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设计应讲究趣味性增强实践性

 超然书馆 2014-03-25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作业布置存在不足,很多学生不乐意做作业,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新的理念来设计作业,应适应儿童心理,讲究趣味性和实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洛克在教学漫谈中也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这都说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儿童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求知的闸门也会被打开。
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如问一问,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查一查,做一做,画一画,演一演,,写一写等。
例如:我在教《武松打虎》这篇课文时,预习阶段先请学生讲看过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故事,听《好汉歌》,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告诉学生《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另几篇名著,积累文学常识。我发现学生喜欢玩的拍卡中有水浒人物,于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件出示水浒人物形象让学生辨认,学生兴趣盎然,趁势布置课外作业:“阅读水浒故事,评价水浒人物,完成表格在下周阅览课上交流”。表格中我特别设计“人物、绰号、武器、主要事迹、性格”这些项目。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这些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只要求评价两位人物,但有不少孩子超额完成。本课作业设计讲究趣味性,在文学常识的积累,说话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的训练上, 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的设计只有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增强其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以往枯燥无味的单一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的要求。设计语文作业要注意优化多样,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迫做作业,这样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的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1、 “动眼”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天窗》一课中的天窗是孩子们观察世界,无穷想象的窗口,我布置学生在有雾的早晨从自家窗口观察外面的世界,比一比和平时看到的有何不同,结果“雾里看花”,学生有了新的体验。
有时上课时,天空突然风云突变,我就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然后写下所见所感。学了《家乡的桥》,我就布置学生观察家乡有特色的桥,和同学交流。
    这种“动眼”为主的作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动口”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
我们常常感觉学生的语感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听得少,读得少。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告诉我们“动口”的重要性。新课改下,上课时间紧,说话训练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读的时间少。我们应引导学生课后多读多背多动口,如定时开展诵读比赛,每周新闻评论等,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动手”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本领。国外教育中,经常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学生在获取最后的知识的同时,创新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布置一些动手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我布置学生观看抗战电影,阅读抗日故事,向家中老人打听他们在抗战时期亲眼目睹的事实,参观凇沪抗战纪念馆……以各种方式了解这一段历史,再发表看法,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写文章。从中培养综合能力,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宽广。让我们在增强语文作业的实践性上多动脑筋,让我们设计的作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