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决策咨询 2014-03-24

2003.9.5

     北京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试点城市之一,积极结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上。

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就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集成资源,把孵化服务机构、创业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其它资源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换言之,创业孵化体系由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行业协会与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是一个相互协作,互动交融的动态系统。

几年来,该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孵化器的数量及其在孵企业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其种类与运作形式呈现多样化,在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结合上也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孵化器成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措施。目前,首都创业孵化体系逐渐呈现出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专业性产业化基地等链式衔接、彼此环套的系统状态,这些大模块周围还散布着各种配套的中介服务性机构,弥补充实着首都创业孵化体系。

一、北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成绩

(一) 科技企业孵化器

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始于1989年。十年之后的1999年,全市孵化器总数为12家,孵化场地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家,在孵企业当年销售总收入10亿元。1999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后,孵化器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2年底,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8家之多,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共有孵化面积56万余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50530万元,在孵企业1150多家。十多年来,全市累计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最近三年总投资超过了8亿元,包括财政投入4亿多元(市级财政投资6千万元)。

孵化器建设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全市26家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总孵化面积为34.5万平方米,总孵化基金约有7600万。2002年,各个"孵化基地"新入孵的企业数为856家,入孵的项目为570项,毕业的企业数为124家。"孵化基地"解决就业人数17416人,其中吸引留学人员613人;19家"孵化基地"的入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3亿元,纳税总额1.8亿元。

科技企业孵化器各项指标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1999年底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占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总数(6690家)的比例为4.4%。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了9.6%(1150/12000);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由1999年的1.5%(3600/243000)上升到2002年的4.3%(17416/406000);技工贸总收入由1999年的0.9%(10/1049)上升的2002年的3.3%(80.3/2404.8)。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扶持创新的价值日益显著,成效日渐突出。例如,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桑原技术开发中心(股份合作制),一直到2000年注册资本仍然是3万元,业务没有明显进展;经过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的孵化介入,仅在开始孵化的当年,4个月内销售收入较前一年全年增长了13.5%,毛利润增长了26.1%,税后利润增长了24.4%;经过全方位的专业性孵化,2002年该中心已经发展成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750元的"北京桑原中江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在孵化器的支持下,该公司受到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二期融资,实现"3万元股份合作中心--500万小型软件公司--3000万元中型软件企业"的"孵化三级跳"过程。又如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美髯公公司,起初注册金为50万元,经过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八六三软件孵化器的联合孵化,注册资本已经发展成1100万元;该公司经过5个月的专业孵化,合同金额从360万元发展到1700万元,增加了3.72倍。

(二)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更靠近技术创新主体、更容易为创业者提供创新支持的孵化机构。作为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一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从2000年就开始了。2001年北京市的清华大学科技园和北大科技园首先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到2002年底,北京地区已经发展到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目前还有条件成熟的大学科技园正在筹建。

高等院校已建成的8家市级大学科技园,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95%以上的资金来自学校和社会;科技园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8家大学科技园建筑面积已达91万平方米,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园区管理队伍,管理人员中9%为博士,14%为硕士以上学历,99%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不少大学科技园建设已经走出校园,在北京郊县、开发区合作或买地建园,并带动当地创业与创新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扩散效应。如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在校外有三个园区:一是昌平区立水桥科技园孵化园区,占地200亩,已建厂房8000平米,二是科技园密云工业园区,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5000平米,三是科技园房山工业园区,占地190亩,建筑面积13000平米。又如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近期在昌平区北七镇郑各庄启动建设"信息谷"园区,首期占地100亩土地。

另据统计,北京市8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已达498家;入园企业职工人数达8000多人,其中吸引留学归国人员92人;入园企业2002年技工贸总收入达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上交税费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大学科技园依靠自身的优势资源,孵化创业企业,培育创新人才。例如,1996年,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胡昌振教授开始"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与攻击响应技术"的研究;1999年,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引进种子基金对该项目进行了重点孵化;2001年11月,科技园在完成该项目孵化之后,帮助引入风险投资并注册成立了北京理工先河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商务计划、市场营销策略,协助企业进行产品认证及市场推广工作,并为企业提供财务等服务;目前,北京理工先河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良好,公司的产品"金海豚"网络动态防护系统,在业界有较好的知名度。

(三)专业性产业化基地

创业孵化体系中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补充层次,专业性的产业化基地也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目前这块工作正在开展中。

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正在加紧基地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其定位在新材料专业的创业体系,基地总用地面积453.6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72.67公顷,公共绿地60.10公顷,规划绿地率35%,总容积率0.99;基地内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中水、天然气、电力、电信宽带网、有线电视管线,并建有两座110KV(千伏)变电站、两座天然气调压站及一座日处理量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基地按不同的用地性质划分为4个工业、科研区、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区和一个生活居住区。

位于通州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其核心区设在通州区次渠,核心区规划总占地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经基本具备。通州区人民政府成立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建设和入驻企业具体业务。按照通州基地建设规划,基地产业的主体为机械制造业(如机床、激光、机器人、工程机械、环保设备),电子仪器、电力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及其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已有北京博飞仪器公司,北京银力环电气公司,北京航空表面工程技术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在通州经营,正在运作北京工程机械集团、北京机床企业入驻通州,同时,清华大学等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也在接洽之中。

(四)"孵化体系"中其他配套的服务机构

随着孵化器的发展,孵化行业逐渐壮大,行业规范、行业自律的需求随之产生,行业协会应运而生。北京创业孵育协会是在北京孵化网络的基础上,由各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科研机构以及高科技企业等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接受北京市科委的业务指导。其宗旨是加强各企业孵化器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举办各种培训、提供信息服务等,增强首都各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孵育创业者和新建高科技小企业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立四年来,该协会在发展会员,规范行业的同时,更重视理论研究对孵化工作的指导,开展、参与了许多研究课题,以加强孵化工作的方向性、规范性及层次性等。

随着孵化业务的发展,众多孵化器公司市场化生存的产物,孵化器管理公司出现。由北京市五家实力雄厚的孵化器公司投资成立的北京创业联合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投融资为主要业务,重点面向孵化器内在孵中小企业服务的管理公司。该公司能够成立的原因是孵化器继续深化发展,投融资业务等增值性服务成为瓶颈,这样,市场有需求,业务又空缺,专业的管理公司就诞生了。目前该公司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业务量也是不断增加,已经帮多个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区域进行过成功的咨询策划,投融资的服务业务也有很大进展。

围绕孵化器的工作需要,在孵育协会的组织下,孵化器周围网罗了一大批服务机构。例如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中关村青年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中关村宏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高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泰华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等投资性服务机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安信通盟管理公司、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中兆律师事务所、北京正德大成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还有清华同方公司、德达创先集团等大型科技企业。这些机构为孵化器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孵化企业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渠道。

围绕孵化器的发展,孵育协会和众多服务机构组织了很多活动,加强孵化培训、促进交流。每年北京科博会期间都举办"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提供国内外同行普遍交流的机会;孵化行业不定期有"创业港"活动,为有意介入孵化行业的服务机构提供展示的机会,为孵化圈内人士提供聚会交流的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摩擦出智慧的火花提供物质条件。

根据孵化体系建设的需要,孵化行业的评估诊断工作逐步规范。目前孵化行业关于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完成,并且今年已经用到"孵化基地"的复核工作中;评估指标体系重点考察了24个指标,从实力和绩效两方面对孵化器进行评测。

另外,对在孵企业的诊断工作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继续推进,预计完成600多家在孵企业诊断,诊断将使得孵化器更透彻的了解在孵企业,以便有针对性的提供孵化服务,诊断也可以为企业自身提供发展参考,诊断还可以作为向投资机构证明企业实力、信誉的依据等。

体系中还有相应的"接口"组织,实现首都孵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科学园协会和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合作,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依托在北京创业孵育协会这个实体上,从而开辟了一条国际交流合作的便利渠道,加强了我国孵化界同国际同行的沟通合作。通过该渠道,我们已经多次派出孵化管理人员在欧美国家进行考察培训,同样也邀请了许多国际孵化专家来京授课交流,我们还同国外许多研究创业的大学院所,如美国的百森商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讯学院等,进行学者走访等合作。

二、 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经验措施。

在这几年推进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贯彻"体系建设"的思想。我们把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定位为以孵化为核心任务的一个网络体系,首先是孵化工作的层次交替、网络交织的意识观念的培养,再就是孵化关系、孵化路径四通八达的体系、创业氛围的营造;孵化体系建设不单是孵化器数量增加、面积增大,我们还紧紧抓住其他孵化相关环节的建设,例如投融资体系、政策体系等等;孵化体系建设是一个整体向前推进的工作,是孵化资源网络化调配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疏通创新之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多次对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建设给予指示,市政府主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进行调研和指导。

三是在全国率先制定专门的推动孵化器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市政府将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纳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批准实施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十五发展纲要",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孵化器事业进行宏观指导与政策扶持。

四是资金支持。近几年,市科委累计在孵化器建设上的投资达6000万元,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上投资近2000万元,在产业化基地上也有很大投入;区县政府和高新区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相关委办局在孵化器的注册登记、税收、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

五是采用了民间推动的手段。为实现企业孵化资源的整合,我们创建了北京创业孵育协会这个企业孵化器的民间专业组织。协会由孵化器、投融资机构、中介咨询机构、研发机构、大企业以及在孵企业等组成,旨在通过组织成员间的交流活动、培训、孵化器理论研究、国际合作渠道的拓展等工作,切实推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协会构建起孵化器之间交流与协调的网络,代表孵化器集体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沟通与合作,成为政府与孵化器产业间的桥梁。随着孵育协会的发展和创业孵化体系的推进,协会已经发展成一个孵化工作不可或缺的纽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基地以及各类服务机构紧紧团结在协会周围,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六是进行孵化管理团队的培训。为提高孵化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举办研修班、讲座等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孵化管理、企业诊断、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锻炼孵化器管理队伍。近三年,每年有超过30位国际孵化器专家和学者来京考察和交流。每年我们派出30人赴国外考察及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每年五月举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孵化器专家来京演讲,并与本地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就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讨。

七是推动理论研究。孵化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市科委每年出版"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报告",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参照。目前有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近十个课题组在进行有关孵化器与科技创业的理论研究,其中多数得到市科委的资助。孵化器经营管理者研究的气氛浓厚,他们经常就工作中的问题聚会讨论、交流经验。

三、深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想法体会

为深化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工作,下一步孵化器工作的重点,要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具体工作想法有以下几点:

1、 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做好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和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对接工作。利用社会资源办好创业信息网站和为孵化企业服务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网站及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建立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对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及在孵企业,进行定期评价和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新材料园及其他机构建立的技术服务平台,为专业孵化器提供服务。对孵化器开放科技条件市场,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实验服务。拟建设首都"数字孵化体系"项目。

2、 加强孵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目前孵化工作的运作流程中仍然有旧体制思路方法的痕迹,如人员的任用、投资决策等等。要围绕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新型孵化工作理念。要组织专家组上门提供咨询服务。利用专家和评估、咨询机构等深入调研,建立孵化机构监测系统,对孵化机构进行定期的测评。以此来影响孵化机构的投资人,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规范孵化器的经营,在孵化体系中全面贯彻新型的现代运营思路。

3、 强化孵化机构的孵化功能。这里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在"孵化基地"的认定和复核等工作中相应的政策激励等影响孵化器的人力资源结构,通过一些评价指标来促使投资人调整孵化机构的团队素质,通过加强培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来提高孵化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增强孵化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对首都地区新创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与投资能力。拟设立一支专门支持孵化器在敷的"种子期"科技企业的"创业孵化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