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良心

 昵称3897598 2014-03-20
教育的良心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陕西一家幼儿园为提高幼儿出勤率和不清退餐费,而让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的事件在各种媒体持续发酵,引发全社会的关注。这事虽然是个别事件,但是社会破坏率大,大家矛头的焦点直指教育的底线,那就是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认为,此事件的实质是教育者有否守住道德的底线——良心。

 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良心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朱熹 有语:“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教育工作本身就是让受教育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是社会对教育的基本价值判断。昧着良心,用儿童的身心健康来换取办学者自身的经济利益,当然法理不容,必然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诚然,教育必须具有良心。首先,这是教师的职业使然。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必然有着社会担当,那就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社会赋予的基本职责,这理应成为教师职业的底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使然,必不会发生擅自让幼儿服用处方药的事件。其次,教师的历史使命感使然。教育从事的是将来的事业,担负着培养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希望。教师的工作应时时处处围绕培养健康的将来人而开展,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也正源于此。任何没有这种担当责任感的人其实不具备当教师的资格。其三,教师的职业特点使然。教师从事的是人影响人的事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儿童的一生中将起到重大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直接导致儿童今后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想象在本事件中的儿童将来在知道真相后可能所受到的心理影响,以及可能对教育乃至对社会的认识偏差的后果。

 当然,教育的良心也需要共同维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在本次事件中,幼儿园使用的处方药来源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毋庸置疑,作为提供处方药的单位或个人肯定没有遵照相关的规定,难逃其咎。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教育是全体国民的教育。全社会的良心需要国家去倡导和维护,政府要更关注教育,尤其是类似的民办教育生存和发展;其他社会职能部门也要守住自身的良心,为学校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和督促。要共同努力,让教育的发展更优先,让教育的环境更和谐,让教育的过程更透明。

 同时,教育的良心需要呵护。教育是一件良心活,应该可以肯定,本次出事的幼儿园属于个例,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能守护良心。在当前这个社会核心价值观不够凸显的多元价值观社会里,维护好学校这方净土,呵护好学校和教育的良心,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现实社会里,有时教育的良心被“绑架”的现象也透视出教育的无奈。如家长对教育质量就是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实实在在地影响了部分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向;又如有时学生家长对学校组织活动中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无理追责,会让学校丧失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热情;又如学生家长在教师对学生教育过程的过度干涉,会让教师回缩教育行为,最终削弱教育的功能。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其实最直接影响的是学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