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祖先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4-03-23

       拜祖先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上,很多人都是崇拜多神主义,因此各式各样的神灵都会有人奉拜,而崇拜孝敬祖先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之根源。祭祖在传统社会的长期继承下,早已成了固有的伦理思想。一般民众也深信祖灵拥有庇佑子孙或惩罚子孙的能力,因此祭祖除了含有慎终追远的意义外,伦理传统也希望祖先能共享人间香火,永世庇佑子孙。没有过去祖先的努力,那会有今天的子子孙孙?!而祭祖的机会颇多,举凡祖先的生日、忌日,每年当中的各大重要节令,及子孙的重要日子,如出生、生日、结婚、逢年过节等,都必须祭祖。

  在很多家庭中,安奉神位是随处可见,但在安放神位方面,很多时都会错漏百出,甚至安错神,拜错佛。有些家庭会把祖先和神佛一起平排安奉,有些人会把门口土地挂起离地安奉;其实都是有一定的规矩,不可随意乱放,否则不但得不到神灵庇佑,相反地可能会招至家宅不安或运滞。

  有些家庭为了祭祀祖先,一般都会在家中正厅供奉神明处的右侧方摆设「神主位」(祖宗牌位),在香港地区,因居住环境较狭窄,一般在家中正厅设立神柜分为三层,上层供奉观音或大神;中层供奉祖先神位,下层供奉地主。朝夕烧香膜拜,把「神主」(用木或纸制而成,照规矩写上「显考某某公」或「显妣某某夫人」)当做生灵侍俸,虔诚膜拜。有的则只设一个总牌位,称「公妈牌」。每逢祖先生辰、忌辰之日,主人清早起身,整洁神主龛,然後燃香,献茶果,中午排上牲醴、酒菜、粿饭等祭品,由尊长首先参拜,然後依序一一祭拜。是日客居外乡的儿孙和已出嫁的女儿,必定回家祭拜。此外,年中节令皆有祭事。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祭以牲醴、年糕、粿品;新丧的神主还得另行奉祀,经三年之後,才可以入龛共祀谓之「合炉」。

  除了祭拜奉祀於家中的神主外,也有特别奉祀祖先的地方,称为「祖厝」或「祠堂」。祖厝对於同姓的团结有很大的影响,各姓祖厝祠堂,每年最大盛事,就是办理祭祖盛事,有的地方每年会举行春秋二祭。

  而现实中,伦理是大於宗教,以个体家庭计,祖先一年之中多次受到祭祀,除了土地公外,这是任何仙道真人、佛祖菩萨、民间诸神所难望及的。古代人家可不供神明佛祖,但一定供奉祖先神主牌位,祖先是家祭的主要对象,是人们心目中最重要的尊神。

  祖先牌位安置次序︰

  灯→祖先牌位→烛台→敬盏→三牲→由内而外。

  祖先牌位不可高过神像,勿置於神炉前,因属阴宜低宜退。

  若有两姓牌位,主姓在左,副姓在右,宜用红丝线隔於香炉中。
  祭祖时置多少碗筷以有几位祖先定之,不可过多。
  神桌上不可放剪刀及药瓶,及其他杂物,文公尺亦不可。
  全部安好後每人点香七炷。

  古语祝词︰

  伏以农历□年□月□日,吉日良辰,安神位大吉昌,佛光普照,镇宅光明,保佑合家平安,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贵人得助,财源滚滚,全家事业成功,鸿图大展。保佑家庭幸福,子女优秀,吉日良辰。

  念毕;默祷许愿一分钟。

  香过三分二後开始烧纸钱,依大寿金、寿金、刈金、土地公金顺序烧之。

  安神位之日黄昏时宜拜地主。

  拜法如下︰
  饭、酒三杯、红烛、碗筷、汤匙。纸钱用银纸、巾衣。
  拜於厨房,面向客厅,桌子不宜太高。
  神位安妥之後,宜三天内香烛不断大吉。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可以清炉等。

  若搬家时,祖先牌位宜用盒下铺刈金,择「出火日」,宜零点至五点前移出,若有阳光宜带黑色洋伞。

  安放神位要注意以下事项:

  神位位置要光猛开扬,忌向房门或厕所;
  神位未必要对门口或窗口,但神灵不能面向墙;
  神位忌正冲马路或巷道,忌被屋角所射;
  神位忌设在宅之正中央处,明堂不可太狭促;
  神位忌置於楼梯之墙壁,不可背靠睡床或厕所;
  神位神柜不能用作间隔之用,前方忌置放镜子与之对照;
  神位靠背必须要稳实不易受碰撞,背後之墙不可不牢靠;
  神柜必须落地,不可悬空吊起,勿置於宅之尖端角落之地方;
  神位背後勿有动土、修造之事;
  神柜放置的物品,必须要庄严、简洁,不可随意放置杂物。
  祖先生辰、忌日:

  主人清早起身、整洁神主龛,燃香、献茶粿。中午供牲礼、酒菜、粿饭等供品,然後依辈分依序祭拜(外出子孙或出嫁女儿必回家参拜)。

  祭拜祖先:

  一般习俗,人们多於正厅供奉神明处之右侧设置「神主位」或「公妈牌」总牌位朝夕膜拜。此外,有许多家族除家中祭祀外另於他处设一祖先祭祀场所,称为「家庙」或「祖庙」,每年通常於春秋两祭举行祭祖盛事,由祖庙祠主值东炉主或宗亲会办理。

  逢过年过节,或农历正月十五,当日上午十一时左右,祖先牌位前拜祭。

  准备全熟三牲或饭菜(六碗、八碗、或十二碗)、水果(蕃茄、芭乐、李子、释迦除外的水果)、汤圆三碗、米饭、发粿、糕饼等、清茶三小杯、酒七、九或十一杯。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就摆同样双数)。

  年中节事可另敬备:

  元宵节:糕饼、汤圆。
  清明节:润饼。
  端午节:粽子、水果。
  中元节:牲礼。
  中秋节:柚、月饼。
  重阳节:麻兹。
  冬至:糯米圆、菜包。
  除夕:牲礼、年糕、果品

  注:新丧神主须先另行奉祀,三年後才可入龛合祀,称为合炉。

  祖先生辰、忌日:主人清早起身、整洁神主龛,燃香、献茶粿。中午供牲礼、酒菜、粿饭等供品,然後依辈分依序祭拜(外出子孙或出嫁女儿必须回家参拜)。
  点烛;
  献茶、酒;
  上香(三炷香)并祈求祖先保佑;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寿金、刈金、大银,过年及中元节可烧寿金给祖先,其他节日则以刈金及大银为主,亦可加烧往生钱、纸黄金、马蹄银及冥纸现钞;

  将酒撒於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