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好声音的投票学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3-24

—— 真正想获得商业成功的节目也好,公司也罢,是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去了解潜在市场,而去胡乱搞黑幕,到处潜规则。

         中国好声音终于落下帷幕,除了节目中层出不穷的歌手和各种流言蜚语外,我们不得不佩服其全方位的商业运作,无限扩大了一档选秀节目所带来的价值。从最初的歌手见面会,到第一时间提供下载的现场彩铃,再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合作和跨刀演唱。不得不钦佩于这一有预谋有组织的大型活动所带来的庞大产业规模。

         好声音深谙大众对选秀节目的审美变化,为每一个环节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最终炮制出一个口碑和商业俱佳的歌手延续节目本身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选秀节目而言,获胜歌手往往是自己的金字招牌,没有哪个节目希望夺冠者仅是昙花一现,迅速混入人流消失不见,而成为对节目质量的一大讽刺。因而,选手最终的发展情况自然与节目今后的市场息息相关。

         自然,好声音也不希望借着这个舞台发光发热、吸收众多目光的选手最终前途堪忧,知者寥寥。可究竟谁最有潜力在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上存活呢?我想没有人能够知道,即便是神通莫名的制作公司也无法预知谁是真正的吸金王。

         在“黑幕妄想症”的推波助澜下,悉数观者自然已经找到了节目中的种种证据佐证各种不同的黑幕之道。但让我们先抛去这些难以论证的东西去看看不用黑幕也能造就商业成功的方法吧。

         如上文所说,制作公司即便想要弄出黑幕推举某人上位,实则也不知道谁真的能够带来节目的长线收益。不是“有利益驱动”就会选择那些“有一腿的”,制作人没有必要为了一夜纵欢而散尽商机。因此,好声音就也搬用了在选秀节目中已然泛滥的“媒体投票”和“XX投票”,来探一探市场口风。

         撇开定性产生的媒体投票不谈,我们来看看好声音的场内投票有什么玄机。

 

         网民是摇摆的,一夜之间就可以把好人说成坏人,之后回归好人。网民也是浮躁的,明明自己从不买碟,从不花钱下歌,却也要“死撑”某某,“爱”某某到不行。现在的音像产品有了越来越多的消费渠道,歌手和制作公司生财的方式也变得越加丰富。告别了单靠CD听歌的时代,付费音乐下载和各种商演机会成为了新的生财路数。但不管怎样,都是指望着让歌迷消费歌手,让歌迷掏钱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歌手的价值。

         所以不管怎样,肯掏钱的歌迷才是好歌迷,才是有必要存在的歌迷,不是么?发了再多微博吼着各种“泪流满面,绝对力挺”,但最后还是死宅在家中不息一遍遍repeat现场免费录音的路人歌迷只能成为该定义下的“坏歌迷”,并非歌手和制作公司的目标市场,其言语和姿态可忽略不计。

         旁观舆论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微博和贴吧。在这些站点的数据中可以轻易计算各个选手的受关注程度,更可以分析每条信息的文字来评判大众对选手待见与否。但即便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你还是无法从这些信息中删去“坏歌迷”的声音,找到那些“好歌迷”们的真正嗜好。

         于是,这个巨大的“好歌迷”市场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精准定位,在短短的节目周期中更无法普查大众的消费状况和音乐喜好。看着网络上声势浩大的唇枪舌剑和剖心剖腹誓死效忠景象,多少让人有点迷茫,即便我要搞“黑幕”,我也不知道要搞谁的“黑幕”啊!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冠军如果只是有一群不掏腰包的拥护者,那岂不就断送了大好钱途?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机制,一个门槛,把那些个“好歌迷”一个个揪出来,再挨个问清楚他们究竟更加支持谁。

         回顾下过往辉煌的选秀节目,超女、快男等等节目都采用了手机投票的方式,从不限制票源和数量,这不但孳生了无法捕捉的刷票现象,同时也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条短信封顶也就2元钱,愿意支付这笔钱的歌迷遍地都是,即便是所谓“坏歌迷”也舍得掏钱力挺。这完全不是个有效的筛选手段。大家应该还记得超女阶段令人叹为观止的票数总额,但这些数字最后也只是成为浮云,真正能够带来与之匹配的经济效益的歌手寥寥,许多不掏钱的兴奋爪机客也只愿意付一条短信的钱挺挺电视里的歌手,但若真要花钱买碟下歌,多半又是望而却步。

         而好声音则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投票方式,只给那些愿意掏钱花时间买票的现场观众以投票机会。这票价起码过百,动辄上千,以此作为筛选“调查对象”的筛选问题再合适不过了。只有愿意购买门票参加现场演唱会的歌迷和路人才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定量试验之中。

再来细说一下这些现场歌迷的特点,首先,他们有消费音乐和歌手的习惯,愿意参与现场演唱会,并且付出高价;其次,他们对好声音歌手的喜爱和关注以及跳脱了网络虚拟世界,开始寻求实体接触,这大大增加了他们购买实体商品的可能;最后,这群现场观众代表了最为活跃的流行音乐消费者,其观点和意见具有代表性。

         因此种种,好声音便将投票的权利赋予了这些精心筛选过后的现场观众,由他们的表态来决定哪个歌手有最多的“好歌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虽然每条短信的价格并不具有筛选性,但是为发送短息资格所花费的门票钱已购佐证其强大的消费能力。

         好声音是高度市场导向的选秀节目,虽然前一阶段都由导师一人进行定夺,但是那些被市场考验过的导师自然对市场也有一定认知,在考虑歌手素质本身的同时也参杂了对现今中国音乐市场的理解(比如哈林就常将这一要素挂在嘴边)。而在最后阶段则悉数引进了媒体投票和现场观众投票的方式,把市场的风险降到最低,让最有市场发言权的那些音乐消费者发声。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一个歌手背后“好歌迷”和“坏歌迷”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差异并不大,因而即便开放大众投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歌迷”的比重。但其实从这次好声音后半程比赛所对应的网络舆论就可以看出不同歌手的“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差异。在这举几个我个人的观察:

         吉克隽逸虽然在网络上人气颇旺,但她的歌路和水平所吸引的消费者却并不理想。吉克隽逸最出彩的几首歌都是英文歌曲,网络上的评论似乎也甚是正面。而国内确实有一群极具消费能力的欧美音乐消费者,但这些人对欧美音乐的了解使其并不认为吉克隽逸的演唱与歌曲原唱相比有何优秀之处,对她的认同也未必高。因而虽然一路唱着洋气的英文歌,但她所积聚的歌迷并非这群钟情欧美音乐的“好歌迷”。

         再说四强之一的吴莫愁,网络上对她的挞伐之声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浪微博话题,虽然后期随着风格的缓和有许多人对其另眼相看,但其歌声“并不悦耳”的事实还是为人诟病。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另类的吴莫愁会获得比金志文、吉克隽逸更高的支持率?先来分析下喜欢吴莫愁的歌迷有怎样的属性:勇于尝试、喜欢尝鲜、好奇心强,换句话说就是所谓“创新采用者”,这些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如若他们支持并肯定吴莫愁这样风格化的歌手,自然会有更高的比例成为“好歌迷”,到现场支持她,并最终帮助吴莫愁战胜其他两位选手。

         歌迷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并不能单独按照年龄和收入水平进行划分,或者说这样的划分和筛选方式对于制作单位来说并不实用。而通过实际行动汇集一群潜在的好歌迷,赋予其投票权利以期推举出具有商业潜力的歌手显然是更加有效的。

         好声音的这一投票政策是在网络的巨大噪音之中取静的手段。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使得网络发声和网络投票的门槛骤降,其所制造的民意和支持度囊括了许多音乐市场上的路人,而掩盖了最有可能成为摇钱树的歌手。

 

         这就是我所“揣度”的好声音投票学,或许要等待四强歌手悉数发片之后才能检验这一系列特殊的设计是否有效,是否现场人气王具有更大的商业潜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