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

 闯王兄弟 2014-03-19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

       

 
广州番禺高氏广州番禺高氏

  ■策划:林波 ■文/图:侯鹏飞

  因为家贫,高剑父曾族兄依耕田放牛维生,后获族叔指导画竹。13岁,高剑父拜居廉为师,后走上改革传统中国画之路,创立岭南画派,并以春睡画院为营,培养了诸如黎雄才和关山月等的大批人才。毕其一生,浇灌了这一枝开在中国绘画史中光芒闪耀的花朵。

  在广州艺博院,一场书画作品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此纪念“岭南三杰”之一——陈树人诞辰130周年,展期将持续到4月6日。

  除了陈树人,“岭南三杰”另外两人为高剑父和高奇峰,他们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二高一陈”之称。

  只不过,对于“岭南派”这一地域性称谓,立志改革日益衰微传统中国画的高剑父来说,他更喜欢“新国画”或“折衷派”的名称。

  “兄弟追随总理作政治革命之后,就感觉到我国艺术实有革新之必要,”高剑父曾在《我的现代绘画观》中如是写道。

  陈树人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呜呼,震旦美术之风,不振久矣!宋元以降,其道日坠,迄今日益不可问。

  现在,在史论界,“岭南派”这一约定俗成的称谓,早就超出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惟其如此,“岭南派”贡献和影响之大,才算实至名归。

  论及传统中国画改革之风渐起于岭南,中国当代史学家简又文曾言:广东由于人文及地文两种特殊背景,以故抵抗传统权威反对内外压力,比之大江南北之顺应与保守性尤强尤烈。此所以珠江流域的文化,可称为“革命文化”,两千年来,粤人之革命史迹斑斑可考,是故“国民革命”与“国画革命”同时并起。

  或因如此,曾经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高剑父,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革命画家。

  高励节是高剑父的儿子,他说父亲一直很忙,忙着张罗革命,忙着传授技艺,把学生送到日本学习,而自己却穿着满是破洞的底衫。

  这不是抱怨,相反,在高励节的记忆中,父亲和自己的短暂相处,哪怕站在一边为他磨墨的情景,也能让他尤其珍惜,一直咀嚼到现代。隔三差五的,还有不少受益于高剑父的徒弟门生到香港登门拜访,每个人的述说,也在丰富他对父亲的了解。

  “师出名家,师出名门。”有人曾言,在艺术界的江湖,但凡要“混出点”名头,上述两项必据其一,虽然这样的判断下得有点绝对,但是也不无道理。

  如是看来,高励节却是幸运。即便从教三十余载,但是他未曾辍笔,加之从师岭南画派大师杨善深,退休后的他依然锐气不减,多次举办个展,沿革了传统,也赋予了岭南画派新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