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千秋志 2014-03-2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Pisces

来自: Pisces(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2008-05-25 23:14:57

作者:葛剑雄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
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
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在气候和环
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
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将使中
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如何
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地理学的分支。但由
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必须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
度上为历史学所用,也被看作为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具有历史地理学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国的个性。这是由于这
门学科在中国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过程,也拥有举世无双的优越条件,正因为如
此,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学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于
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贡》虽然是以记载传说
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却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
的成分。而且由于其中的内容来源不一,并不排除一部分记载来自战国后期以前的时
代,可以说,中国人注意并记录以往的地理现象,开始于战国以前。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时代地理著作,
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专著,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
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
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尽管作者班
固并不以地理学见长,但由于他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
所以还是开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雏形。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宋以
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时代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汉书·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但依靠当时保留着的历史文献,对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
古迹、关隘、寺庙、纪念地等都作了记载和简要的考证。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
《水经注》所记载的范围也不限于当代或作者的见闻所及,而是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
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使《水经注》成为继《汉书
·地理志》以后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地理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
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之所以能知道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态势和秦汉以降的疆域范
围,之所以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
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
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
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
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中国古代一直具有重视历史的传统。沿革地理历来被看成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一贯受到学者的重视。沿革地理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
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
别是涉及到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十三经》和传统正史的理解和解释的
有关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
到高峰,乾嘉学者无不致力于沿革地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具体成果方面几乎都推
向极致。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是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
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
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
,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
们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缺乏全面系统的科
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数百
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
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
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说
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以用于解
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
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
开始的。1934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成立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
禹贡半月刊》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的。1935年初,《禹贡》开始以“中
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
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
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但从此后《禹贡》的内容和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和方向看,还是侧
重于沿革方面的。而且,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
顿,学者们的愿望无从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教育部列出的大学历史系课
程中还只有“沿革地理”,而不是“历史地理”。

  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其中以北京大学侯仁
之教授的意见最为有力。1953年院系调整后,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
沿革地理。不久,北京大学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中国科学
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此后,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室、教研室,有的还招收了专业本科生。
到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作为一门学科已
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出现了多年的停顿,集中反映
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还是在
70年代末大致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初,历史地理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作
为一门学科已粗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
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开
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形
成了不少新的分支,在历史地图编绘、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行政区划史、移民史、人
口史、区域文化地理、地区开发、环境变迁、气候变迁、灾害与社会、上海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在老一
辈历史地理学家陆续退出研究领域后,一批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各个分支的学术带头
人,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或留学经历,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术
梯队。近年由教育部确定的106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
研究中心名列首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就是以该校的
历史地理研究所为主组建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
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HGIS)已经完成首批样本,初步进入国际领先地
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整体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
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所以大多数学者将历史地理学归
属于地理学,少数学者认为它属于历史学,或者是介于地理学和历史学之间的边缘学
科。但对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而
不是以实地考察为主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没有异议的。尽管历史地理研究离不
开地理学的基础原理,同样需要采用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并借助于相关学科的研
究成果,但绝对离不开文献资料。正因为如此,尽管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产生在西欧
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尽管它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手段适应于各大洲的各个国家,但只有
具有丰富的、延续的、系统的历史文献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地理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加拿大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集中在历
史人文地理,并且主要是17世纪以后的课题。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现象的变化尺度往往
以数百年或千年计,在缺乏长达千年的、延续的历史资料的前提下是无法进行的。

  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却具有举世无双的优势,有条件进行长时段的、持续的、大
范围空间、长时段时间和全方位的研究。这是因为:

  中国有悠久和延续的历史。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
并且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通过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还可能将历史提前到夏
朝以前。尽管目前得到证实的中国历史还不如埃及、巴比伦的长,但从夏朝开始,中
国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作为历史主人的主体民族是从以夏人为中心的华夏诸族发展
下来的,不像其他文明古国的历史早已断绝,当年的主人或者早已迁离,或者已经灭
绝。

  中国历来有辽阔的疆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一般都有
数百万至上千万平方公里。尽管疆域时有盈缩,内部也有过多次分裂割据,但一般都
能在北起今阴山山脉、燕山山脉、辽河下游,南至海南岛和南海,西起陇东高原、川
西高原、横断山脉,东至于海的范围内实施着有效直接的行政管理,从18世纪中叶起
又扩到今中国全境。这就为历史地理学进行大范围的、可比较的、前后连贯的研究提
供了一个大舞台。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数以十计,政权数以百计,行政区数以千计,使
用过的地名数以万计,涉及的人物、事件、制度更难以数计,为历史地理学者留下巨
大的发展潜力,也留下了不少千古之谜。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拥有多种自然地理环境,跨越北半球的寒、温、热三带,拥
有东亚大陆的三个阶梯,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地貌,包括世界最高的山脉、最低的盆
地之一、最长的河流之一、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平原,以及其他多种世界
罕见的地理现象,形成了很多景观迥异的地理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供养人口多,
大多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过显著的变迁。这些都为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极其
丰富的课题。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从公元初的6000多万人发展到1850年的4.3亿人,又增加到
1953年的6亿余人,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一直占着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比例。从
古代的华夏诸族、三苗、百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到今天的56个民族,中国
始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尽管自古以农立国,以农为主,同时具有游牧、饲养、狩
猎、采集、捕捞等多种生产方式,农、林、牧、副、渔、手工业、工业、商业、服务
业和各种特种行业全面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文化丰
富多彩,方言繁多。尽管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
教、基督教等宗教同时存在,各种民间的、地方的信仰变化无穷,就是儒家文化内部
也有各种流派。这些都是值得历史地理学开发的无尽的宝藏。

  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
化在总体上还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东亚以外也没有产生直接的、整体性的作
用。但早在先秦时期,先民就开始了与境外的联系,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甘英、朱应、康泰、法显、宋云、惠生、常骏、玄奘、王玄策、慧超、杜环、李志常
、常德、亦黑迷失、汪大渊、周达观、陈诚、郑和、王景弘、费信、图理琛、谢清高
等旅行家、探险家、航海家、高僧给我们留下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记载,有的是
世界上唯一、在当时当地也没有的珍贵记录。同样,竺法兰、安世高、安玄、康僧会
、支谶、鸠摩罗什(Kumarajiva)、阿罗本、伊本·瓦哈伯(ibn-Wahab)、马可·波罗
(Marco Polo)、伊本·拔图塔(Ibn-Battutah)、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
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e Montecorvino)、邓玉函(JeanTerrenz)、利玛窦(Matte
o
Ricc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庞迪我(Didaco de Pantoja)、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徐日shēng@①(Thomas
Pereira)、罗雅各(Giacomo Rho)、毕方济(Francesco Sambiaso)、冯秉正(Josephde
Moyriade Maillac)、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等人因种种原因来到中国,或
者传播佛教、景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带来了西方、阿拉伯、印度文明,或者向
外界介绍了中国当时的情况,其中也有未见于中文记载的重要资料。具有如此多的研
究中外交流史和世界文明史的资料,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者的幸运。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开始于甲骨文,现在已完全能够解读。战国后期,各国
间的文字交流已没有障碍。从秦始皇统一和规范文字至今,中文的基本构造的意义没
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文字记录,传抄或印刷了世界
上最多的书籍,保存至今的书籍和其他文字记载如金文、碑刻等,无论数量、内容和
种类,都是世界上最多的。此外,还有和田文、粟特文、吐火罗火、吐蕃文、契丹文
、西夏文、蒙文、满文、彝文等各种文字的史料,大多已得到解读。其中仅地方志就
有8000多种,对明、清以来各地的记载非常详细。用中文译成的《大藏经》所收录的
佛经,由于一部分原本早已散佚,成为有关资料的唯一出处。这样的历史文献资源在
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同样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缺损或空白,但与世界上其他
任何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历史地理可以研究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广,资料的密度最
高,可信度最大。

    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做出独特的贡献

  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地球上出现了气候的急剧变化和不少自然灾害,大多数地
方的环境趋于恶化,最近在中国北方出现的罕见的沙尘暴和各地普遍的春季高温更使
人们对未来的气候和环境变迁充满了困惑和忧虑。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在为未来
担忧,而科学家的预测莫衷一是。科学不是算命,不能未卜先知,科学的预测只能建
立在大量实践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但人类认识规律需要相当长的积累,如对一种
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的了解,都需要一个比较长时段观察。如果不做长时段的研究,
就要总结它的规律,来预测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那是非常危险的,或者说是完全不可
能的。

  不幸的是,人类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来观测气候,如气温、风向、风力、气压、降
水等,到现在最长只有170多年,能积累那么长年代资料的站点在全世界只有50个,
其中的90%集中在西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完全依靠现代科学仪器积累起来的气候
资料,那最多只能研究西欧四十几个点不到200年间的规律。而且影响气候变化的各
种因素的变动周期或长或短,如太阳黑子变化是11年一个周期,而气候冷暖的变化却
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周期。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上一世纪的气温的确呈
上升趋势,但仅仅100年的资料能证明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吗?谁能肯定100年后气温是
继续上升,还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或者进入一个下降阶段呢?退一万步说,即
使这170年的资料能够提供西欧地区的规律,也不可能解决全世界的问题。至于我国
,能够积累100年以上现代气候观测资料的点也屈指可数,大多数县级观测点的资料
是从1958年后开始的,比研究西欧的条件更差。幸运的是,依靠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
和各种信息,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更多的气候变化状况,有可能使
我们了解更多的规律性。当然,科学家也可以利用孢子花粉分析、土壤沉积物分析、
生物种类、碳[14]断代、考古发掘等方法来获得气候资料,但在信息的延续性、广泛
性、精确性方面,与文献记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例如,现存的甲骨文中有好几条有关亚洲象的记录,证明殷人猎象已很有经验,
在王都殷(今河南安阳)附近的田猎区内常有成群的野象在活动。另外,甲骨文中出
现的十多种天气现象的字中,没有冰、霜等字。结合考古发现的其他证据,我们完全
可以肯定,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是一个气温偏高明显的阶段,其年平均气温比今
天还高,黄河以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比今天上海一带还要高。所以说,从上一世纪开始
的气温升高并没有超过历史时期的极限。同样,我们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很多极端
最低气温的记录,例如,上海附近的太湖在宋代冬天经常结冰,有时湖面完全冰封,
上面可以步行和供车辆来往。苏州一带的运河也经常冻结,以至船只常都备有凿冰工
具,不断破冰才能通行。这些情况,现在早已绝迹了,这说明历史时期长江三角洲冬
天的极端最低温度比今天低得多。这就是说,近一个多世纪内出现的气温变化都还在
历史时期“正常”的范围之内,在密切注视、认真对待的同时,不必过于紧张,过于
悲观。

  又如,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研究证明,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
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州的大地震,死亡人数
至少有83万。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已知黄河最大的洪水发生在道光二
十三年,三门峡洪峰流量达到360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119亿立方米,相当于
500年一遇。而20世纪内最大的1933年三门峡洪峰量是22000立方米/秒;1958年在河
南花园口实测到的洪峰流量是223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86.8亿立方米,只相
当于50年一遇。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大量类似的例子,这至少可以证明,自然灾害并
不存在越来越严重的规律。人类活动固然会加剧自然灾害,但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或
根本原因显然还是自然本身,这正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规律。

  用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整理出来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程度、
环境变迁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资料,结合其他历史信息,参照现代观测资料及
其研究结果,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填补现代科学研究的空
白,为更科学地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预测未来提供经验,为全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从传统历史地图到数字化、信息化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最
重大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和历史地图研制的一个里程碑。这部上起原
始社会,下迄清末,包括20个图组、305幅地图和约70000个地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以下简称《图集》),除了内容丰富,收罗宏博的特点外,还在科学性、思想性
和精确性方面大大超过了其他同类地图集。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只能称为《中国历史疆域政区地图集》,或者是
《中国历史普通地图集》,因为它的内容只包括历史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重要
地名和有地名意义的建筑、具有政区性质的民族分布,以及作为地图必不可少的框架
海岸、河流、山脉;而没有表达其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作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图集,这些方面当
然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学术界需要这样一种地图集,根据我们的历
史资料和已有研究水平也完全有可能编绘出这一图集,所以从1982年起,在中国社会
科学院主持下,由谭其骧主编,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历史、考古、近代史、民族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杭州大学等数十个单
位的学者开始编绘一部包括20个图组、千余幅地图的三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
史地图集》。编稿已基本完成,正在制印中,第一册将于年内出版。
  但由于印刷地图既不可能将不同年代的诸多内容绘在同一幅图上,又不能将历史
时期地理要素的全部变化都用分幅地图表示出来,这种以静态地图来表示历史地理动
态的矛盾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历史地图的使用者会有各种目的,但都需要找到特定的
年代和特定的地区,而且希望能对原图上的内容有所取舍,删去不必要的点线,增加
自己的内容,以突出主题。他们需要的是各种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历
史底图,进而能将地图上的有关要素量化,计算出具体的数据。现有的印刷地图显然
远远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历史信息的发现,历史地图必定有
一个不断修改补充的过程,但传统的印刷地图的修订和制印却相当麻烦,往往要耗费
很长时间,所以出版的地图总是落后于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

  当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和数字化地图(digital
map)问世以后,这些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如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心决定不再简单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整理出版考释文字,而是采用最先进的技
术,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是:

  制定一套完整、系统、全面、精确的编码系统,将所有能够发现并确定(包括能
够部分确定)的历史地名全部编码,做到一地一码,即一个地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任
何变化都将在基本码不变的条件下生成新的代码;

  研制相应的数据库,要求容量充分,信息完整,检索便利,链接迅速,适应各种
不同层次和探索的要求,将全部原始信息(包括史料、档案、数据、图像等)全部输
入,并能不断更新;

  以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数字化地图ArcChina(一百万分之一全国地图)为底图,逐
渐上溯,明代以后编出包括县及县以上界线、县以下可考地名的逐年地图,此前编出
包括县以上界线的可考地名、间隔尽可能短的阶段性地图;

  在完成普通历史地图后,进一步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地理各分支的研究成果
和信息充实这一系统,使之日益完美,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将提供一套开放的地图和数据平台,从理论上说,可以提供中国历史上
任何空间和任何时间的地图,供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和各类用户使用
,或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其他全部产品将分批在互联网上发布,供全世界非商业
目的的用户免费下载。

  从2001年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
、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ECAI,Electro
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on)等机构合作,在世界各国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
已经启动这一项目的研制计划,并已完成和发布了第一批样本。这一项目将分阶段实
施,以十年或更多的时间完成。

  这一项目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地图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所表达的
内容是以中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化、庞大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和丰
富的史料为基础的,加上二千多年沿革地理的传统和半个多世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
果,我们完全有信心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例如欧洲的历史地图还只能编到200年前
,目前正努力争取编到300年前,而我们完全可以编到2000年前,有可能编到3000年
前。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我们的成果当然更先进。这样的水平是无可比拟的,没有
争议的。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必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完成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向
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折,将中国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峰。

    历史地理学如何为现实服务

  作为一门科学,历史地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如何适应现实
的需要。一味迎合现实需要,片面强调现实的需要,必定会影响学科的正常发展,甚
至完全违背科学规律。1949年以后,历史地理学曾经受到政治因素的过度干预,因而
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为现实服务。例如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常常因国家关系的改
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不惜将不同年代的
疆界拼凑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近年来,历史地理研究又受到经济因素和地方利益的
影响,如削弱甚至放弃了必要的基础研究,以所谓的“成果”为创收手段,无原则地
迎合一些地方开发旅游、抢名人、争古迹、以假乱真的需要。

  这并不是说历史地理学不应该或者不必要为现实服务,历史地理学者作为国家和
社会的一员当然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也应该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通过贡献或
转让科研成果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仅完全正当,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发展
方向。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学科本身得
到正常发展,基础研究不断得到加强,才会有真正适应现实需要的成果。

  为现实服务不是为一时一事服务,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和科学规律。如果只是随大
流,看风头,迎合现行政策,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而且贻害社会,损害国家的长远
利益。20世纪6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就论证了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根本原因是中
游耕作方式的改变使水土流失减轻,流入黄河中下游的泥沙量减少。他认为,要彻底
消除黄河下游的水患,关键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提出了农林牧并举,退耕还林,
综合治理的建议。如果一定要为当时“大办农业”、“以粮为纲”的政策服务,他当
然不能写这样的文章,或者提出这样的建议。但事实已经证明,谭先生这样的治学态
度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为现实服务的典范。

  正在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地理学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历史地理的
各个分支都能有用武之地,也是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正确地阐述西部的历史地理背
景,必然能对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投入。但是西部开发是一项长
期而复杂的工程,同样存在着各种矛盾、认识的误区和不同意见,历史地理学者必须
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简单地为现行的或当地的政策作解释,找依据。同时也应该看
到,历史地理的研究毕竟是以历史时期为主,而历史背景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为
了突出学科的重要性而随意夸大历史因素的作用。

    如何提高历史地理研究的水平

  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但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度是最重要
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亟需填补,研究的广度和
深度都有待加强。但一般说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扩大研究领域来
解决,而精度的提高却不是量的积累,而必须取得重大突破,是质的飞跃。

  由于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已经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只能依靠文献
记载,而现存史料中往往只有不完整的描述,普遍缺乏必要的数量,要进行量化分析
相当困难,更难得出精确的结论,所以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对时间、地点、程度的定
量精度很低。由于成果的精度不高,很难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也无法为归纳或预测
提供可靠的数量根据,也难以得到其他学科的引用,受到运用部门的重视。

  例如,现有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西北地区历史上曾经有森林分布,很多地方有良好
的植被覆盖,但其他研究也提出了西北地区长期干旱,植被覆盖率一直很低,只在局
部地区才有森林的观点。有的地理学家还指出,黄土高原上不可能有森林覆盖。孤立
地看,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可以找到史料根据,但却互相矛盾。你说某一朝代那里
出产木材,他也可以说什么时候这里是不毛之地,且不说史料是否完全正确,那么史
料没有提到的地方和年代(实际上占大多数)情况怎样呢?如果我们能提高研究的精
度,从一般证明西北地区有森林提高到复原出不同时期具体的植被分布图,说明什么
年代、什么地方有什么植被,以后有什么变化,哪些地方本来就没有植被,这些争论
就能得出可信的结论。这样的研究结果无疑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必定会
被相关学科和实际部门所采用。

  又如,历史地理学对长时段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如何将史料
中十分粗略的记载转化为可靠的数据,并且能为国内外同行所接受,如何将这些数据
的精度提高到一个适用的限度,例如年(时间)、县(范围)、摄氏度(气温)、毫
米(降水量)、级(风力)等单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
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
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
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

  中国历史地理学既然与历史学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和如此紧密的联系,它未来的发
展自然也离不开整个历史学科的繁荣,也需要历史学科其他分支的重视。实际上,凡
是与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有关的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历史要素都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
对象。同样,历史地理学的任何研究成果,都能为历史学各个分支所利用。两者之间
目前存在的巨大差距正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广阔,发展的潜力无穷。




出处: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