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程

 wyfx100 2014-03-24

一、三伏贴开展时间

“三伏”是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庚”之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一般以初伏第一天开始三伏贴工作。贴敷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

二、贴敷方法

(一)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

(二)每次药物贴敷时间以不超过6小时为宜,儿童、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

(三)根据病情每伏贴敷13次,连续治疗3年为宜。

三、选取穴位基本原则

(一)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应选取背部双侧的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位。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应选取病变部位周围的穴位。

(二)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循经取之,选穴不宜多。每次选用34个穴位。辨证取穴、对应取穴及阳性反应穴相结合。

四、适应症

(一)久咳、哮喘、肺痹、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二)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三)痹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怕冷,或遇寒加重者)。

五、禁忌症

(一)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二)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三)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四)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五)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六、慎用人群

(一)孕妇。 

(二)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三)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四)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五)二岁以下婴幼儿。

七、注意事项

(一)一般对小的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二)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

(三)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

(四)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

(五)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六)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七)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和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八)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