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合“十二五”经济建设重点领域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高考专业

 抱朴守拙169 2014-03-20

 结合个人职业人格特点选择专业

    家长及考生非常关心个性特点与职业的匹配程度。但是一些家长往往把个性特点理解为内向与外向。大多数专业对人的内向外向没有要求或者要求不高。内向外向的特点,有如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却并不参与化学反应。

    选择专业时,考生家长应该考虑个人的职业人格特点。心理学家霍兰德把职业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每一种职业人格都适合从事某方面的工作。如社会型职业人格喜欢社会交往,且有良好的沟通技能;适合从事教师、教育管理者、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专职护士这类职业。霍兰德把六种职业人格放在六角形模型中,在六角形上,相邻类型间,如现实型与研究型最相似,而相对类型间,如艺术型和传统型则最不相似。

    一些家长考生在选择专业前,会做一些职业人格方面的测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职业人格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职业人格的组合。如针对某个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测试表明,社会型职业人格基本为土建类各个专业的第一职业人格类型。第二职业人格类型则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所以家长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职业人格类型,而不要只针对一项职业人格选择专业。比如,一个传统型和企业型职业人格的学生,即可以选择会计学专业也可以选择工商管理专业。一个社会型、艺术型和研究型职业人格的学生,即可以选择建筑学专业、也可以选择经济学专业。总之,同一个职业人格可以对应多种专业,在确定专业志愿时,可以把职业人格、学习特长、所在区域、国家重点建设领域结合起来考虑。

    在选择专业时,还要注意个人职业人格类型与专业的匹配。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人的研究型人格要求较高,但在实验阶段,对人的现实型职业人格也有要求。一些不喜欢机械操作的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觉得化学实验枯燥寂寞。

    很多考生家长把就业率作为专业选择的唯一依据,盲目追报热门专业,忽视了专业与考生个人职业人格的匹配。让一个喜欢做领导者角色、善于说服他人的考生报考数学—经济学基地班,就是不太合适的选择。喜欢做领导角色是企业型职业人格的代表,而数学—经济学基地班是以研究型学习为主的专业。企业型职业人格与研究型职业人格最不相似,是不匹配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三次产业结合的重点发展方向,在选择专业志愿时,考生家长要注意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考生个人特点与国家经济建设结合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