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观察1:他们为什么娶不到媳妇?

 3gzylon 2014-03-20

动辄数十辆高档轿车、宴席上的高档烟酒、宾客们的回礼礼物……这是我所在的豫南某县的年终娶亲的场景。每到一年的年终,这样的景象总是在喧嚣的一幕幕上演。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富裕的区域,但其实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县。如说洞房花烛是人生三大幸事之一,但如今对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心酸。

礼金已经攀升到10万以上,而这还不单单包括风俗中虽规定的三金及房子的要求,除此之外,宴席及婚礼庆典这些也是潜在花费甚大的项目。此次回乡,笔者观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农村,这并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事情。抛开钱的问题,适龄女青年的数量却在逐步的减少,这个减少并不是单纯的数量上的客观降低,而是适龄女青年流落外地的数量却在逐步的增加,这导致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娶不到媳妇儿的人越来越多。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稀缺资源的属性直接决定了适龄男青年娶到媳妇的成本会越来越高。除此之外,信息的开放成本也加剧了这一趋势。在笔者所在的村子,适龄壮劳力外地打工的比例已经上升到99%,在农闲时节回乡的话你会发现檐廊和田地下剩下的可能只是嗷嗷待哺的婴孩儿及哺乳期的育龄妇女,再或者就是适龄学童和在家务农的年龄接近60岁的劳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终的结婚人数会在一年中达到一个最高的数值,从人口迁徙学的角度来看,符合人口的周期性的潮汐流动规律。

岁月已经在一些年轻人的脸上刻上了皱纹,对于很多尚未娶妻的大龄男青年来说,其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问题,更有对于家族传承性的更大的压力。这不仅仅是是个人类生育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延续性的问题。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根据统计,老一辈人在缺儿媳妇和缺下一代的长期压抑下导致的疾病在明显攀升,由此问题导致的老一辈人非正常死亡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

娶不起媳妇对于城市人来说并不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毕竟优质资源向城市的聚集使得搜寻成本和配对的概率都较农村更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在外受过各种或好或坏熏陶的年轻女子再回到乡村的可能性会下降到一个不相当低的程度。毕竟,相较于年轻农村男子身上所承担的养老等问题,女子的选择性会更多,无论是光鲜还是蚁居,对于很多女子来说,生存在城市或许都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何况,凭借年轻貌美的优势或者金钱观的影响,各种不良的风气也在逐步改变其所愿意下嫁的对象,再不济,找个城市郊区的也远远比回到老家要好的多。

抛开女性这边的因素,根据观察,我所在的老家有两个适婚男孩的家庭通常的选择就是将另外的一个入赘到外地,这在我们那样的一个封闭的人们观念还处于传统阶段的地区实在是相当的不容易。这意味着一是落个穷、无能的名声,除此之外还有亲情面临中断的可能性。据笔者观察,在每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儿时的玩伴已经多年不再视野里出现了。

在一个资源绝对两级分化的社会,如正常的引流或者分流,娶不到媳妇儿对于农村人来说将会越来越普遍。大量剩男剩女的出现,导致的社会问题也不可小觑。最近的“东莞”现象不能不说是整个农村大环境的一种缩影。蝴蝶效应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引起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混沌现象。此效应也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细思下,娶不到媳妇不仅仅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资源两端没有充分均衡配置的命题。东莞扫黄背后的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毕竟,下半身的问题不仅仅关乎道德,更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发展。(文/大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