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氏针灸特色及临床经验(下)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4-03-19

  重视爪切  善施手法

  “陆氏针灸”的创始人陆瘦燕教授和他的夫人朱汝功教授,在临床上一贯强调正确、熟练运用针刺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尤其在治疗脏腑病时,运用补泻手法,其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这如同内科治病,辨证、用药、剂量三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

  爪切进针法 

  他们主张双手协同操作,十分重视左手切按穴位的作用,是陆氏针灸的特色之一。

  具体方法:以左手大拇指甲用力按穴;右手持针,中指须抵住针身,无名指抵在患者皮肤,然后将针沿左大拇指甲边缘,一捻一插迅速刺入皮肤。

  爪切进针法的优点:一是减少疼痛或不疼痛;二是正确取穴,不致偏离;三是宣散血气,避开血管或器官;四是便于施行各种针刺手法。

  行气手法

  行气手法是使“气至病所”的一种针刺手法,可以提高疗效。在《刺灸法汇论》中,陆瘦燕夫妇将行气手法列为一类独立的手法,并将其归纳为“捻转行气法”、“提插行气法”、“呼吸行气法”、“按压行气法”及“针芒行气法”5种,填补了近代针灸文献的空白。临床上,常用针芒行气法结合弩法以行经气。

  针芒行气法:是行气手法的一种,针芒即针向,指针刺的方向,是用针向来控制经气传导的方向。

  操作方法:欲气上行,针芒向上刺;欲气下行,针芒向下刺。

  弩法:是用于行气的一种辅助手法。

  操作方法:《针灸问对》曰:“……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掐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

  即在得气的基础上,用大指、次指将针掐住,用中指按压针腰,若要针感向上传导,弩按的方向要在针的下方;要针感向下,弩按要在上方。

  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是通过补虚泻实以达到调和阴阳、疏调营卫的目的。陆瘦燕夫妇尤其重视“烧山火”与“透天凉”,他们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深入而精辟地研究了这2种复式手法,并对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考究。

  “烧山火”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补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补法组成。

  操作程序是:先进至天部,紧按慢提九次,次进至人部,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紧按慢提九次,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倘有热感,出针揉闭其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热至。

  “透天凉”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泻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泻法组成。

  操作程序是:进针直达地部,紧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紧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紧提慢按六次,这样一部进针,分三部退针(一进三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如有凉感,即可出针,并摇大其穴,如无凉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凉感产生。

  陆瘦燕认为,手法成败的关键:一是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二是刺激须适度。三是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四是须嘱病者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五是如果施术3度,未达到目的时,可留针10~15分钟,往往能提高疗效。

  据其经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肢端,有的甚至可出现在对侧。

  病例5:感冒

  吴某,男,39岁。

  头痛鼻塞,周身酸楚,体温37.4℃,恶寒咳嗽,痰白而黏,咯痰不爽,胃呆纳少,大便3日未行,脉浮而濡,舌苔薄白。

  此风寒束表之感冒发热,拟予清解。

  处方:手三里穴,施透天凉手法。

  施行手法3度后,患者诉说全身感觉凉爽,当时测得体温为36.6℃,较术前下降0.8℃。次日,头痛鼻塞等症状相继消失而愈。

  提倡温针、伏针、伏灸 

  温针

  在数十年的临床中,陆瘦燕夫妇秉承前辈的经验,大力提倡温针。他们认为温针和灸法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灸法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艾火之力,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发挥祛散阴寒的效能。温针是针尾加艾燃烧,籍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透达肌肤深部,不但有温行经气的功效,还有加强手法的作用。

  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

  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温针,温针深受病者欢迎,亦为广大医家所采用。

  在临床上,温针适用于受阴寒侵袭而致的疾病,如冷麻不仁、走注疼痛、关节不利、经络壅滞、肿胀腹满以及瘫痪、痿、痹诸证,对久病经络空虚、荣卫之气不调者,效果更显著。

  但对高热、肝阳、心悸、惊恐、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喘息等不能留针的病症,一般不宜施用。

  在临床上,他们认为:“温针只需取其温暖,并不需烧之炽热,故使用温针时,艾炷不宜过大过多,一般只须1壮(如枣核大)即可。”如果艾炷过大过多,“待灸至内部感热,往往外面的皮肤已经灼伤,轻者针处红赤,重者溃烂,非但达不到治病目的,反而增加病人痛苦,有失温针温通经脉之意。”

  伏针、伏灸

  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陆瘦燕夫妇在随父临诊和自己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容易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病者深受其益,也成为陆氏针灸流派的一大特色。(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 陈宇杰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