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山东白马县”古移民考证

 黄升 2014-03-23

广西“山东白马县”古移民考证

广西很多地方,特别在南宁一带各村镇许多汉、壮人[程阳注:壮族现有人口约1700多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实通过对邕宁、武鸣、象州、柳江、崇左、都安、马山、百色等地28个壮族自然村屯的田野调查,壮汉民族历经千百年通婚已高度融合,大量的壮族是历朝历代南迁中原人与原住民的共同后人例如邕宁五塘滕姓便有碑文记载、象州马坪东岸村覃性也有记载、田阳吴姓则是宾阳吴姓的分支而宾阳吴姓族谱记载了先祖从江苏南迁和部分回迁的历史。]的家谱都记载祖籍是山东白马县(或白马驿,白马苑,白马冉,白马堰)的。民国以来各个时期,还有许多寻祖团到山东省寻根,均没有结果。

根据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学者的长期研究,重点查阅了以上黄河下游省市、县历代志书的有关记载,也考查察了大量历代墓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相结合基本查证了这个问题。


 一、古时所指的“山东”非今日的山东 


   山东,因朝代不同,所指的地域不同,广西各地大量的家谱记载祖籍都写是“山东白马县”,还未发现写:“山东白马县”,一字之差所指的时代和地域是有区别的。
   古人说的山东是个地理名词。战国秦汉时代,指的是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带为山东,与当时所谓关东含义相同,一般指黄河流域,有时泛指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领土。《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有:“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史,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甲兵而守之。”“……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以上引文中的山东,都是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也有指太行山以东为山东,这主要是因春秋时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晋国,以地居太行山以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宋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今日的山东地区属京东路与河北路,女真族占领中原后,建立了金政权,行政区划仍沿用宋朝“路”的旧制,将京东路分为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东路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青州市),西路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茌平),辖境除今山东地域外,这包括今苏北、皖北。“山东”被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元代属中书省,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并以济南为省会,民国称山东省,直至今日。
  山东和河南,古时都是指一个广泛地域的名称,两者相互涵盖、互相包含。古山东包括今河南政区,唐代时今山东政区又属河南道。中华书局为《新唐书》中的《黄巢传》关于“盗兴河南”的注释说:河南,指河南道,约当今山东、河南两省及苏北等地。白马县在汉、魏、晋代属兖州管辖,南朝时兖州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后来州城迁到今山东省。兖州划给山东区政管辖后,白马县归河南政区。


二、白马县不在山东省而是在河南省滑县


   白马县的行政区划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家”。在全国只有今河南省滑县古时叫白马县,今山东省地域自古至今未发现有白马县。白马县的创建制始于秦代,废于明代,前后经历了1500多年之久。
   白马县域在今河南省滑县域东10公里,今白马墙系白马县城域的 址,经考古发现还有城墙和各种文物。
   关于白马县和其县域的所在地,从秦、汉、唐、宋以来的史书、地理书上就有详细记载。《战国策》:“张仪说赵王日:守白马之津。”《史记》郦食其说汉日:“塞白马之津。”《正义》:“白马津在滑域白马县北三十里。”、“白马津之东南有白马域,故津取名焉。”《辞海》:“白马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秦汉两代白马县西北古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白马津,黎阳津渡口现在还有遗址。《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白马地名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叫白马口,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图和地索引第11页)。唐代李泰著《括地志》载:“滑州:白马县滑州故城、古南燕国,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二十里。《帝王世纪》云:白马县有韦城,古豕韦国。《续汉书郡图志》云:“白马县有韦城,金堤一名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
   白马县行政区划始建于秦代,历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都沿袭其名。明代撤白马县入滑州。
   民国18年(1929)《河南新志》载:“滑县,春秋曹邑。秦朝白马县,属东郡。魏因之……宋因之,元因之。洪武初,省白马入滑州。”《重修滑县志》也详细记载了白马县的历史沿革:秦,东郡濮县、白马县。汉、东汉,东郡兖州部白马县。魏,兖州郡白马县。晋、南朝,东郡兖州部白马县。北朝,东郡司州白马县,隋,白马县。唐代、五代,滑州白马县。宋代,京西北路灵河郡、铺郡滑州白马县。金代,山东大名府滑白马县。元代,山东大名路滑州白马县。明废白马县改为滑县。清代,直隶大名府滑县;雍正三年(1725年)改河河南卫辉府。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古白马县故城,在今滑县东10公里,因五代后梁朱温的父亲名城,避讳而改为白马墙,今白马墙村即其旧址。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白马县曾归兖州辖,在金、元两个代,白马县康属山东大名府(路),所以,在群众家谱上写是“山东白马县”。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


三、白马县的源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北部黄河流域,以白马命名的地方很多,山西省临汾市有白马城,陕西勉县有白马城,河南邱城县有白马城,山东恩县唐置有白马镇等,但它们都不是广西白马后裔所指的白马地。
    白马县历史上在政治,军事,交通领域的重要地位,上面已经叙述。她在文化方面也有极丰富的内涵。白马县名自古就有神奇的传说。《重修滑县志》中的《白马考》载:“大凡名邕名国,非以山名则以水名。如汉元东郡白马县,盖以秦之白马津而名也,秦之白马津,盖以古之白马水,白马山而名也。”《开山图》云:“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在广西有白马移民的地方,都流传着白马类似神话。南宁市郊区有个马村,族谱有这样记载:宋代跟狄青南征南下戍边的祖先,在沿邕江两岸选村址时,发现山上有一群白马,白天出外觅食,晚上回山栖息。这里靠山傍水,土地肥沃,是块风水宝地,后来就在这里建村址,马村缘此得名。
   白马驿,《重修滑县志》记载:“滑虽鄙处豫省边境,实界山东、河南两省要……交通日益发展,唐有白马县,宋有韦城驿,皆为渡河必由之路。”又:“唐时白马旧驿,向在城北白马坡,迎阳铺即其旧地。”从以上可知,白马驿是古白马县属的一个驿站,民国时期改为“迎阳铺”,1950年划归浚县管辖。


   四、移民从何时何地来


   远在秦代,秦始皇为统一中国,打通南北交通,曾派50万大军到岭南并开辟灵渠(今在桂林市兴安县),后留下部分士兵驻守,有的继续南下到邕州定居。汉代征服交趾,马援将军平息战乱后也留下部分官兵戍边屯垦。宋太宗、神宗也曾派兵到交趾,同样留下部分官兵戍边。这些官兵在当地定居都成了北方移民。
   宋代由中原一带向南方大规模移民发生皇佑年间和北宋向南宋过渡期间。《宋史》卷二百九十载:“皇佑中,广源侬智高反、陷邕洲, ……狄青上表请行……自信:……愿得蕃落骑是益以禁兵:”《宋史》又载:“庚午,以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路,提举广南经制盗事。冬十月丙子,太白犯南斗。诏廊延,环庆,经原路择蕃落广锐军各五千人,赴广南行营。”又载:“戍午,狄青败侬智高于邕洲。”

以上北宋向广西用兵,特别是打侬智高前后(包括到云南追遂侬军),派去大量的禁军(中央军,即北方军)和地方军,后来都留一部分官兵戍边和屯垦。《宋史》卷二百七十二载:“杨文广……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知宣,邕二洲。”这是昆仑关战役班师回京都后,杨文广再被派到广南西路追打侬智高余部的任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5载:“皇佑五年(1053年)秋七月,癸卯,招广南西路安抚使司,比留禁兵四千戍邕州。”《文献通考》 三三0卷:“初广西屯北兵二十指挥”(每指挥500人)。由此可见,几次战役,都留有中原一带的官兵在广西,其中许多人后来都定居和当地人通婚,传下后代;在北宋后期,还允许禁军官兵带家属随军行动称“老营”。他们定居南疆,也是成为中原移民的一个重要来源;《文献通考》三三0 卷:“熙宁八年……唆之判,陷邕钦廉三州,朝廷命郭逵讨之。擒其大将,乾德大惧,奉表乞降,会北兵多病瘴……是役也,调民夫八十七万余人。”《资治通鉴》长编载:“皇佑五年丁亥年……丁壮馈运广南另需者,减夏税之半,免科徭一年。”这些北方的民夫,也有随军留下定居成为移民。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因北宋、南宋之间北方战乱不宁,和黄河多次决口造成灾害,特别是随着北宋的灭亡,王朝向南迁移,皇族及官员家属群众大量向南方迁移,广西也是移民迁徒地之一。当时的白马县,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宋庆历八年(1048),河次商明(今河南濮阳),泛滥于大名。河北灾民数十万人流入东京,安抚使富弼募万余人为兵。”白马县一带出现灾荒,皇朝又在这一带大量招兵,自然有白马县一带的兵源。在宋代大量招兵的第二年即皇佑元年(1049年),发生了广源州侬智高起兵,称南天国,年号景瑞,扰邕州。”宋朝廷立即从北方调兵遣将,除蕃落骑兵外,“益以禁军”,由狄青率领南征。宋皇佑五年(1053年),狄青败侬智高于邕州及战后戍守广西的有禁兵,许多后来定居该地。这些北方移民,包括当时太行山以东的白马县和青州府等地的百姓。有关资料记载,以北、南宋之间,南方的人口急剧增长,《南宁府记》记载:在宋元丰年间(1078-1085),邕州户五千二百八十九,总人口还超过二万人,而屯戍者达四千人,可见比例之大。《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四载:“宋皇佑年间,余姚人仲淑从狄青打侬智高,留镇邕州,都督西南、三江诸州,增泗城州、利州、历元、明皆岑氏守之。”又“臣谨案府境山号扶水临宏地多烟瘴……,自宋以来,各士官如镇安之岑,向武之黄,步康之冯,上映下雷之许,类皆狄青……将,率所部留戍,裂土世袭。”这些北方移民,到南方还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宋代南征部队中有高宣、覃舍人,他们带有保密的车船图,在湖南打杨玄时曾用过这种船,后来这种船也在南方使用了。“曲辕犁”在南宋时,经詹体仁的努力把这种犁推广到广西靖江府(今桂林市),后来在广西也广泛使用了。
   从以上的历史地理资料可以证实,南宁市各地、汉人大量族谱所记载的,其祖先来自山东白马县(或白马驿、白马冉、白马苑、白马堰),就是今河南省滑县一带。由于白马县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宋代朝廷曾在这里建立兵营、招兵买马。其兵源有白马县人,也有北方各地人。有关资料记载:宋政和元年(1111年),屯禁军三千于滑州,以控制黄河渡口,狄青打侬智高前后,杨文广到广西任职都带有大量禁军。禁军多是北方兵,不管家在白马县或青州府以及其他地区,白马县是军队的训练地、集结地和出发地,所以给大家的印象特别深刻,时日旷久问起从哪里来,只记得从白马县来,世代相传也就成了事实。正如今天居住中原和山东一带的群众,一问起祖先从哪里来,都不约而同地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尽管他们的祖籍在不同地方,但都从洪洞大槐树下经过,因为这里当时是移民指挥部,山西各地区指令到中原的移民,都要大槐树下登记后出发。所以这样说也没有错。南宁周边地的“白马”记载现象,也和中原的“洪洞”现象有点相。

广西“山东白马县”古移民考证

 广西“山东白马县”古移民考证

 
附录:古代地名解释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Mao.ZD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肴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丁建勋: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乖乖,让广西南宁“白马移民”苦苦寻找多年的“白马县”竟然就在河南省滑县!据《重修滑县志》记载,从秦始皇称皇帝始,到明朝洪武3年,共计1591年间,滑地为白马县,白马县城即今留固镇白马墙村(白马墙原名白马城)。
  河南省滑县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属地广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于此,加上灾荒战乱,民众迁进迁出已不为奇怪之事。那么,“白马移民”的祖传家谱上所记载的“山东”究竟是指哪里呢?大概有两种解释:一是滑县地处黄河西岸,过了河就是山东的东明县,历史上行政归属时有变化;二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因为滑地再往西不远,也就是巍巍太行山了。
  白马坡----白马县----白马墙(白马城),还有这一带的姓氏,黄、陈、刘、罗、覃等等,一一应对。关键还是这白纸黑字的历史资料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佐证。这一喜讯,杨静琦同志以最快方式告诉了广西南宁方面。
  广西南宁得知这一喜讯,匆忙组团来访。一行7人来到滑县后,首先听取了滑县县情、“白马县”情况的介绍,查阅了《重修滑县志》的相关资料,随后在省、市、县有关方面人士的陪同下,驱车来到白马墙村进行实地考察。当来自远方的亲人们一进村,就被热情的乡亲们围住了,握手、倒茶、递烟,如同久别重逢。覃之馨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白马墙村的党支部书记傅家国,介绍了白马墙的村情和姓氏分布,村里几位上年岁的老人回忆了“白马城”的有关传说,人们虽然一同回顾了那个已经走远的迁民时代,但他们的心今天却是越靠越近了。
  代表团成员、南宁市郊区组织部干部黄作志触景生情地说,“父老乡亲们,我实在太激动了,我们没给乡亲们带来什么礼物,但带来了广西300万白马老乡的心!我们就是亲兄弟,今后要常来常往,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因激动,他多次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代表团成员、南宁市首富村----上饶乡友爱村党支部书记罗福如和白马墙村党支部书记傅家国把手紧握在一起,当即商定两村结为友好村,并互相签名留念。在亲情徜徉、话语热烈的气氛中,双方很多老乡泪流满面。随后,代表团又来到紧邻白马墙村的八里营乡黄琉璃村,查阅了《黄氏族谱》,并向村里老人询问了黄氏家族的历史及相关情况。
  28日,代表团一行又冒雨来到不远的黄氏南迁之地迎阳铺(旧名白马驿,当时属白马县,今属与滑县相邻的浚县)进行了访问。至此,“白马移民”的寻根问祖之路算是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本人为何对此事颇感兴趣呢?一是1980年11月---1985年1月在部队服役,首长、战友里有很多广西南宁附近的覃、李、黄、陈、白等姓,我的入党介绍人就叫白文超,是我们宣传股的干事,团长叫黄汉吉,政委叫陈那光,不知他们是否“白马移民”后裔?如果是,我们什么时候再叙起当年的友情,岂不是又多了一些话题和亲情,让人快哉?二是1990年7月---2002年9月,我在县委大院工作13个年头,对地域政治比较关心,这就是我写此文的最大兴趣。
  如果,我当年的首长、战友们真的就是“白马移民”后裔,如果如果,“白马移民”和滑县老乡能够千年相认,永久相亲,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