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悯,带人走出离婚的阴影...

 长沙7喜 2014-03-20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总是不能控制地怀疑:我是一个硕大的移动中的山寨货,在路人眼里,我漏洞百出,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惹人厌恶。

走着走着,我忍不住又想要放声大哭,就蹲在人行横道上,向全世界承认,我是造物主造出的,为了警醒世人的那个笑话。”

——《失恋33天》

爱情是蜜糖,也是毒药。有时让人飘飘欲仙百骸舒泰,有时也让人痛不欲生。

而婚姻尤甚。所有经历婚姻破裂的人都会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挫折,体验到自责、迷茫、失落、无助等情绪。心理幸福感大幅下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可能会导致很多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与此同时,在我国,离婚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和突出。根据中国民政部“201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96.1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增长率超过14%,并且最近连续7年持续增长。应该如何面对过往的感情经历?怎样才能减少伤痛?刚刚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或许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什么是自悯?

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研究者进行的这项研究表明,自悯(self-compassion)水平可以预测婚姻破裂后情感恢复的情况。在参与研究的被试中,研究者发现自悯水平高的个体离婚后的情感适应过程更好。

自悯是自我观(self-view)的一种,自我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往关于自我观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自尊(self-esteem)。有研究表明自尊与高成就、更好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积极结果相关。但也有观点认为,自尊并不能够有效地预测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程度,高自尊在带来积极收益的同时,也会导致偏见、攻击等消极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内夫(Kristin Neff)结合东方佛学思想,提出了自悯的概念。

自悯是指对自己的关心和关切,包含三个部分:自我友善(Self-kindness)、普遍人性感(the sense of common)和正念(mindfulness)(详见:《 科学家,请帮我诱发一些快乐 》)。自我友善指的是关心和理解自己的倾向,宽恕自己的过错;普遍的人性是自我怜悯的中心,承认人无完人,将个人经历看作人类所应共有的经验;正念是指以一种清晰和平衡的方式觉察到当前的情形,既不忽视也不对自我或生活中的不利方面耿耿于怀。当失落时,高自悯水平的人不会因消极情绪而陷入对于自我经验的不良评价中无法自拔,他们可以同情地看待自己的经验,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人生中的起伏。

自悯如何降低消极情感?

有证据表明积极情绪可以通过促进积极行为,帮助人们发现更多的应对资源来抵消消极情绪的影响。自悯是如何降低压力生活事件(离婚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呢?

杜克大学的艾什莉·艾伦(Ashley B. Allen)等人通过网上调查发现,高自悯的人往往通过对挫折经历的积极重构来应对压力事件。尽管经历消极事件,高自悯的人较少表现出消极想法,比如认为自己的生活要比其他人的生活糟糕得多。相比低自悯水平的人,在应对挫折时,他们更多的采用情绪管理策略而很少逃避问题。

研究者对105名经历婚姻破裂的成年人进行了跟踪研究,38男 67女,与前任相处平均13.5年。在最初的实验过程中,研究者要求这些人回忆伴侣的详细相貌30秒,然后自由谈论关于离婚经历的感受、想法,并进行录音。由4名受过训练的评价者对录音进行评价,从自悯的三个维度分别评价被试的自悯水平。之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各有一次后续测验,测量参与者的离婚心理适应(Divorce-relate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分数,在这个测验中得分越高表明参与者体验到越强烈的消极情绪,情绪适应不良。

实验结果证明了,参与者通过录音表现出的自悯水平与离婚心理适应呈现负相关。这表明自悯水平越高越容易摆脱离婚的阴影。同时,作者检验了自悯水平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离婚心理适应的影响,发现自悯水平低的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情绪波动幅度较大。

自悯可以培养

自悯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自我观,也就是说可以将自悯作为一种调节感情破裂后情绪挫折的手段。承认接受关系结束带来的消极想法,但不要陷入自责的恶性循环;善待自我,学会原谅自己;认识到所有艰难的经历、包括离婚,也只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起伏中的一种。

牢记上面三条真理,努力培养积极情绪,和烦人的Ex、和伤心往事说 Byebye!

参考文献

David, A. S., Hillary, L. S., and Matthias, R. M. (2012). When leaving your Ex, love yourself: observational ratings of self-compassion predict the course of emo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marital separ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3), 261-269.

Allen, A. B., & Leary, M. R. (2010). Self-compassion, stress, and coping. Social &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 107–118.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 Vohs, K. D. (2003).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4, 1–44.

Brown, K. W., Ryan, R. M., & Creswell, J. D. (2007). Mindfulnes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idence for its salutary effect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8, 211–237.

Neff, K. D. (2003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 2, 223–250.

Neff, K. D. (2003b).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 85–101.

张耀华, 刘聪慧, 董研. (2010).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 心理科学进展, 18(12), 1872-18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