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斗拱知识的介绍

 茶香飘万里 2014-03-20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

(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

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造”及出一跳的“斗口跳”;最大可以出五跳,达到八铺作的硕大斗栱,再加上昂和上昂的配合,几乎重要的斗栱都出现了。当时的出跳多则在跳上减一些构件的叫“偷心造”,不减的叫“计心造”。

元代以后差不多全为计心造。斗栱中各跳仅用一层栱的单称单栱造,各跳用两层栱称重栱造。个别地区于正心用三层栱是为特殊情况。

元代以前除四铺作出一跳的用插昂外,凡两跳以上大多是在第一跳用华栱,到元代假昂出现后才用有第一跳用昂的实例。

清代建筑中出两跳的斗栱也多用重昂样式。辽代和北宋近辽地区建筑中出现了“斜栱”,早期仅在转角斗栱中用抹角栱,稍后出现了45度斜栱、60度斜栱。金代出现了40度及60度斜栱并用在一朵斗栱中的实例。元代和金代相似,唯有明代用斜栱较小,个别有些用斜昂(假昂)的,清代许多地方建筑中又多用斜栱和斜昂,但雕饰增多与明前式样极易分别;明中叶出现一种“如意斗栱”,见于清初牌楼上、广西容县的经略台的真武阁是一个例证。

关于几踩:

1、说斗栱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

2、斗栱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一排栱,就叫一踩。(栱与栱之间水平轴线距离叫“拽架”,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规定每个拽架宽3斗口),如向内外各挑出一拽架叫三踩,面阔方向列三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两拽架叫五踩,面阔方向列五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三拽架叫七踩,面阔方向列七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四拽架叫九踩,面阔方向列九排横栱。(所以说几踩是:拽架数×2(里外的拽架)+1)

关于几翘、几昂:

1、翘、昂、撑头木、蚂蚱头都是斗栱中的纵向构件(进深的构件)。

2、何为翘:在一攒(一组)斗栱中,与栱垂直位于栱下层的长方木,两端头呈微上弯形式的构件叫“翘”

3、何为昂:昂是与栱十字交叉的长方木,外端头有尖,斜垂向下,内端做成翘形,也有的做成菊花头形的。如在一攒斗栱中有翘时,昂在翘上。没有翘时,昂是纵向构件中最下层。

4、如何数翘昂:数翘、昂时不能数上撑头木(斗栱外立面看不到撑头木的端头)、蚂蚱头(在昂上的,与之平行且形似蚂蚱头的构件)。

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拱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与翘或昂的相交处,在拱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方块叫做升。与拱相交成直角形的横木叫做翘或昂。翘昂的长短以支出之远近而定,在下层的支出最少,越往上的支出越远,每支出一层,在里外两面各多加一层拱,叫做踩。不过这都是清式的叫法,图上那是宋式的斗拱。

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獨有的構件。用於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栱。斗是斗形木墊塊﹐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樑﹑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起源和演變目前對斗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幹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樑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樑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國木構架建築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形制演變的重要標誌﹐也是鑑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斗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像﹐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像(圖1周至南北朝斗栱形像)。漢代的石闕(見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像。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栱承托檁﹑樑或樓層地面枋﹐挑樑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檁﹐各個斗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後開始在柱間用斗栱﹐最初是一種在現代稱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檁。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栱(圖2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栱的主要特點在於柱頭斗栱所承托的樑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樑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栱也和井幹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築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樑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點。這時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現在稱為“鋪作層”﹐用於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現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圖3佛光寺大殿斗栱)﹐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栱與樑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圖4宋《營造法式》中繪製的斗栱)。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樑枋﹐斗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清式建築的樑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壓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圖5北京故宮太和殿上檐斗栱)。因此﹐斗栱發展到明清以後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柱間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組增加到六至八組。

形制和構造斗栱三個發展階段中﹐第一階段尚未定型。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形制和構造﹐可分別以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為例說明。

宋式《營造法式》中每一組斗栱稱一朵﹐在柱上的叫柱頭鋪作﹐角柱上的叫轉角鋪作﹐二柱之間闌額上的叫補間鋪作(圖6宋式補間鋪作斗栱構造示意)。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組斗栱的大斗﹐稱櫨斗。櫨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線的上邊。櫨斗上開十字口放前後和左右兩向的栱﹐前後向(內外)挑出的稱華栱﹐左右向的稱泥道栱。華栱可挑出一至五層﹐每挑一層稱一跳﹔挑向室外的稱外跳﹐挑向室內的稱裡跳。同華栱成正交的栱稱橫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華栱頭上的橫栱稱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橑檐方(即枋)和承托內檐天花(平或平闇)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間各跳跳頭(即華栱頭)上的橫栱﹐都稱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層橫栱﹐稱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稱羅漢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構件除華栱外﹐還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體平行於屋面﹐昂尾壓在樑下或槫(即檁)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條件下增加挑出長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長度的條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層栱間用斗墊托﹑固定﹐斗位於栱的中心﹑兩端或栱與昂等相交處。華栱頭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橫栱中心的叫齊心斗﹐兩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結合﹐出跳栱昂的卯口開在下方受壓區﹐橫栱的卯口開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銷釘與栱結合﹐斜置的昂則用昂栓穿透到下層的栱中進行固定。

宋《營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規定房屋建築的尺度﹑比例﹐均以“分”為基本模數(見材份)。這個基本模數同斗栱就有關係。所謂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斷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

宋清对照表

斗拱柱子及阑额

柱子上加栌斗栱

斗上加泥道栱

拱端加散斗及交互斗栱

加泥道慢斗栱

加华拱:一端为华头子(华头字在室外)

加内檐令栱

加内檐耍头

加柱头枋

加散斗与其心斗

加内檐罗汉枋



加卜昂



加骑昂交互斗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

(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

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造”及出一跳的“斗口跳”;最大可以出五跳,达到八铺作的硕大斗栱,再加上昂和上昂的配合,几乎重要的斗栱都出现了。当时的出跳多则在跳上减一些构件的叫“偷心造”,不减的叫“计心造”。

元代以后差不多全为计心造。斗栱中各跳仅用一层栱的单称单栱造,各跳用两层栱称重栱造。个别地区于正心用三层栱是为特殊情况。

元代以前除四铺作出一跳的用插昂外,凡两跳以上大多是在第一跳用华栱,到元代假昂出现后才用有第一跳用昂的实例。

清代建筑中出两跳的斗栱也多用重昂样式。辽代和北宋近辽地区建筑中出现了“斜栱”,早期仅在转角斗栱中用抹角栱,稍后出现了45度斜栱、60度斜栱。金代出现了40度及60度斜栱并用在一朵斗栱中的实例。元代和金代相似,唯有明代用斜栱较小,个别有些用斜昂(假昂)的,清代许多地方建筑中又多用斜栱和斜昂,但雕饰增多与明前式样极易分别;明中叶出现一种“如意斗栱”,见于清初牌楼上、广西容县的经略台的真武阁是一个例证。

关于几踩:

1、说斗栱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

2、斗栱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一排栱,就叫一踩。(栱与栱之间水平轴线距离叫“拽架”,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规定每个拽架宽3斗口),如向内外各挑出一拽架叫三踩,面阔方向列三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两拽架叫五踩,面阔方向列五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三拽架叫七踩,面阔方向列七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四拽架叫九踩,面阔方向列九排横栱。(所以说几踩是:拽架数×2(里外的拽架)+1)

关于几翘、几昂:

1、翘、昂、撑头木、蚂蚱头都是斗栱中的纵向构件(进深的构件)。

2、何为翘:在一攒(一组)斗栱中,与栱垂直位于栱下层的长方木,两端头呈微上弯形式的构件叫“翘”

3、何为昂:昂是与栱十字交叉的长方木,外端头有尖,斜垂向下,内端做成翘形,也有的做成菊花头形的。如在一攒斗栱中有翘时,昂在翘上。没有翘时,昂是纵向构件中最下层。

4、如何数翘昂:数翘、昂时不能数上撑头木(斗栱外立面看不到撑头木的端头)、蚂蚱头(在昂上的,与之平行且形似蚂蚱头的构件)。

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拱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与翘或昂的相交处,在拱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方块叫做升。与拱相交成直角形的横木叫做翘或昂。翘昂的长短以支出之远近而定,在下层的支出最少,越往上的支出越远,每支出一层,在里外两面各多加一层拱,叫做踩。不过这都是清式的叫法,图上那是宋式的斗拱。

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獨有的構件。用於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栱。斗是斗形木墊塊﹐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樑﹑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起源和演變目前對斗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幹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樑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樑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國木構架建築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形制演變的重要標誌﹐也是鑑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斗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像﹐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像(圖1周至南北朝斗栱形像)。漢代的石闕(見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像。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栱承托檁﹑樑或樓層地面枋﹐挑樑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檁﹐各個斗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後開始在柱間用斗栱﹐最初是一種在現代稱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檁。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栱(圖2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栱的主要特點在於柱頭斗栱所承托的樑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樑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栱也和井幹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築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樑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點。這時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現在稱為“鋪作層”﹐用於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現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圖3佛光寺大殿斗栱)﹐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栱與樑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圖4宋《營造法式》中繪製的斗栱)。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樑枋﹐斗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清式建築的樑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壓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圖5北京故宮太和殿上檐斗栱)。因此﹐斗栱發展到明清以後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柱間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組增加到六至八組。

形制和構造斗栱三個發展階段中﹐第一階段尚未定型。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形制和構造﹐可分別以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為例說明。

宋式《營造法式》中每一組斗栱稱一朵﹐在柱上的叫柱頭鋪作﹐角柱上的叫轉角鋪作﹐二柱之間闌額上的叫補間鋪作(圖6宋式補間鋪作斗栱構造示意)。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組斗栱的大斗﹐稱櫨斗。櫨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線的上邊。櫨斗上開十字口放前後和左右兩向的栱﹐前後向(內外)挑出的稱華栱﹐左右向的稱泥道栱。華栱可挑出一至五層﹐每挑一層稱一跳﹔挑向室外的稱外跳﹐挑向室內的稱裡跳。同華栱成正交的栱稱橫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華栱頭上的橫栱稱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橑檐方(即枋)和承托內檐天花(平或平闇)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間各跳跳頭(即華栱頭)上的橫栱﹐都稱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層橫栱﹐稱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稱羅漢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構件除華栱外﹐還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體平行於屋面﹐昂尾壓在樑下或槫(即檁)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條件下增加挑出長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長度的條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層栱間用斗墊托﹑固定﹐斗位於栱的中心﹑兩端或栱與昂等相交處。華栱頭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橫栱中心的叫齊心斗﹐兩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結合﹐出跳栱昂的卯口開在下方受壓區﹐橫栱的卯口開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銷釘與栱結合﹐斜置的昂則用昂栓穿透到下層的栱中進行固定。

宋《營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規定房屋建築的尺度﹑比例﹐均以“分”為基本模數(見材份)。這個基本模數同斗栱就有關係。所謂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斷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

宋清对照表

斗拱柱子及阑额

柱子上加栌斗栱

斗上加泥道栱

拱端加散斗及交互斗栱

加泥道慢斗栱

加华拱:一端为华头子(华头字在室外)

加内檐令栱

加内檐耍头

加柱头枋

加散斗与其心斗

加内檐罗汉枋



加卜昂



加骑昂交互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