检的,就先把在售的商品下架封存,如果复检还是不合格,就会对商品进行销毁,并取消供货商的资质。

最健康和安全的饮食习惯是每种都吃一点

杜健201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硕士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乐福从事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时间比较长,而且也比较累。最高兴的是在卖场里看到了比较实惠的东西,那就等下班后赶紧买点回家。因为我们天天都做食品安全检测,所以对自己卖场的东西很有信心。路边摊我是从来不买的,一般都是从家乐福买。最好的饮食习惯就是食物种类多些,每种都吃一点。这样不仅营养更均衡,而且也降低了某一种食物安全性不过关所带来的风险。”[详细]

“政府工作的服务意识在逐渐强化”
唐红 街道食药监管所所长
曾任工商所所长 20年工商人
去年起就职于展览路街道食药监管所

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
食品药品安全需三方共同维护

十八大后,我们的工作理念更重视服务。

“执法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戴着大盖帽、似乎不近人情而又冷冰冰的身影。但其实他们与我们的距离,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近。今天,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街道,我们日常饮食的洁净、生病所需药物的安全,也全部都是他们在默默地守护。

揭开“执法者”的神秘面纱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设置在环境清幽的展览馆宾馆的写字楼内,14个人在这里办公。每天早上最早来单位的就是所长唐红,最晚离开的也是她。“我觉得作为所领导,做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以身作则。首先得严格要求自己,领导在,大家的干劲就足。其实想想我这种领导也挺讨厌的,让下属没有偷偷放松的机会。”说这话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唐红尚未换上那身统一的制服开始日常工作,她的样子既没有严肃的让人无法接近,也没有她戏谑的“讨厌”感,只是像邻家大姐一样带着让人觉得亲近的善意,然后被自己的小玩笑逗得呵呵笑。

十八大后,政府的服务意识在提升

所里的日常工作包括受理申请并审核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对餐饮商户以及药店做抽检以及处理投诉等等。唐红坦言,十八大召开后,他们的工作状态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以执法为主,现在服务意识在强化。”

面对部分因对他们工作并不理解从而发脾气甚至“找麻烦”的群众,唐红表示,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申请办证却办不下来,我们知道是因为资料不全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却不知道,心里有怒火难免要发泄。这时我们就要一遍遍的解释给他听,是哪里不对,要怎么做才能办下来。安抚好了就没事了。毕竟我们是公务员,不能说他闹我们就跟他对着吵。”

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唐红认为是由日常监管、企业自律以及群众监督共同维护的,三者缺一不可。[详细]

“我相信未来的食品都很安全”
叶润 实验员
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就职于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营养源研究所实验员:
未来的食品都将是安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的完善,企业将更自律,我对未来的食品很有信心。

就像从超市买回来的食物身上的营养标签常常会被忽视一样,有那么一些机构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却在默默地为人们的饮食营养做着贡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那是一栋坐落在南二环边、被藤蔓缠绕着的大楼。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男青年名叫叶润,就是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中的一名一线实验员。初见时正是周一上午的工作时间,他也正像往常一样,身着白大褂,带着口罩和塑胶手套,在实验室里忙碌着。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微微呛人的味道,一旁的白瓷盘里摆放着许多个小烧杯,没有能让人坐着休息的地方。“我的工作就是这样,白天几乎都要站在这里做实验,只有中午才能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叶润笑着说。“因为实验中要常常和化学试剂接触,包括酸碱易腐蚀试剂、有机易挥发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

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叶润是为数不多的坚守“老本行”的人。“大多数人都转行了,因为干这行挣得真不多。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提供的准确数据可以保障企业的发展,也可以保障老百姓对于商品选择的准确。”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叶润表示对未来的食品非常的有信心:“作为从业者,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都只是阶段性的,随着食品技术和食品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监管系统的完善,未来的食品都将是安全的。”[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