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老师谈作文(四、14篇)

 悟痴 2014-03-25
 
 

         杰出写在前面的话:

    我偶尔闯进文江言的博客,浏览过后又略读、精读数篇博文,大为震动,感动。“三尺讲台潜心耕耘40年,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并且笔耕不辍,乐在其中,收获成就,反响热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集中两天时间把博客上“刘老师谈作文”这些难得的作文经验文章复制引用过来,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家长分享。谢谢文江言的博客,谢谢刘老师。

 

                                              刘老师谈作文(四、14篇)

1、中学生作文指导常用点拨语8章60句

一、作文说话  基本相似。下苦功夫学说话,学说时时要留心,加强磨练嘴皮子,用笔说话即作文,作文本来非难事,易在我手写我心,自由练笔自由练,精工细作写“小品”。

二、执笔为文 感情由之。想写时刻再下笔,下笔定将文写成,文成力求文最好,文好好在有三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未动笔墨先动情,标点符号亦文字,自我表现笔从容。

三、学习作文 莫要着急。作文是个慢功夫,欲速不达自讨苦,隐形进步莫亵渎。基础打好笔自如。

四、观察积累 贵在坚持。观察也要下苦功,急抱佛脚行不通,剜到篮里便是菜,功到自能写纵横。

五、布局谋篇 式样随意。得好题目文一半,格局谋定泼墨染,行文越曲越抢眼,虚实相映意凸显,开头开好全篇得,结尾结好意复燃,内容庞杂线索串,瞻前顾后酿佳篇,淡妆浓抹皆为意,且藏且露意绵绵,欲明层次多分段,大段小段一脉穿,过渡自然文自顺,角度新颖意新鲜,平中出奇小见大,反弹琵琶拨心弦。

六、写人记事 貌以神移。写人贵在善用事,记事旨在扬其本,写景状物抓特点,花草树木也传神,人物对话性格化,态势语言活其人,叙述描写互为榫,行为描写示内心,重复未必就啰嗦,烘云托起日一轮,写作就要写自己,造文先造文之魂。

七、文欲完美 修改润饰。好文皆由修改来,增删改调巧安排,发表之前反复读,写完不厌百回改。

八、玩味他人 文自升级。读好课文是关键,课文佳妙待把玩,好书好文不释卷,语言改善靠濡染。(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目录》)

2、微小进步莫亵渎

     作文有两种进步,一种是看得见的进步,一种是看不见的进步。看不见的进步也是进步,只是微小得看不见而已。

    人们,当然包括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内,都欢迎看得见的进步,而又往往看不起看不见的进步。殊不知,看得见的进步是由于看不见的进步所致。如果没有看不见的进步,便没有看得见的进步。

    晚上看“焦点访谈”节目获悉,某城市一幢十八层的大楼,竟然歪了两米八。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政府不得不做出决定:立即炸毁。歪至两米八,终止于不得不将其炸毁,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然而,如果撇去“炸楼”或者“建楼”本身的意义不谈,只取这个“两米八”打比方,将其比之于作文的进步,那么,习作者们谁都欢迎这个“两米八”的尽早到来。

    两米八!两米八就是八尺四,快一丈了呀!然而,如此巨大的距离,却是由一丝,一毫,一厘,一分,那些看不见的距离积累而来的。倘使没有由丝而毫,由毫而厘,由厘而分,再积分盈寸,积寸盈尺,再一尺一,一尺二,一尺三......哪里会有这个“两米八”!这就叫做从量变到质变,没有量变便没有质变。

    一辆新车子,骑着,骑着,变成了旧车子;一台新彩电,看着,看着,变成了旧彩电;一幢楼房,住着,住着,变成了砖堆;一架钢琴,弹着,弹着,变成了废物。这,便是规律。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变化着。由隐而显,由微而著。

    小伙子变成了老大爷,小姑娘变成了老太婆。今天的你,不会再是昨天的你;今天的我,也不会再是昨天的我。由渐变到突变,由看不见的到看得见的。由渐变到突变,这是必然,没有渐变就没有突变,这是真理。我们的某些少年朋友在对待作文这个问题上正是犯了这种幼稚病。他们只想自己的作文有显著的进步,而又不准备一篇又一篇地写看不见进步的作文练习。殊不知,前者是后者的积累,没有后者便没有前者。做个假设吧。假设你的作文,每认真地写作一篇,就进步看不见的那么一小点点儿,一小点点儿,比如一丝,一毫,那么,十篇就是一毫,一厘,百篇就是一厘,一分.......何愁看得见的作文进步不会到来。有的同学说:“语文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不打紧。”作文,多写一篇少写一篇没关系。”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看得见的作文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打紧”、“没关系”的交谈声中,悄悄地,悄悄地,在他们的不知不觉中溜掉的。

    没有看不见的作文进步,便没有看得见的作文进步;没有一篇一篇地认真写作练习,便没有作文水平的显著提高。鲁迅,如果不是由于“多看和练习”,他便成不了今天我们心目中的鲁迅;我在《作文是个慢功夫》一文中说的我的那个作家同学周渺,如果不是不怕退稿,退稿退稿,他就会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吃不上“天鹅肉”;我自己也一样,如果没有那几年的“不问收获,但管耕耘”,恐怕到现在我也不敢说:“我会写文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揠苗助长那则寓言。那个农夫,总嫌自己的禾苗长得慢,于是就动手去拔。结果,他的禾苗都枯死了。我们的某些少年朋友,似乎也受了那个农夫的“传染”,总嫌自己的作文进步慢,于是就拿来人家的文章照着去抄。这样,他们也许能暂时“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甚至还会获得老师的一个好分数。然而,到头来,受害的仍然还是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是老师不知道他们的作文是抄来的,只是不好意思说穿,或者一时找不到真凭实据。这就是说,他们所获得的好分数,是老师在半信半疑中打下的。我就曾经遇到过好几回这情景。然而,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说。于是,我就在批语中做些暗示。比如写上:“这篇作文如果真是自己写的,我向你祝贺。”我加上了“如果”。或者写上:“这一篇作文和上一篇相比,有显著进步。请找我谈谈体会。”然而,始终不见他们的反应,足见他们的作文是抄袭的。

    总之,不管是成人还是少年儿童,学习文章写作,都一定要不问收获,但管耕耘地写,写,写。不管写好写赖,而且不管从什么层次起步,都得一篇接一篇地认真写。只要动笔就有进步,尽管这种进步微小得还一时看不出来。切记,一定要坚韧不拔,长期坚持。倘能如此,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不知什么时候提高了。这是文章写作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3、欲速不达自讨苦

    少年朋友们作文,往往好高骛远,还没有学会走,就想学跑。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平添几多烦恼。

    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进入小学三年级,作文这个词儿,就渐渐听得多了”,其实,作文的学习,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不过那时候不叫作文,叫说话和写话。

    先是学习说好一句话,接着再学习说好几句连续的话;先是要求把话说完整,说连贯,接着要求把话说准确,说具体。几句连续的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叫一段,几段话能表达一个鲜明的思想就是整篇文章。就整篇文章而言,先是要求将一件事情讲清楚;接着要求讲得具体,讲得有重点,层次分明;再要求讲得生动形象,主题鲜明,人家爱看,爱听。作文的学习,就是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再到初中,高中;从句到段,再到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而提高的。小学一年级主要是学习写句子;中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主要是学习写文章片段;到了高年级,这才开始学习写整篇文章。到了初中,高中,再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初中以前,主要是学习写记叙文,到高中才有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但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只是学习文章写作的基础练习,一般不搞什么文学创作。

    学习写作文,首先应该弄清自己处于哪一个层次,确定一个合理的起点。然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实践。哪一步都松懈不得。好比登山,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每一步都要踏实。

    少年儿童作文,不能一开始就练习写整篇文章,更不能追求什么形象、生动。只有能把一句话写好,才能把一段话写好;只有能把一段话写好,才能把整篇文章写好;只有能写得准确、简明、扼要,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学习写作文,关键是打好基础。

    为什么不尽早进入整篇文章的写作呢?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一般都还没有那么高的驾驭能力。少年儿童的作文水平是随着年龄的长大、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多、智力的开发而一步一步提高的。这好比练习挑担子,如果一开始就叫你挑100斤,你肯定承受不了。但要你只挑30斤,50斤,你就会觉得很轻松,感到很愉快。以后,过一段时间给你加一点分量,过一段时间给你加一点分量,也许你都感觉不出来。待日子一长,比如一年、两年,慢说100斤,也许150斤恐怕都早已超过了。这就叫做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听说不少少年朋友害怕作文。这不怪你们,你们的老师有一定责任。可能是老师一开始就向你们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而把你们给吓住了。在体育比赛上,有好多较量都不是输在力量上、技术上,而是输在心理上。作文的训练也一样。体育教练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教学生作文也应该如此。假使我们当老师的能让自己的学生从心眼里确信:“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那你的作文指导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谁也不怕说话,他们为什么会怕作文呢?帮助他们卸掉思想包袱,他们的作文练习就容易取得进步了。

    学生害怕作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且还是在我们老师方面。可能是在一次作文中,老师提出了过多的要求或限制,又是这样啊,又是那样啊,一大堆条条框框堆在学生面前,一个幼小的心灵怎么吃得消呢?仗,要一个一个地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问题,也得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还有什么作文不能打满分呀,更是荒谬至极。这是作文训练的一个误区。只要老师提出来的要求合适,应该说,学生达到它是不很困难的。达到了要求就应该给满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要我说,即使达不到要求,只要有创见,也应该打满分。我就经常给我的学生打满分。有时候,一次作文,得满分的学生还真不少哩!而且,得满分的学生,未必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笔杆子。可别小看这个“满分”,说不定它会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不给打满分,看起来很公允,因为的确没有尽善尽美的作文。实际上,这并不科学。不然,瑕不掩瑜又怎么解释呢?况且,我们只是进行作文训练,并非什么刊物选稿子。

    亲爱的少年朋友,假如你的老师有上述想法和做法,你就拿我的意见跟他去理论,我支持你。如果他不接受,你就给我来封信,我和他打笔墨官司。

    最近,听一个在小学任教的朋友说,他们班有几个学生,由于看了几篇小说,又由于听说小说都是虚构的,就以为好作文都是编出来的,不编,就难以写得生动形象。受他们的影响,一时间,班内写捡钱包的多起来了,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也多起来了。他就批评他们:哪儿有那么多的钱包供你们捡?哪有那么多的老奶奶非得过马路不行?他甚至大声斥责他们:“你们纯粹是胡编乱造!”而他们,则只是眨眨眼睛,不吭声。

    诚然,小说是虚构的。也就是说,小说的人物的确是假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张三或李四;小说的故事也是编的,未必是作者所经历的实际生活。

    但我们读起小说来,又总觉得这故事、这人物似乎就在我们中间,虽然陌生,但很熟悉。这叫做艺术真实。因为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能把假的写得跟真的一样。而我们的少年朋友们,目前,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能力。真人真事尚且不能写得逼真,何况“假”的呢?所以,最好先不要在作文中编人物、编故事。要编,只能越编越假。而假的东西,是不能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的。

    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出发点是帮助少年朋友们打好文字基础。即使到了初中,甚至到了高中,主要也还是打文字基础。文字基础打好了,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有好处,不单是从事文字工作。所以,我再重复一遍: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最好不要在作文中编人物、编故事。

    写真人真事有个好处,为求写得逼真,你就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认真仔细地去观察。久之,便会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这是一切写作的开端,一个学习文章写作的人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铁门槛。比如写《我爱妈妈》这个题目吧,为了写出自己对妈妈的爱和妈妈的值得爱,你就去观察妈妈的表现,妈妈的言谈举止:妈妈怎样做事,妈妈怎样做人;妈妈对别人怎样,对自己又怎样;个人有些什么感受,等等。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一个可爱的妈妈形象就可能刻画出来。

    说得不少了,就此打住吧。总之,学习写作文,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打好基础。

4、作文是个慢功夫

      有些少年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刘老师,你抽空儿教教我写作文好吗?”而每当这时,我总是向他们笑笑,然后回答:“可以。”好在他们谁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真正实行起来的意思。倘使真的有人较起真来,那可就成问题了。你想,就连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那样的大手笔都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而他们,我的这些少年朋友们,又大抵都是希望我能说出“文章应该怎样做”来。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以为,只要我“抽空儿”如此这般地一讲,他们“抽空儿”如此这般地一听,在一讲、一听之间,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  天,就学会写文章了。这也实在幼稚得可以。

    我总觉得,作文似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艺术。不错,我的确能写善写,别人也承认我能写善写,但我自己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会写文章的。我只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总是讲呀,讲呀,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地没完没了;而我,却总是不会做。到了中学,教我的老师还是如此。后来自己当了老师,我也“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地大讲特讲起来。但是,我却始终不敢说“我这个当老师的会写文章”。再后来,大约是在看到鲁迅先生那句话的时候吧,我也开始“多看和练习”起来。自此,便不问收获,只管耕耘地写,写,写。不停地写,随想随写,随写随丢。究竟写了多少,我也不知道。

    记得是1964年那一年,我在河北教师进修学院进修,和雄县的一位叫李如会的老师住在一起。这个李老师爱好写作,尤其喜欢写歌词。后来看到他发表了不少好歌词。当时正赶上《保定日报》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大讨论。他怂恿我也写篇稿子,发表发表意见。这时候,我还真的有几句话想说了。于是,写了一篇《臧大卷称得起好学生》,不想竟被编辑先生看中了。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时间不长,又写出了《对穿戴要加以分析》、《这个“起码”要不得》等几篇文章,而且还都被报纸采用了。

    那时节,我所在的学校,确实有一个学生叫臧大卷,我还建议他把名字改成了臧净。我的意思是说,别看他姓臧,可他心灵纯洁。他也的确心灵纯洁。他对这个名字也很感性趣。然而,却有很多同学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讲究衣着,总是一身农村小子打扮,剃个大光头,上学来还背着个粪筐,以便在上学来回的路上捡粪。当然,这的确有点不雅观。但他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无论班里干什么,他也总是干在前面。作为班主任,我很喜欢这样的学生,就想找个机会表扬表扬他,可在班里表扬他又怕有的学生有反感,始终不能如愿以偿。这回机会终于来了,没有半个钟头,我便写成了那篇稿子。

    由此看来,作文决不是单单拿起笔来写的功夫,还要有生活,有思想,有激情。而撰写文章的功夫,也决不是“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天”的工夫就可以养成的。由此,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一文中所描述的过去的先生教作文的情景: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道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笔有书,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

    由鲁迅先生对教他们作文的先生的描述,我也想起了教我们作文的先生。不过他所讲的“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之类,我通通都给忘记了,只是还依稀记得先生曾教我们一个关于学作文的顺口溜,可惜也大部分忘却了,只是下面几句还记得十分分明:“学作文,有妙方,多读、多写、多商量;学作文,莫着忙,成功要靠工夫长;学作文,莫着急,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看来,教我们作文的先生,早已把学习作文的方法和途径教给我了。

    由此,我又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是在保定一中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年级同学叫周渺。他并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他。因为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周都会看到他的退稿信。然而,同学三年,却从未见他有作品面世。当时我曾私下想,你以为什么人都可以当作家吗?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在过了若干年之后,在一本什么新人新作选上,还是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我突然发现了周渺的名字,他写了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我大吃一惊。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周渺真的吃上了“天鹅肉”。还听说他就在保定市文联工作。周渺究竟是初中毕业升了高中,又上了大学以后才当了作家的呢,还是怎么的,那我可就无从知道了。不过周渺的成长历程足以证明,学习作文一定要有“韧劲”,坚韧不拔,长期奋斗。而我们的不少少年朋友,却总想打“速决战”,妄想“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天”就解决“战斗”。这在真的战争中也许可行,可用于作文的学习则绝对是白日做梦。

    学写作文是如此。即使学会了写文章,一篇好文章的诞生也还是如此。不过限时的应试作文则另当别论。(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原刊《作文成功之路》杂志)

5、别了,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何许人也?

    据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介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缜密”。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还告诉我们,差不多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凡事”者,“一切事情”之谓也。如果说“有些事情只要差不多”,比如几个人在一起吃苹果,什么你三个我两个的;或者,大家凑点钱办个什么小事业,什么我多摊点,你少摊点的,那的确“就好了”。但要“一切事情”都“差不多”,那可就成问题了。比如生和死,就只差一口气,要这一口气跟不要这一口气“差不多”吗?再比如,前面是悬崖绝壁,再走一步就将跌入深渊,是走这一步,还是不走这一步呢?可见有些事情必须讲“认真”。

    我以为,文章写作就是这样一种讲“认真”的事情,差不多先生是做不来的。

    首先,观察生活必须认真。用眼睛看,要看得清楚;用耳朵听,要听得分明;用鼻子嗅,要嗅得真切;用嘴巴尝,要尝得仔细。没有这一系列的“认真”,就形不成缜密的思想。而没有缜密的思想却偏要写文章,就只能越写越糊涂。

    就算有了缜密的思想吧,其表达还必须十分认真。用词造句这工作,看似很轻松,似乎只要一句接着一句说,一节跟着一节讲就行了。但这个“一句接着一句说,一节跟着一节讲”谈何容易!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年6月第2版,第837页)的确如此。实践证明,即使只是一个标点用错了,或者点错了位置,也将会改变原来的意思,更不消说词语的用错了。而要准确地表达某一种思想,又偏偏只有一个词儿最恰切。汉语的词汇那么多,单是表示同一意义的词语,有时竟多达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究竟选用哪一个好呢?比如“母亲”和“妈妈”,都是指有子女的妇女。子女写信,称“母亲”,还是称“妈妈”?称“母亲”显得庄重,还是称“母亲”好。而要见面时喊一声:“母亲!”那可就别扭多了。

    再者,文章写作犹如盖房子,需要事先备料。而“备料”又是一件十分认真的工作。如果该上梁了,这才发现少一根檩,或者有一根椽子不能用,这,岂不误事?

    另外,人们都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得生动些,活泼些,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不用说,这项功夫也不是不费气力就可以到手的。

    总之,文章写作是一项十分认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凡事只要差不多”,至少,文章写作这事是不能列入其中的。所以,我们只有道一声:“对不起。别了,差不多先生。”(原刊1992年2月25日《语文周报》,后收入拙著《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现朝花夕拾)

6、文章写作教学的反思

    讲台耕耘40年,我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最终小有成就。有两篇论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学生习作屡屡见诸报端,我自己还出版了两本作文专著。现在退休了。回头一看,长达40年之久,我只教了三句话:一、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二、作文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三、多看和练习是学习文章写作的必由之路。

    教第一句话,是为了纠正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使他们迈出学写作文的第一步。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学情是,普遍认为作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会的,更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这一句告诉我们,就其本质而言,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就这么简单。中学生们为什么会把作文的学习看得难乎其难呢?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此前,他们接触过大量模范作文,就误以为现在自己写作文,也必须写成模范作文的样子,才能称其为作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们还是写不出来,自然会得出“难乎其难”这样的结论。必须帮助他们越过这座无形的高山,才能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这种教育,本来应该尽早进行,最好是由家长来完成。早到什么时候?早到刚入小学不久,只是熟悉了汉语拼音,还不知道什么叫作文的时候。只说教他们“用笔来说话”,权当自己是个哑巴。这样做,说不定孩子们还会觉得很好玩哩!如果把文章写作学习的这种伊始教育和盘推给老师,一来,练习写话的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二来,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学生,不可能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遗憾的是年轻的父母们不以为这是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尽到责任。现在形成了错误观念,再想纠正,那可真的是难乎其难了。所以,尽管大家公认我作文指导有方,我教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也还是凤毛麟角。

    教第二句话,是为了防止学生误入学写作文的歧途,以为写作文是玩文字游戏,只要能用上几个漂亮词儿,就是好文章。不少学生曾这样问我:“无论什么事儿,老师顺手拈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我们拿起笔来,怎么就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呢?”我这样回答他们,先说:因为你们的眼中没有生活。眼中没有生活,就无从产生思想,更不会有什么思想想宣传出去以影响别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起笔来感到无话可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接着设问一句:“不管你们眼中有没有生活,总见过骂大街的吧?”然后再继续说:“你看那骂大街的,姨儿姥姥祖宗八代地泼骂,脏话一句接着一句,简直就像开闸的河水,滔滔不绝 。骂大街的为什么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呢?激情使之然也。所谓激情,就是难以自控的情绪,即急欲表达的一种思想。如果抛掉不健康的因素不谈,写作文就像这骂大街,必须有写作欲望,有生活感受。所以平时,我总叮嘱你们,一定要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多看生活的背后藏着些什么。这就叫做作文功夫在文外。”教作文的老师在阅读学生习作时,不管文字写得多么生涩,文章写得多么不合章法,只要主题鲜明、集中,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要视这为一条原则。因为只要有思想,人人都会写文章,只是有人写得不怎么好而已。

    教第三句话,是因为只有“多看和练习”,才能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日益提高。凡属能力,都不是老师教来的,而是全靠学者自己的渐悟和练习,老师只能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就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多看”,除了注意观察生活,多看生活的背后藏着些什么之外,更要多看模范作文,学习使用书面语言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课本是一篇一篇课文的汇集。课文即范文。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说:“课文仅仅是例子。”老师的责任就在于用好这些例子,让学生学得方法,养成习惯。有些课文特别注明是“讲读课文”,这个“讲”字,就是要老师在学生欣赏这些课文时,给予适当的评点。但绝不是要老师喋喋不休,而是要像导游小姐那样,在游客赏景时的画龙点睛。我刚走上讲台的那几年也以为,一篇课文,只要学生能读,会分段,能总结主题,等等,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非也!一篇课文,如果学生本来以为不怎么样,讲读之后,学生居然变得爱不释手,或者,一篇课文。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背诵,讲读之后,学生居然能声情俱佳地朗诵,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极大成功。

    “多练习”,就是鼓励学生多践行“用笔来说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语文教学之友》月刊上,我就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学生交来习作,老师可以一篇不改”。这不是偷懒,而是执教者的明智选择。好文章都是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即使出口成章者,对于腹稿。也要下一番文章修改功夫。不会修改文章,实际上就是不会写文章。对于学生习作,教作文的老师,最好不要越俎代庖。我就是只给学生提出修改参考意见,鼓励习作者自己去动手术。“写完不厌百回改”,这是经常捉笔为文者的共同性格。

7、中学语文教学例子说

语文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但是,课堂教学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我讲台耕耘40年,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而且小有成就。积40年的经验,开始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最终得出来的结论竟然是个这,文章写作能力似乎是一种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东西,靠老师教是教不出来的。学生写作能力的能否提高,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多看和练习”。所以,老师除了保证把课文讲读好,鼓励学生“多看”以外,还应该和学生一样,自己也拿起笔来。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要带头“练习”。我把这叫做以“写”教“写”。使学生既能看到作文的完成品,也能认识作文的完成品是怎样完成的。只有老师能写善写,才能引导学生渐近于能写善写。

“例子说”源于已故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语文课本的编辑,向来都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叶老说:“课文仅仅是例子。”是什么的例子呢?模范作文的例子。语文老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赏析这些例子,诵读这些例子。一篇课文,如果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背诵,可讲读之后,学生居然能背;或者,一篇课文,学生原以为并不怎么样,可讲读之后,学生竟然爱不释手,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语文教师的真正本领就在于,能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开悟。使学生学得方法,养成习惯。什么开头要怎样呀,结尾要怎样呀,比喻呀,拟人呀地喋喋不休,还有什么“要注意突出主题”,“要善用表现技巧”云云,都对学生的作文练习毫无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游小姐那样,在带领学生赏析模范作文之际指出,这篇课文美在哪里,那篇课文妙在何处;倘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时,不妨问问:这个题材,假如要是你写,你将会如何?待学生跃跃欲试之时,鼓励他们拿起笔来。行文至此,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回忆,他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偶然之间,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涂改得少了,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笔有书,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从读到写,从写到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学习文章写作的一条必由之路。自古至今,概莫能外。只是现在的环境变了,不再是“一条暗胡同”,已经安装几多灯盏;学生也不必“自己去摸索“,由先生来带路。带路老师的责任,除了要“照明”这条“通路”之外,还要时时示意学生:其实,作文就是说话;两者从来就是一回事,都是行为人真实思想的流露。所不同的仅仅是形式;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

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几乎没有一样是别人教出来的,而是个人修行才得来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文章写作能力的获得更是如此。“从读学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学习文章写作的一个法宝。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得通;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课文是模范作文的例子,篇篇都在说明着作文应该这样做。学生读时,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写时,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以激活学生的再读兴趣。“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从读到写,从写到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文章写作的老师应该坚决地带领学生走这一条路,这就是我之所谓“中学语文教学例子说”的全部。

8、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

学生作文,大抵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即使写得很顺手,也只能写出文章的一个“毛坯”。然而,作文做到这一步,老师和学生似乎都已经很满足了。这是写作教学的一个大失误。

人之所以要写文章,都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以影响别人。所以,施教者对受教者应该反复强调,写文章要有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如果没有准确性,就意味着你宣传的还不是真思想;如果缺乏鲜明性,又意味着你还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出来;如果缺乏生动性呢?那就更成问题了。谁喜欢阅读呆板而乏味的文章?没有人阅读你的文章,那你还怎么去影响别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形式。

那么,文章的“三性”应该怎样去找呢?修改,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

饮誉全球的短篇小说大师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其他的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可真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但要真想宣传自己的思想,还非得把它找出来不可。这里,福楼拜的意思就等于说,写文章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

我一直认为,作文是个慢功夫。学习写文章时这样认为,学会了写文章之后还这样认为。实践告诉我,好文章都是一改再改而修改出来的。所以我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总是念念不忘提醒学生,要认真地对自己的作文加以删改,然后再交给老师。不料后来听说,有人提出了个什么“快速作文法”。我先是一愣,顷刻就又想,也许有。不过即使有,也是应试教学的产物,不是我之所谓真正的文章写作。我之所谓文章写作,是用来宣传某种思想的。所以我仍然坚持认为,作文是个慢功夫。希望每一个写作爱好者,都不要急于事功,应该乐于对自己的笔墨不断地加以否定。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才有可能被你找到。

有的老师教学生作文总是念念不忘说,写文章要一气呵成。这诚然是对的。但这话充其量只说对了一半,只适用于写初稿,初稿写出来之后他忽略了。这就好比教学生赛跑,只教了“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他没有顾及。而真正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就好比圆满地参加了一次赛跑。你哪一次都不能跑完全程,而是中途退出。如此这般地学习文章写作,即使学到老死,也体会不到真正的文章写作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因为你没有下过“遣词以达义”的文章修改功夫。

好的语言表达形式犹如怕羞的少女,总是迟迟不肯露面。当然,怕羞的少女偶尔也有不怕羞的时候。有时候初稿一写出来,“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就到了位。噢,我知道了,你不愿修改是怕已经露面的“少女”又给溜掉?这绝不至于。退一万步说吧,即使溜掉了,改来改去,“唯一”这把交椅仍然还是非它莫属。

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你的作文才能渐趋于完美。修改要在反复诵读中进行。诵读的同时思索,思索的同时品味,品味的同时增删,增删的同时调整。真正的写作爱好者享受的就是写作过程,而写作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文章修改。我之所以要开博客,除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博客里发表文章可以随时修改。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一次得意的修改,就像是享受了一次可口的美味。有志于写作的朋友们,加强文章写作修改功夫的锻炼吧!什么时侯你也觉得文章修改是一种享受时,你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就快了。

9、作文教育何妨从娃娃抓起

50年多前,还在学生时代,我就反复阅读过林语堂先生的《作文八诀》。文中说:“作文本极易事”。不过,紧接着话锋一转林先生又说:“不知如何,在今天似乎很难了。学生拿起笔来,彷徨终日,怎样开题,怎样收束,怎样才可谓得体,都有点玄妙莫测。”而今的学生还是如此。君不见,作文课上,学生拿着笔,皱着眉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出一个开头。一端详,觉得不好,撕掉了。再写一个开头吧!又一端详,还是不好,又撕掉了。就这样,撕了写,写了撕,倏忽之间两节课过去了,连个开头也没有写成。

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景观呢?因为不知何时,作文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学生“不知庐山真面目”,你硬叫他出产品,他怎么生产得出呢?

有人见我的学生出了几件产品,还不错,已经见了报。于是,就说我多么多么作文指导有方。其实,我只不过帮学生撕掉了作文神秘的面纱。此外,并没有做多少其他的事情。至于我的学生的写作成功,则完全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多看和练习”。

那么,作文到底为何物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不过我得声明,这么说可不是我的发明,我还没有这样的眼光。这句话的产权属于已故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你看,这句话说得何等精彩!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不怎么认可。因为说话和写文章,毕竟是两回事。后来我越琢磨,越觉得这句话说得到家。以至于最后,这句话竟成了我教学生作文的尚方宝剑。学生则视它为开启写作之门的金钥匙。

常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灵感袭来,往往会进入写作的佳境,笔下的文字汩汩而出。此刻,只觉得人在跟着感觉走,笔也似乎有了灵性。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才能笔随心转,笔到情至,淋漓尽致地倾吐写作者的心声。有一回,我撰写一篇习作指导文章,不知怎么一来,在我的笔下,竟然写出这样的文字:“说话和写文章,就其本质而言,的确是一回事,都是行为人的一种宣泄。或宣传思想,或抒发感情,或两者兼而有之。如鲠在喉,一吐为快。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但认识了作文为何物,并不就等于学会了写文章,只是为学习写文章扫除了心理障碍。而要想真正学会写文章,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多看和练习”。

“多看”,无须多说。学生天天都在看。看语文课本、看报章杂志、看课外书;看人、看事、看景、看物;看所能看到的一切东西。老师教学生作文,只要注意时刻提醒学生要投入地看,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多用批评的眼光看就行了。至于“练习”,那问题可就大了。学生都唤作文难。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怪歌:“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无可奈何拿起笔,拿起笔来心更烦。”作文,本来是人人都应该会做的,因为人人都会说话。想说什么,怎么说,用笔把它写出来就是了。据说,高玉宝创作自传体小说《高玉宝》时,连杀鬼子的“杀”都不会写,还得画个小人,脖子上搁把刀来代替。难道我们的学生比当年的高玉宝文化水平还低?可高玉宝居然敢写书!为什么?就因为高玉宝相信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说话说得有水平,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有水平。高玉宝的写作成功了。拿我们的学生作文和高玉宝写书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怎么一说作文,我们的学生就发憷呢?此无他,就因为我们的学生怕作文。而他们说话就没有这种心理,因为已经养成了说话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作文则不然。作文是在赏析了许多模范作文之后才刚刚开始练习。作文练习之所以珊珊来迟,也许老师的想法是好的。大概是想让学生先认识葫芦,然后再照着葫芦画瓢。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倒使学生产生了误解。以为“练习作文”,也必须写成“模范作文”的样子,才能称其为作文。而一旦运作起来,又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不可避免地,作文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想到此,我的眼前突然一亮,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终于有办法解决了。

谁都知道,大人教小孩子说话,是从婴幼时就开始的。我想,假如作文教育也从娃娃抓起,将会怎么样呢?无疑,这时候肯定不会出现神秘色彩。但是,这时恐怕连最大的娃娃也未必知道何谓文章。不过,不知道何谓文章,倒也并非坏事情。恰恰是因为“不知道何谓文章”,作文的“神秘”才能变得“不神秘”。学生可以在并不觉得神秘的练习中,慢慢认识文章和文章写作是怎么样一回事。其实,无论什么技能技巧的学到手,都是要经过由茫然无知到渐渐有所知,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养成习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这时候抓作文教育,只要学者不怀疑自己会说话就足够了。我们不说教他们学作文,只说教他们用笔来说话。想说什么,怎么说,用笔把它写出来。权当自己是个哑巴,来个以笔代嘴。这样做,说不定孩子们还会觉得很好玩儿哩!大概谁也不会否认,人的许多良好习惯的养成,小时候都是最佳时期,只要大人教导有方。我以为,用笔说话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记得我小学二年级时上语文课,刚刚学了一个什么词儿,老师就叫我们造句。为着要用上这个什么词儿,学生绞尽脑汁想句子。试想,这样的练习,会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呢?幼小的心灵,将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再说,遣词造句是文章修改功夫,应当在真正开始练习写作之后培养,老师怎么能超前布置这样的作业呢?况且,书面语言的斟酌,只是为了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地表达写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并非只是为了用上一个什么词儿。看来我的老师恐怕真的是有点盲目了。诚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尚不能写出有头有尾的作文,姑且称之为“练笔”吧!但是,笔练熟了,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何愁不能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这就意味着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何谓文章和怎样写文章。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继续坚持练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便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

我做过一个实验。小外孙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就教他写日记。那时候,好多字他都不会写,还得用许多拼音来代替。我告诉他,日记,日记,就是天天记。心里想什么,用笔把它记下来。看见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只要觉得有意思,也用笔把它记下来。话多,就多记点;话少,就少记点。一句两句也可以。这孩子很听话,他找了一个小本子天天记。过8岁生日那天,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作为礼物,他非常高兴。初中二年级时,学校组织作文大赛,不分年级,不分年龄,只限题材,自己命题。他的作文《美丽的责任》获得一等奖。

感兴趣的家长们不妨一试。             

10、习作者谈写作体会

我写《收获》

孙国栋

    我的习作《收获》终于变成了铅字。我非常激动。

    手捧着第26期《语文周报》,重读着我的习作《收获》,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因为我深知,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我是断然领略不到发表作品的幸福的。

  《收获》原题叫《一个捡破烂儿的老头儿》。

    在我们学校,确实有一个老头儿经常来捡破烂儿。但我笔下的驼背大爷,并不完全是他。他的形象没有这么高大。

    那是1988年秋后,在语文课上,刘老师正在讲人物的细节描写。由于这个捡破烂儿的老头儿经常在我面前出现,我便对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细节描写练习。说实话,我很少这么认认真真地写过作文,更从来没有过发表习作的念头。文章写成之后,我拿给老师看。刘老师先是夸奖了我一番,说我观察得细,写得也细,并说细节描写的关键就是一个“细”字。可是,紧接着他的话头一转却又说:但是,写得“细”并不是“细节描写”的全部,更不是细节描写的出发点。表情的细节描写也好,动作的细节描写也好,都只是手段,都是为了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换句话来说就是,作者要借人物形象宣传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

 老师的挑剔我没有料到,但我懂了。于是,我就想对这个老头儿再做进一步观察,以便寻找他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还想找他聊一聊。谁知一连好多天,他都没有来,真是急死人!后来我突然想到,学校里正抓校风校貌,已经焕然一新,再也没有什么破烂儿可捡,他还来干什么呢?一想到这儿,我的心头突然一亮,因为我又想起了他最后一次离校时,脸上并没有什么沮丧神色,这不正好可以写他的内心世界吗?还可以写得含蓄点。于是便有了对老头儿细节描写的两段对比,我很得意。写完后拿给老师看,这一回刘老师又一次夸赞了我。说我的两段细节描写对比用得好,比出了人物的思想。“不过,”刘老师又是话头一转,便提出了问题,他说:“这老头儿有这么高的觉悟吗?我就不相信。你看,再增加点什么内容,读者就相信了呢?”又是几天的苦思冥想,我这才补叙了结尾的那段文字。

    就这样,刘老师一连气儿把我扶上了几个台阶,终于使我领略到了发表习作的幸福。刘老师是《语文周报》的兼职编辑。这一年,他自己获得了“优秀兼职编辑”称号,我也被评为“优秀学生作者”。

    不瞒你说,上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课,也没有这十几天写《收获》的收获大。因为平时,我只把写作文看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这一次,我才认认真真地进行写作练习起来;也只有这一次,我才有了写作要有“发表意识”的思想;还是只有这一次,我才真正懂得了刘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好文章都是一步一步修改出来的。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实录。用文学的本色反映生活的本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创作。”(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1、学生习作点评

收获

习作者 孙国栋       点评者  文江言

    又是他,驼背大爷,一个捡破烂儿的老汉。

    (开篇波澜陡起,“又”字耐人寻味。)

    他,一顶破了帽翅的棉帽子,似乎只有炎阳直射的夏天才不扣在他头上;他,面部清癯,消瘦,一双呆滞的泪眼似乎永是那么浑浊,没有一点神采;他,两手青筋暴起,活像寒风中抖动的干树枝。他的腿还有点瘸,走起路来一踮一踮的。

    (一幅寒酸相,貌似贬义,待卒章之后方可悟作者用心。)

    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看到他了,只记得隔三差五地他便来一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那一浅一深的脚印。

     (过渡自然,兼释“又”义。)

   在垃圾堆旁,他用青筋暴起的双手翻检着,有时还跪下一条腿,看样子很吃力。他把找出来的剩馒头、烂糕点、破布条、碎纸片、碎玻璃等等,总之,凡是他认为可以换钱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地随手装进身边的麻袋里。在宿舍周围,他用他那双浑浊的泪眼搜寻着,真像电子扫描一样,一切尽收他的眼底。他一次一次地弯下他那驼背的腰。水池里他也伸手捞一捞,即使是已经泡得松泛了的剩馒头,他也绝不放过。

    (转转悠悠,翻翻捡捡,动作穷酸,活灵活现。是可笑,还是可敬呢?作者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以前,每一次他都是空囊而来,满载而去。他总是背着他那沉甸甸的大麻袋,一高一低地走出学校。走时,只见他那本来驮着的背显得更加驼,使人怀疑他是下定决心要用肚皮碰一碰膝盖。这一回又该离校了,他手里拎着的大麻袋却还悠悠地荡着,肯定是里边没有什么东西了。然而,他反满足。不知是没有负重,还是怎么的,他的腰似乎挺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从未见过的微笑,一向微蹙的双眉舒展开来,连那双浑浊的泪眼也变得明澈了。

    (满载而归,驼背更驼;收获无几,精神骤变。为什么?意在不言中。)

     他又走了,身后仍然是一串一浅一深的脚印。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真疑心他已经死了。后来才知道,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很好,儿女们也蛮孝顺。听说他还是个老红军,立过大功的。现在家里有三房儿子、儿媳,而且都是工人。刚才还有人告诉我,前天他还交售了两口大肥猪哩!

   (文末补叙,疑问焕然冰释。主题随之而出。)

   (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2、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喜欢谈论写作技巧,以为无技巧便无文章。实际上,过分地追求写作技巧,却往往会弄“巧”成“拙”。因为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无技巧”。

    “无技巧”反倒成了最高境界,这可不是我的信口胡诌。不信?你去研究大作家巴金,尤其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他就是努力追求这种“无技巧”境界的。

    那么,什么是写作的“无技巧”呢?简而言之就是,从艺术构思到遣词造句,纯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文学的本色反映生活的本色,不雕琢,不虚饰,无拘无束,笔到情至。

    现在,在我的案头有两篇学生习作,一篇是张艳茹的《伟哥》,一篇是岳红莲的《美哉,拒马河》。前者写人,后者记事。这两篇习作都是从学生的正常作业中发现之后,再指导她们认真加以修改而成的。也许在做作业的时候,她们并未花费多大气力,更不会想到我还会把她们的作文推荐给报纸。她们只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情记录了下来而已。可是我要说,正因为此,她们的写作才成功了。

    先看《美哉,拒马河》。朋友来访,想看看拒马河,她领他们去了。于是,小山似的大堤,满是碧绿庄稼的河套,有五颜六色贝壳的沙滩,蜿蜒曲折的流水,自由自在的游鱼,错落铺排的水草和浮萍,一一展现在朋友们面前。朋友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美哉,拒马河!”又自然地涌起了作者“美哉,我的家乡”的感叹,真是信笔写来,无拘无束。但是,字里行间却始终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再看《伟哥》。“不知为什么,此刻,我流泪了,真的。我怎么这么无出息呢?”这是《伟哥》的结尾,用的全是口语。看,这篇习作连语法都不怎么斟酌了。就说“我流泪了,真的”这句吧,人们一般习惯写成“我真的流泪了”,仿佛觉得这才比较简洁,且更合乎语法。而她却不,而是来了个修饰成分后置!殊不知,这一颠倒,竟更显得情真意切。不过我想,也许作者并不懂得这层道理,她只是笔到情至,随意而书罢了。《伟哥》的内容也极简单,只写了两次回家晚了,伟哥主动送自己回家。文笔自然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伟哥的感激之情。

    有学生反映,有时候认认真真地写了一篇作文,老师倒说不好;相反,有时候并没怎么费力就完成了一篇作文,老师到说有了基础,只要进一步认真修改,就可能写成一篇佳作。这是为什么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写作行为应当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像挤牙膏似的挤出来的作文,怎么会成为好作文呢?所以在作文课上,我常常这样说:什么时候你感到,写得很顺手,很省力,这就说明,你离写作的成功不远了。

    还是再回到题目上来吧。“无技巧是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样说来,"无技巧"  本身不也成了一种“写作技巧”吗?毋庸置疑。我撰此文就是希望初学写作的中学生们,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技巧”,应该老老实实地记录自己的实践。老老实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老实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得不尽情,再改改;讲得不够透,再讲讲;过程没说清,再说说。倘真能如此,我相信,诸多技巧终究会被你掌握的。到那时,原以为“技巧”的东西,恐怕再也不会被你称之为技巧了。

    对了,忘了告诉你,我把这两篇学生习作同时推荐给了《语文园地》,均为编辑先生所赏识,后来都给在报纸上发表了。(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3、请看到画面之外去

面对着《家乡一条街》这个题目,你将写些什么呢?也许你会写:这条街笔直、干净、平整;走在这样的大街上,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呢?也许还是:笔直、干净、平整。倘真如此,那你写着写着就没词儿了,因为你的思路没有展开。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作文几乎篇篇都写得那么干净、利落,不用说病句,连错字都很难找到一个,省却了我不少批改的工夫。可惜他至多只能写出三几百字。因为他思路太狭窄,不会联想。写张三,眼睛就只盯着张三;写李四,眼睛就只盯着李四。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还有与张三或李四联系着的另外的人、事、物。

    1866年,横贯美洲的铁路正在加紧铺设。一位农民第一次见到铁路时竟说:“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而已!”这一个“而已”,就说明他没有看到,有了这条铁路,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而且与外地产品互相竞争;他也没有看到,一周之内,他可以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他更没有看到,不同城市的人,不仅可以更多的分享知识,而且可以相聚、结婚------

    也许你,还有我的那个学生,就正像这位农民,所看到的只是“一条铁路”,只有目之所击的那么一小片;思路不能延伸到“铁路”之外去。

    我们构思文章,眼光不能只盯着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不能单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看,要看到画面之外去。还说《家乡一条街》吧。如果你只看到它“笔直、干净、平整”,此外就再也看不到别的什么了,那你的文章势必会写成“瘪三”。那么,在“笔直、干净、平整”之外,还会有些什么呢?内容丰富得很!比如,这条街过去怎么样,将来又会怎么样;这里的居民如何,这家与那家有过什么瓜葛;人们的生活、习惯、志趣等等,今昔相比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是《家乡一条街》这个题目可写的内容,都应该张大我们的眼睛去审视,去揣摩。

    1984年春,保定《学语文》报举办中学生征文比赛,用的就是《家乡一条街》这题目。小作者们大挥彩笔,于是,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街道便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了。但凡属成功之作,其笔触都延伸到了画面之外。我有一个学生叫牛艳波,她就参加了这次比赛,还得了一等奖。她的写作成功,在我校引起了强烈反响。真是“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使我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更加自信。牛艳波同学不仅用眼睛看到了眼前的笔直、干净、平整,而且用心看到了昔日的坑坑洼洼、垃圾遍地,还从坑坑洼洼、垃圾遍地,看到了街北的王奶奶和街南的张奶奶;看到了街北王奶奶的叫骂;看到了街南张奶奶的辩理;而最后,终于看到了张、王两家矛盾的解决。随着这一系列的变化,小作者也由“厌恶”这条街而变得“感慨万端”,以至于“赶紧跑回家中拿了一把扫帚”,加入了包括张、王两家后代子孙在内的清扫队伍。

     仅仅是清扫垃圾吗?决不!文章的主题就是这样在一系列的变化中揭示出来了。

     同学们,请张大你的眼睛,看到画面之外去吧!(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4、学生习作附录

学生习作附录一

伟哥

张艳茹

    我的朋友很多,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伟哥。我不知道为什么称他伟哥;其实,他的岁数并不见得比我大。

    这天,我在容城庙会上逛到很晚,等回校取书包时,连住宿生都早已去吃晚饭了。教室里只有日光灯还在默默地发着白光。我不得不独自回家。

    月亮早已升起来,地上移动着我短小的身影,我害怕极了。风,拼命地摇撼中路旁的小树,发出刺耳的响声。空空的田野上,除了树影和模糊的麦田,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

    我惶恐地使劲蹬着自行车,树木和田埂哆嗦着,一一在我眼前晃过。

    “这么晚了,怎么就你一个人?”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把我吓得差点摔下车子。可回头一看,竟是伟哥,一颗惊恐的心这才落了地。原来他也是逛庙会逛晚了。

    “怪我太贪玩------”我有些沮丧地回答。

    “好了,别哭了。”伟哥安慰我,“不要紧,我送你回家。”

    “真的?”我有些惊奇地望着他。要知道,我们不是一个村的。这时真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

    皎洁的月光下有了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我不再害怕了,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这是伟哥第几次送我了呢?

记得上初三时,最后几个星期的一天,由于专心复习,我也是忘记了按时回家,而同村的几个同学又都走了,我哭了。那次,也是他,伟哥,毅然地把我送回了家。

    现在,送我回家的又是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只觉得嗓子里压抑着一句话,可怎么也说不出,似乎又觉得没有必要说出。我只好在心里暗暗地叫他一声:

    “伟哥!”

    我们说笑着。

   我们一路说笑着。

   送我回家要经过他们村。路过他们村时我劝他绕个弯儿,回家跟家里人打个招呼,他却说:“别耽误了。男子汉大丈夫,我经常回家晚了,没关系。若再拖延时间,你妈一定会很着急的。”

   “那你肩上的甘蔗——”

    “索性让它也到贵村去转个弯儿吧,正好馋馋我那个馋妹妹。”他立刻打断了我的话。

    不知为什么,此刻,我流泪了,真的。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学生习作附录二

家乡一条街

牛艳波

    我家门前横着一条笔直、干净、平整的大街。

    每当我踏上这条街时,记忆的闸门就不由自主地打开,这条街的过去就会浮在我眼前。

     它曾经是一条坑坑洼洼的街,一套垃圾遍地的街。特别是街北的王奶奶和街南的张奶奶,这两家的矛盾给我的记忆尤深。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吃过晚饭,我和大人们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传来街北王奶奶的叫骂:“怎么?你管得太宽了!不就是在路边铲了一小点土吗?你去政府告我吧!”接着,又传来了街南张奶奶的声音:“你说得倒轻巧,如果都像你这样,这条街还成什么样子?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好好想想吧!”听到叫喊声,我和几个小淘气便循声向发事地点跑去,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我们从人缝挤进去,只见王奶奶面色惨白,两只小脚跺着地,还一个劲地指点着张奶奶。而张奶奶呢,则心平气和,正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当时我只知道看热闹,谁对谁错并没有在意。但是,却总觉得街里街坊的,不应该这样吵架。

    不久,我到外地读书去了。在外地读书的日日夜夜里,还常常想起这件事,一想起它,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会产生。

    两年后我又回到了家乡。记得那一天,是爸爸骑着自行车去接我的。我们穿过热闹的集市,又来到这条街。“咦!这条街什么时候变样了?”我问爸爸。爸爸说:“那是去年3月份,五讲四美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里------连王奶奶都称赞五讲四美实在是太好了,更不用说别人了------”“王奶奶?”王奶奶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便赶紧问是怎么一回事。爸爸说:“那是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王奶奶去街上溜达,一不小心被拌了一跤,栽倒了。这时,张奶奶的儿子小华正好走到这里,他赶紧上前把她扶起。这回王奶奶可真的被感动了。还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人们义务修路,街道主任又有意识地把张、王两家分到了一起------在大伙儿的撮合之下,张、王两家就这样和好了------”听到这里,再看看横在我家门前的这条大街,笔直、干净、平整,原先的厌恶之情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我正在感慨万端,迎面来了一群扛扫帚的,由东向西开始扫起大街来,王奶奶的孙子明明、张奶奶的孙子东东都在其中。我赶紧跑回家中,拿了一把扫帚,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学生习作附录三

美哉,拒马河

岳红莲

    我们村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名叫拒马河。

    一个晴朗的日子,几个外地的朋友来访提起它,要我带他们去看看。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穿过大街,我们就见到了大堤。大堤上满是碧绿的草和树,从下面看,还真有点“山”的气派呢!登上大堤,映入眼帘的是河套里一望无际的庄稼。沿着一条小道走进去我们就来到了沙滩上。只见五颜六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有人在上面撒落了许许多多的珍珠。我们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一个满是珠宝的世界。一个朋友猫腰捡起了一大把装进口袋里,还真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不一会儿,一条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我们眼前了。

    河水蜿蜒曲折,清凌透彻,宛如一条透明的带子。水底满是白沙,游动着的贝壳类历历在目。我顺手捞起一把,又扔回水里,那水便立刻漾起波纹,好像少女嗔怒时皱起的眉头。然而在我眼里,她依然是可爱的。水慢慢地流着,犹如一条花白的大蟒在蠕动。山溪淙淙作响,深湖默默不语,而我家乡的拒马河呢,也有它自己的性格。它,缓缓地流着,流着,流向远方;虽有微微的响声,但极细极细,仿佛有一个怕羞的少女在低声吟唱。

    河水有深有浅。深的地方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内蕴,浅的地方又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水草和浮萍错落地铺排在水域,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偶尔还有几只蜻蜓落在水草尖上。简直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彩画。

    特别是浮萍这东西,大概是光顾了在水面上显示自己的勃勃生机而忘记了扎根吧,人们随手就可以把它捞起。怪不得有人曾感慨道:“宁为泥中藕,不做水上萍。”

    拒马河对面,也是高高的大堤,也像小山一样,上面也零星地长着许多小草和树。我想,假如站在这里拍一张照,脚底下是五颜六色的沙滩,背后是潺潺的流水,是碧绿水草和浮萍,更远处是小山似的大堤,那该有多么惬意呀!

    我正在遐想着,不知是哪个朋友突然喊了一声:“美哉,拒马河!”

    “美哉,我的家乡!”我也情不自禁地应和起来。几个朋友看看我,都笑了。作为这里的主人,我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最后一篇: 

就“刘老师谈作文”告读者(文江言)

    在“我的博客”中,“刘老师谈作文”一块,以爱好写作的中学生们和教他们的语文老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中大部分博文都是“朝花夕拾”,即我在三尺讲台耕耘时的教学随感,也有少数几篇是退休数年之后的顿悟。不管是旧作,还是新制,都是一家之言,虽自称为“花”,然未必有“花”的气息,何况是旧日之花。所以,请不要以为,一旦看了我的所谓作文指导,你就学会写文章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别人是教不会的,全靠自己的多看和练习。

    再者,我早已走下讲台,离开了教学生作文的实践。特别是我退休之后写的几篇,更是闭门造车。所以,你阅读我的博文的期望值,千万不要幻想过多。我只是为你提出了一个学习作文的话题供你思考。当然,我也有幻想“刘老师谈作文”这一块能成为一个教学生作文的比较完整的体系的意思。仅此而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在变化,人的认识也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教学生作文这方面,以后我也许不会再有什么新的见解了。所以,这篇短文就算“刘老师谈作文”的结束语吧。

刘老师谈作文一(14篇)
刘老师谈作文二(17篇)
刘老师谈作文三(16篇)
杰出欢迎您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