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夏(公元前2224-公元前1766)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禹
禹元年
公元 前2224年
丁巳年
禹二年
公元 前2223年
戊午年
禹三年
公元 前2222年
己未年
禹四年
公元 前2221年
庚申年
禹五年
公元 前2220年
辛酉年
禹六年
公元 前2219年
壬戌年
禹七年
公元 前2218年
癸亥年
禹八年
公元 前2217年
甲子年
禹九年
公元 前2216年
乙丑年
禹十年
公元 前2215年
丙寅年
禹十一年
公元 前2214年
丁卯年
禹十二年
公元 前2213年
戊辰年
禹十三年
公元 前2212年
己巳年
禹十四年
公元 前2211年
庚午年
禹十五年
公元 前2210年
辛未年
禹十六年
公元 前2209年
壬申年
禹十七年
公元 前2208年
癸酉年
禹十八年
公元 前2207年
甲戌年
禹十九年
公元 前2206年
乙亥年
禹二十年
公元 前2205年
丙子年
禹二十一年
公元 前2204年
丁丑年
禹二十二年
公元 前2203年
戊寅年
禹二十三年
公元 前2202年
己卯年
禹二十四年
公元 前2201年
庚辰年
禹二十五年
公元 前2200年
辛巳年
禹二十六年
公元 前2199年
壬午年
禹二十七年
公元 前2198年
癸未年
启
启元年
公元 前2197年
甲申年
启二年
公元 前2196年
乙酉年
启三年
公元 前2195年
丙戌年
启四年
公元 前2194年
丁亥年
启五年
公元 前2193年
戊子年
启六年
公元 前2192年
己丑年
启七年
公元 前2191年
庚寅年
启八年
公元 前2190年
辛卯年
启九年
公元 前2189年
壬辰年
太康
太康元年
公元 前2188年
癸巳年
太康二年
公元 前2187年
甲午年
太康三年
公元 前2186年
乙未年
太康四年
公元 前2185年
丙申年
太康五年
公元 前2184年
丁酉年
太康六年
公元 前2183年
戊戌年
太康七年
公元 前2182年
己亥年
太康八年
公元 前2181年
庚子年
太康九年
公元 前2180年
辛丑年
太康十年
公元 前2179年
壬寅年
太康十一年
公元 前2178年
癸卯年
太康十二年
公元 前2177年
甲辰年
太康十三年
公元 前2176年
乙巳年
太康十四年
公元 前2175年
丙午年
太康十五年
公元 前2174年
丁未年
太康十六年
公元 前2173年
戊申年
太康十七年
公元 前2172年
己酉年
太康十八年
公元 前2171年
庚戌年
太康十九年
公元 前2170年
辛亥年
太康二十年
公元 前2169年
壬子年
太康二十一年
公元 前2168年
癸丑年
太康二十二年
公元 前2167年
甲寅年
太康二十三年
公元 前2166年
乙卯年
太康二十四年
公元 前2165年
丙辰年
太康二十五年
公元 前2164年
太康二十六年
公元 前2163年
太康二十七年
公元 前2162年
太康二十八年
公元 前2161年
太康二十九年
公元 前2160年
仲康
仲康元年
公元 前2159年
仲康二年
公元 前2158年
仲康三年
公元 前2157年
仲康四年
公元 前2156年
仲康五年
公元 前2155年
仲康六年
公元 前2154年
仲康七年
公元 前2153年
仲康八年
公元 前2152年
仲康九年
公元 前2151年
仲康十年
公元 前2150年
仲康十一年
公元 前2149年
仲康十二年
公元 前2148年
仲康十三年
公元 前2147年
相
相元年
公元 前2146年
相二年
公元 前2145年
相三年
公元 前2144年
相四年
公元 前2143年
相五年
公元 前2142年
相六年
公元 前2141年
相七年
公元 前2140年
相八年
公元 前2139年
相九年
公元 前2138年
相十年
公元 前2137年
相十一年
公元 前2136年
相十二年
公元 前2135年
相十三年
公元 前2134年
相十四年
公元 前2133年
相十五年
公元 前2132年
相十六年
公元 前2131年
相十七年
公元 前2130年
相十八年
公元 前2129年
相十九年
公元 前2128年
相二十年
公元 前2127年
相二十一年
公元 前2126年
相二十二年
公元 前2125年
相二十三年
公元 前2124年
相二十四年
公元 前2123年
相二十五年
公元 前2122年
相二十六年
公元 前2121年
相二十七年
公元 前2120年
相二十八年
公元 前2119年
少康
少康元年
公元 前2118年
少康二年
公元 前2117年
少康三年
公元 前2116年
少康四年
公元 前2115年
少康五年
公元 前2114年
少康六年
公元 前2113年
少康七年
公元 前2112年
少康八年
公元 前2111年
少康九年
公元 前2110年
少康十年
公元 前2109年
少康十一年
公元 前2108年
少康十二年
公元 前2107年
少康十三年
公元 前2106年
少康十四年
公元 前2105年
少康十五年
公元 前2104年
少康十六年
公元 前2103年
少康十七年
公元 前2102年
少康十八年
公元 前2101年
少康十九年
公元 前2100年
少康二十年
公元 前2099年
少康二十一年
公元 前2098年
少康二十二年
公元 前2097年
少康二十三年
公元 前2096年
少康二十四年
公元 前2095年
少康二十五年
公元 前2094年
少康二十六年
公元 前2093年
少康二十七年
公元 前2092年
少康二十八年
公元 前2091年
少康二十九年
公元 前2090年
少康三十年
公元 前2089年
少康三十一年
公元 前2088年
少康三十二年
公元 前2087年
少康三十三年
公元 前2086年
少康三十四年
公元 前2085年
少康三十五年
公元 前2084年
少康三十六年
公元 前2083年
少康三十七年
公元 前2082年
少康三十八年
公元 前2081年
少康三十九年
公元 前2080年
少康四十年
公元 前2079年
少康四十一年
公元 前2078年
少康四十二年
公元 前2077年
少康四十三年
公元 前2076年
少康四十四年
公元 前2075年
少康四十五年
公元 前2074年
少康四十六年
公元 前2073年
少康四十七年
公元 前2072年
少康四十八年
公元 前2071年
少康四十九年
公元 前2070年
少康五十年
公元 前2069年
少康五十一年
公元 前2068年
少康五十二年
公元 前2067年
少康五十三年
公元 前2066年
少康五十四年
公元 前2065年
少康五十五年
公元 前2064年
少康五十六年
公元 前2063年
少康五十七年
公元 前2062年
少康五十八年
公元 前2061年
少康五十九年
公元 前2060年
少康六十年
公元 前2059年
少康六十一年
公元 前2058年
杼
杼元年
公元 前2057年
杼二年
公元 前2056年
杼三年
公元 前2055年
杼四年
公元 前2054年
杼五年
公元 前2053年
杼六年
公元 前2052年
杼七年
公元 前2051年
杼八年
公元 前2050年
杼九年
公元 前2049年
杼十年
公元 前2048年
杼十一年
公元 前2047年
杼十二年
公元 前2046年
杼十三年
公元 前2045年
杼十四年
公元 前2044年
杼十五年
公元 前2043年
杼十六年
公元 前2042年
杼十七年
公元 前2041年
槐
槐元年
公元 前2040年
槐二年
公元 前2039年
槐三年
公元 前2038年
槐四年
公元 前2037年
槐五年
公元 前2036年
槐六年
公元 前2035年
槐七年
公元 前2034年
槐八年
公元 前2033年
槐九年
公元 前2032年
槐十年
公元 前2031年
槐十一年
公元 前2030年
槐十二年
公元 前2029年
槐十三年
公元 前2028年
槐十四年
公元 前2027年
槐十五年
公元 前2026年
槐十六年
公元 前2025年
槐十七年
公元 前2024年
槐十八年
公元 前2023年
槐十九年
公元 前2022年
槐二十年
公元 前2021年
槐二十一年
公元 前2020年
槐二十二年
公元 前2019年
槐二十三年
公元 前2018年
槐二十四年
公元 前2017年
槐二十五年
公元 前2016年
槐二十六年
公元 前2015年
芒
芒元年
公元 前2014年
芒二年
公元 前2013年
芒三年
公元 前2012年
芒四年
公元 前2011年
芒五年
公元 前2010年
芒六年
公元 前2009年
芒七年
公元 前2008年
芒八年
公元 前2007年
芒九年
公元 前2006年
芒十年
公元 前2005年
芒十一年
公元 前2004年
芒十二年
公元 前2003年
芒十三年
公元 前2002年
芒十四年
公元 前2001年
芒十五年
公元 前2000年
芒十六年
公元 前1999年
芒十七年
公元 前1998年
芒十八年
公元 前1997年
泄
泄元年
公元 前1996年
泄二年
公元 前1995年
泄三年
公元 前1994年
泄四年
公元 前1993年
泄五年
公元 前1992年
泄六年
公元 前1991年
泄七年
公元 前1990年
泄八年
公元 前1989年
泄九年
公元 前1988年
泄十年
公元 前1987年
泄十一年
公元 前1986年
泄十二年
公元 前1985年
泄十三年
公元 前1984年
泄十四年
公元 前1983年
泄十五年
公元 前1982年
泄十六年
公元 前1981年
不降
不降元年
公元 前1980年
不降二年
公元 前1979年
不降三年
公元 前1978年
不降四年
公元 前1977年
不降五年
公元 前1976年
不降六年
公元 前1975年
不降七年
公元 前1974年
不降八年
公元 前1973年
不降九年
公元 前1972年
不降十年
公元 前1971年
不降十一年
公元 前1970年
不降十二年
公元 前1969年
不降十三年
公元 前1968年
不降十四年
公元 前1967年
不降十五年
公元 前1966年
不降十六年
公元 前1965年
不降十七年
公元 前1964年
不降十八年
公元 前1963年
不降十九年
公元 前1962年
不降二十年
公元 前1961年
不降二十一年
公元 前1960年
不降二十二年
公元 前1959年
不降二十三年
公元 前1958年
不降二十四年
公元 前1957年
不降二十五年
公元 前1956年
不降二十六年
公元 前1955年
不降二十七年
公元 前1954年
不降二十八年
公元 前1953年
不降二十九年
公元 前1952年
不降三十年
公元 前1951年
不降三十一年
公元 前1950年
不降三十二年
公元 前1949年
不降三十三年
公元 前1948年
不降三十四年
公元 前1947年
不降三十五年
公元 前1946年
不降三十六年
公元 前1945年
不降三十七年
公元 前1944年
不降三十八年
公元 前1943年
不降三十九年
公元 前1942年
不降四十年
公元 前1941年
不降四十一年
公元 前1940年
不降四十二年
公元 前1939年
不降四十三年
公元 前1938年
不降四十四年
公元 前1937年
不降四十五年
公元 前1936年
不降四十六年
公元 前1935年
不降四十七年
公元 前1934年
不降四十八年
公元 前1933年
不降四十九年
公元 前1932年
不降五十年
公元 前1931年
不降五十一年
公元 前1930年
不降五十二年
公元 前1929年
不降五十三年
公元 前1928年
不降五十四年
公元 前1927年
不降五十五年
公元 前1926年
不降五十六年
公元 前1925年
不降五十七年
公元 前1924年
不降五十八年
公元 前1923年
不降五十九年
公元 前1922年
扃
扃元年
公元 前1921年
扃二年
公元 前1920年
扃三年
公元 前1919年
扃四年
公元 前1918年
扃五年
公元 前1917年
扃六年
公元 前1916年
扃七年
公元 前1915年
扃八年
公元 前1914年
扃九年
公元 前1913年
扃十年
公元 前1912年
扃十一年
公元 前1911年
扃十二年
公元 前1910年
扃十三年
公元 前1909年
扃十四年
公元 前1908年
扃十五年
公元 前1907年
扃十六年
公元 前1906年
扃十七年
公元 前1905年
扃十八年
公元 前1904年
扃十九年
公元 前1903年
扃二十年
公元 前1902年
扃二十一年
公元 前1901年
廑
廑元年
公元 前1900年
廑二年
公元 前1899年
廑三年
公元 前1898年
廑四年
公元 前1897年
甲申年,
廑五年
公元 前1896年
廑六年
公元 前1895年
廑七年
公元 前1894年
廑八年
公元 前1893年
廑九年
公元 前1892年
廑十年
公元 前1891年
廑十一年
公元 前1890年
廑十二年
公元 前1889年
廑十三年
公元 前1888年
廑十四年
公元 前1887年
廑十五年
公元 前1886年
廑十六年
公元 前1885年
廑十七年
公元 前1884年
廑十八年
公元 前1883年
廑十九年
公元 前1882年
廑二十年
公元 前1881年
廑二十一年
公元 前1880年
孔甲
孔甲元年
公元 前1879年
孔甲二年
公元 前1878年
孔甲三年
公元 前1877年
孔甲四年
公元 前1876年
孔甲五年
公元 前1875年
孔甲六年
公元 前1874年
孔甲七年
公元 前1873年
孔甲八年
公元 前1872年
孔甲九年
公元 前1871年
孔甲十年
公元 前1870年
孔甲十一年
公元 前1869年
孔甲十二年
公元 前1868年
孔甲十三年
公元 前1867年
孔甲十四年
公元 前1866年
孔甲十五年
公元 前1865年
孔甲十六年
公元 前1864年
孔甲十七年
公元 前1863年
孔甲十八年
公元 前1862年
孔甲十九年
公元 前1861年
孔甲二十年
公元 前1860年
孔甲二十一年
公元 前1859年
孔甲二十二年
公元 前1858年
孔甲二十三年
公元 前1857年
孔甲二十四年
公元 前1856年
孔甲二十五年
公元 前1855年
孔甲二十六年
公元 前1854年
孔甲二十七年
公元 前1853年
孔甲二十八年
公元 前1852年
孔甲二十九年
公元 前1851年
孔甲三十年
公元 前1850年
孔甲三十一年
公元 前1849年
皋
皋元年
公元 前1848年
皋二年
公元 前1847年
皋三年
公元 前1846年
皋四年
公元 前1845年
皋五年
公元 前1844年
皋六年
公元 前1843年
皋七年
公元 前1842年
皋八年
公元 前1841年
皋九年
公元 前1840年
皋十年
公元 前1839年
皋十一年
公元 前1838年
发
发元年
公元 前1837年
发二年
公元 前1836年
发三年
公元 前1835年
发四年
公元 前1834年
发五年
公元 前1833年
发六年
公元 前1832年
发七年
公元 前1831年
发八年
公元 前1830年
发九年
公元 前1829年
发十年
公元 前1828年
发十一年
公元 前1827年
发十二年
公元 前1826年
发十三年
公元 前1825年
发十四年
公元 前1824年
发十五年
公元 前1823年
发十六年
公元 前1822年
发十七年
公元 前1821年
发十八年
公元 前1820年
发十九年
公元 前1819年
癸
癸元年
公元 前1818年
癸二年
公元 前1817年
癸三年
公元 前1816年
癸四年
公元 前1815年
癸五年
公元 前1814年
癸六年
公元 前1813年
癸七年
公元 前1812年
癸八年
公元 前1811年
癸九年
公元 前1810年
癸十年
公元 前1809年
癸十一年
公元 前1808年
癸十二年
公元 前1807年
癸十三年
公元 前1806年
癸十四年
公元 前1805年
癸十五年
公元 前1804年
癸十六年
公元 前1803年
癸十七年
公元 前1802年
癸十八年
公元 前1801年
癸十九年
公元 前1800年
癸二十年
公元 前1799年
癸二十一年
公元 前1798年
癸二十二年
公元 前1797年
癸二十三年
公元 前1796年
癸二十四年
公元 前1795年
癸二十五年
公元 前1794年
癸二十六年
公元 前1793年
癸二十七年
公元 前1792年
癸二十八年
公元 前1791年
癸二十九年
公元 前1790年
癸三十年
公元 前1789年
癸三十一年
公元 前1788年
癸三十二年
公元 前1787年
癸三十三年
公元 前1786年
癸三十四年
公元 前1785年
癸三十五年
公元 前1784年
癸三十六年
公元 前1783年
癸三十七年
公元 前1782年
癸三十八年
公元 前1781年
癸三十九年
公元 前1780年
癸四十年
公元 前1779年
癸四十一年
公元 前1778年
癸四十二年
公元 前1777年
癸四十三年
公元 前1776年
癸四十四年
公元 前1775年
癸四十五年
公元 前1774年
癸四十六年
公元 前1773年
癸四十七年
公元 前1772年
癸四十八年
公元 前1771年
癸四十九年
公元 前1770年
癸五十年
公元 前1769年
癸五十一年
公元 前1768年
癸五十二年
公元 前1767年
癸五十三年
公元 前1766年
来自: 清勤居士 > 《历史皇帝》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夏朝
少康—少康十七年—公元前2102年—己未年。少康—少康二十二年—公元前2097年—甲子年。少康—少康二十三年—公元前2096年—乙丑年。少康—少康二十六年—公元前2093年—戊辰年。少康—少康二十七年—...
中国历代纪元表帝王更替表一三皇五帝夏朝
中国历代纪元表 帝王更替表 一 三皇五帝 夏朝。本文摘抄了中国各个时代和王朝尽量详列帝王名号(帝号,庙号,均为习惯和常用为据),年号和年号的使用年限,元年的干支和改元的月份,公元纪年。资料搜...
夏朝帝王世系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 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相,仲康的儿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
朝朝历代皇帝表
夏朝共有17个王,其中因史料缺乏,作病死的13王;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启病死后继位。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仲康,生卒年不详,太康弟,...
夏朝的历代国王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
夏朝皇帝列表
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姒仲康,又作中康,夏王朝的四任王,禹的孙子,启的第四个儿子,夏王朝三任王姒太康的弟弟,约生于虞舜三十九...
夏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细说大夏王朝的17位帝王
山西河津有“禹门口”,相传就是大禹用神斧所开;河南禹县有“禹王锁蛟井”,相传就是大禹降服水怪蛟龙的地方;黄河三门峡上游有“禹王庙”,相传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奉祀的;四川《巫山县志》记载:“斩...
四、夏王朝姒姓家族统治时代四百五十八年
*-2115年丙午寒浞寒浇篡夏十三年,少康为(任)仍(国)牧正,寒浞使“椒【人名】”求之,(少康)逃奔有虞(国),虞思【舜帝后裔,虞国国君、陈国远祖】妻之以二女,而邑诸(之于)“纶【城邑名】”...
夏朝十七位帝王都是些谁?
夏朝十七位帝王都是些谁?大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经历了十七位帝王,其中大禹、夏启、少康、夏桀较为人们所熟悉,至于其他...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