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法则关联猜想(一)

 慧然 2014-03-20
     世界上存在很多定律,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自然的……,它们当初都是渐进发展的结果,而后却被当作不可更改的经典奉之高阁。歌颂者常常被认作血统纯正的导师,质疑者常常被视为自不量力的叛逆。科学界是这样,政治界是这样,金融界也是这样。道氏、波浪、江恩被用了几十年,投资神话辈出,但理论本身的发展却停滞不前。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把它当成赚钱工具,没有兴趣考虑工具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可能再进一步?    黑嘴喜欢钻牛角尖,喜欢寻找原理和真相,却没有能力创造新理论。本文的定位是基础原理,定性是关联猜想,因此不做过多的推理和拓展延伸。以此谨希望为学识渊博的朋友打开一扇窗。

一 全息的世界

    爱因斯坦最后三十年的心血没有花在相对论上,而是试图寻找世间大统一算式。这件事艾略特、江恩也在做,虽然领域不同,但正所谓万象归一 ——任何一条路通向的都是同一个世界。从取证方面讲,要得到宇宙通式的全部论据是不可能的,只有用哲学关联和思辨的方法推演才能得到更多。在这方面,艾略特和江恩的起点比爱因斯坦好,而成果最大者当数中国的伏羲。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虽然寥寥数笔,却应了大道致简的精髓——能涵盖万千事物变化规律的理论必须具有高度概括性。
    人生下来就能看到世界,却永远看不清——从无穷大到无穷小,没有一件能够透彻明白。然而,有无数证据表明这个世界是全息的、相互关联的——巨大物体的片断包含着母体的全部信息,大规律之下的小规律往往只是母体的微缩版。全息,并不代表通过复制单一序列就可以得到所有事物,因为不同事物的组合方式有差别,因此需要“完整的片断”。
    什么是完整的片断?看过下面这张图你可能就会明白:

    人体的全息片断是遗传基因,而不是器官,也不是细胞;星系的全息片断是原子,而不是恒星系,也不是行星系。同一元素,通过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完整片断”,不同的完整片断进一步组合形成更大的片断……。“完整片断”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每个片断都有自身的规律。父级片断规律有可能与子级相同,也可能自成体系,但彼此间总存在相似性——相似性的强弱与间隔的级次无关。例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别很小,但经过几级组合演化后,特征差异变大了;原子内部的运动特征虽然无法在单质上找到,却与星系运动相仿。
    再者,“完整片断的级次越大,稳定性越强”;例如:洋流的稳定性要高于河流;市场淡旺季的规律比日销售量的规律更稳定。
    第三,“与父级片断规律越接近的子级片断,稳定性越强”。例如:生命是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小级次片断组合,由于“特殊条件”在宇宙大规律中不常见,因此生命不是普遍现象,而性质接近宇宙大规律的岩石却在每个星球都能找到;再如:股票市场的井喷现象往往是特殊政策条件下的产物,特殊政策不是大规律,因此井喷不常见;股市反映的是经济规律,半年线比10日线更接近经济规律,因此更稳定。
    鸟飞得再高,也飞不出大气层;行星何时停转,要看恒星的状态。股市的变化来自经济变化,经济变化来自社会变化,社会变化来自资源变化,资源变化来自自然变化。凡得大道者,必先悟于自然,其次才是市场。经济规律是自然规律之一,艾略特和江恩都发现“股指”这一子片断的规律与太阳系甚至更大级别片断的运行规律相同。有趣的是二人研究的出发点虽然不同,测算方法也不同,然而结论却经常一致。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原理比较,黑嘴发现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和先天八卦图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简而言之,“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二 构造先天太极八卦图的外层结构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也大致理解其中的道理。黑嘴认为,八卦图的外层构造也可以从这四句话推演出来。下面,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先来看“无极”:

     什么也没有?对!如果把宇宙初始化一下,相对“有”来说,“无”就是空无一物——时间、空间、物质、能量都不存在。第二步,“无极生太极”,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是无中生有的巨大变化:


    太极点并不是广义相对论中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它只是界点(黑嘴认为宇宙奇点有两个,太极点位于两个奇点的正中心)。有了一个点,但还没有属性,于是“太极生两仪”——世界分出阴阳和方向:


      万物属性从来都是相对的,阴阳不应有绝对的界限。是中有非、非中有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最普遍的现象,“两仪生四象”也是这个道理:



    同理推演,四象生八卦:



    如果继续这样分下去永无止境……后人也的确出现过六十四卦甚至更多的结构。然而为什么经典太极图中都只有八卦?黑嘴认为“8”这个数字是宇宙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大的“完整片断”规律。我们都知道,物理运动总使能量从高处流向低处,化学反应总是趋向生成更稳定的分子结构。在已知的物质中,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元素最稳定,例如:氖、氩、氪、氙。“8”不仅是空间循环的周期单位,也是元素性质的周期单位,因此将卦象最外层定为“8”符合大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经过三重分支,出现了稳定结构“8”,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表示出这8块单位不同来源、不同属性的标记方法,如果用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按照从外到内的次序重叠,得到的就是太极八卦图的外层标记:



    图中上半区属阳,下半区属阴,数字次序——1234/5678,反应的是“两仪→四象→八卦”的是阴阳次序,或者说从大规律到小规律的生成次序。
    我们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年代,能够通过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事物、总结规律,伏羲却不能。他是靠观察什么总结出如此高度概括的规律是个永远的谜。类似的,在很多上古文明面前,现代科技都显得滞后无力。例如,各国古文中都有“九星”一说,但冥王星去年才被踢出行星行列,让太阳系重回九星——如果这是巧合得话,围棋世界中1个天元、8个星位已经存在了数千年,难道古人能看到遥远的行星?

三 先天太极八卦图外层数轴结构

    太极八卦图是平面的,而原理却是立体的,黑嘴想——如果能用数轴概念将太极八卦转化一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于是做了一个试验,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结果。为节省空间,以下前四步简化,每两张合成一张:



    上图中,原点(“0”点)即太极点。“太极生两仪”——即先有一维方向,“-”“+”分别代表阴阳。
    阳中再分阴阳,或者阴中再分阴阳,都需要一条“在z轴上没有投影的中性第二维数轴”,因此“两仪生四象”——x轴必须垂直于z轴才能保证前提条件。“四象生八卦”也是同理,但更为关键,因为出现了三维空间关系:


    上图只代表位置,不代表空间形态。这样划分后,得到八个属性不同的空间。那么,各空间的坐标关系与八卦的阴阳属性一致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



    可以看出,卦象属性与空间坐标属性完全吻合。先天太极八卦图的原则是“对立”:乾(天)-坤(地),离(火)-坎(水),震(雷)-巽(风),兑(泽)-艮(山)。三位空间关系也正好符合这个原则——1-8,2-7,3-6,4-5。



    世间万物,无论如何变化,都走不出这八个对立空间。假设一个点,按八卦次序走过一个循环,留下的轨迹非常耐人寻味。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双Z”循环,难道存在两个相互对立转化的漩涡?



    以上谈的都是大规律——可以理解为空间规律、物质属性、时间属性等等。大规律是相对不变的——如同人的生命周期比照地球的生命周期,铀的半衰期比照碳的半衰期,1分钟的股价变化比照100年的股价变化等等。大规律不容易被察觉,却往往对趋势有决定性影响——就如同我们察觉不到地球的平均温度去年与今年有什么不同一样,而地球变暖却是洪水、雪灾、干旱、瘟疫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黑嘴常常把研究证券的人与研究气象的人做比较。靠新闻、政策、CPI变化判断大势的人,相当于根据今天的温度、阴晴状况判断明天的天气;靠波浪、江恩判断大势的人,相当于根据季节、大气环流状况判断趋势。前者非常辛苦,每天都有喜怒哀乐;后者气定神闲,难得看一眼盘。6124跌下来以后——准确地说是当浪形第一次出现大级别五浪下跌之后,波浪理论派全离场了,而道氏理论派还在盼望年报行情能让股指重回上升通道。悲哀啊!辛苦的人往往最不得要领,最不会赚钱。
    江恩和艾略特研究的都是大规律,其中江恩主攻相对静态规律,艾略特主攻相对动态规律。二者相比,前者更广阔——或者说前者在研究事物将要经过那些性质不同的空间,后者在研究事物本身将如何运动。再用气候类比一下——江恩研究的是四季周期,艾略特研究的是大气环流。二者虽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相对经济规律这个微小片断来说,都足够大、足够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