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语 要了解摄影后期处理的方法,首先得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1、色阶及色阶图 色素也可以称为色阶,它是表示颜色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也就是我们说的色彩指数。图片色彩丰满度和精细度是由色阶决定的。业界的标准有256色、4096色、65536色。 在数码影像中,色阶图是说明照片中像素色调分布的图表。就像我们可以用图表表示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我们也可以绘制影像中像素“亮度”的图表。计算机可以计算影像中具有特定亮度的所有像素数目,然后用图表表示此数目。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色阶图: ![]() 以底部的“X”轴为基准绘制像素亮度图(在标准尺度0-255范围内)。垂直的“Y”轴表示包含特定色调的像素数目。柱状图越高,表示具有该特定色调的像素越多。查看以上色阶图,会发现大多数像素具有中性灰色调,具有较浅或较深色调的像素均较少。通常在绘制色阶图时,要使每个垂直条靠拢在一起(因为要绘制的点非常多,这样可使图表较小一些)。以上示例看起来一目了然,这是因为垂直条之间有间隔。 影像色阶图是判断曝光的重要工具,因为“正常”曝光会拥有合理、均匀分布的像素值。 ![]() 此“正常”影像拥有合理均匀分布的像素。注意在中间偏左出现数据“峰值”。这表示所有在女孩周围的深色像素。因为没有太多较浅的色调,因此图表右侧没有多少数据。 ![]() 此“正常”影像也拥有合理均匀分布的像素,但照片中具有更多的深色调,因此图表中的柱状图较高。注意,最右边出现一个峰值,表示喷泉中的水。
左边的影像曝光过度。注意所有像素位于图表右侧,影像有一部分纯白色区域。右边的影像曝光不足。图表右侧没有数据,影像的较深部分没有细节。 知道如何识别色阶图,是了解如何使用它们来评价曝光的关键。单单根据色阶图,不能判断曝光,但了解此图表的原理,可让您判断影像曝光。 但是,同使用任何其它工具一样,我们必须比计算机更智能一些。如果我们拍摄白墙背景的物体,从色阶图上看可能会表示影像曝光过度(因为全是浅色调),但我们知道墙是亮色,所以预期色阶图会以特定方式显示。
虽然色阶图可能指出此影像曝光过度(因为色阶图右边有大的峰值),但因为我们了解色阶图,所以知道峰值仅代表墙中的所有白色像素。 2、三基色原理。 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品红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另外: 红色+青色=白色 绿色+品红=白色 蓝色+黄色=白色 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也就是: 白色-红色=青色 白色-绿色=品红 白色-蓝色=黄色 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 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 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 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 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在相减二次色中有: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RGB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图像比较方便,而且,RGB存储的图像要比CMYK图像要小,可以节省内存和空间。 CMYK模式是一种颜料模式,所以它属于印刷模式,但本质上与RGB模式没有区别,只是产生颜色的方式不同。RGB为相加混色模式,CMYK为相减混色模式。例如,显示器采用RGB模式,就是因为显示器是电子光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发出亮光从而产生颜色。当没有光的时候为黑色,光线加到最大时为白色。而打印机呢?它的油墨不会自己发出光线。因而只有采用吸收特定光波而反射其它光的颜色,所以需要用减色法来解决。 3、HLS(色相、亮度、饱和度)原理。 HLS 是Hue(色相)、Luminance(亮度)、Saturation(饱和度)。色相是颜色的一种属性,它实质上是色彩的基本颜色,即我们经常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每一种代表一种色相。色相的调整也就是改变它的颜色。 < 亮度就是各种颜色的图形原色(如RGB图像的原色为R、G、B三种或各种自的色相)的明暗度,亮度调整也就是明暗度的调整。亮度范围从 0 到255,共分为256个等级。而我们通常讲的灰度图像,就是在纯白色和纯黑色之间划分了256个级别的亮度,也就是从白到灰,再转黑。同理,在RGB模式中则代表个原色的明暗度,即红绿蓝三原色的明暗度,从浅到深。 饱和度是指图像颜色的彩度.对于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人为规定的 标准颜色,饱和度就是用描述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相近程度的物理量。调整饱和度就是调整图像的彩度。将一个图像的饱和度条为零时,图像则变成一个灰度图像,大家在电视机上可以试一式调整饱和度按钮。 4、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对比度越大,两种颜色之间的相差越大,反之,就越接近。如,一幅灰度图像提高它的对比度会更加黑白分明,调到的极限时,变成黑白图像,反之,我们可以得到一幅灰色的画布。 我们了解了颜色的原理,我们在图像处理中就不会茫然,并且对于调整颜色也可以更快,更准确。 5、色相。 色相是区别各色的一种名称,如红黄蓝等,因为这是表明相貌的差异,所以称为色相。色相与色彩的强弱,明暗没有关系,然凡是彩色者皆有色相,而黑、灰、白因无彩色,故为无色相。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 6、RGB色彩和CMYK色彩(比较枯燥,耐心看吧) RGB色彩和CMYK色彩是两种不同的色彩模式。
7、直方图。 在摄影时以及摄影后的照片回放、后期软件处理,直方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曝光准确性的参考工具。 直方图用来量化曝光量的,能够使我们真实、直观地看出照片的曝光情况,而完全不会受到电子取景器(EVF)或者LCD本身显示效果与实际图像曝光量差异的影响。在Photoshop中,对应直方图的命令就是“Histogram”,中文版成为为“直方图”。
直方图的标准图例
在使用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曲线工具的原理
两个端点可以分别调整
而改变中间调可以使图像整体加亮或减暗(在线条中单击即可产生拖动点)
适当降低暗调和提高高光
可以得到明暗对比较强烈的图像(所谓的高反差)
但是这样做可能让较亮区域的图像细节丢失(如天空部分的云彩)
这样图像看上去就自然多了,不会有明显的改动痕迹。 前面我们都是在整体图像中调整,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单独对通道调整的效果。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图像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近观彩电的屏幕,你就会看到无数个红绿蓝小点,电脑显示器也是如此但较精细),换句话说,在屏幕上展现的图像实际上都是由三个单独颜色的图像(红、绿、蓝)混合而成(如同鸡尾酒虽然整体来说是酒,但实际上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所谓通道即是指这单独的红、绿、蓝部分,又称RGB。 现在我们要改动天空部分的色彩为金黄,由于天空属于高光区域,所以我们要加亮红通道的高光部分。
同时减暗蓝色通道的高光部分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金黄色的天空效果
这样的效果虽然绚丽,但是仔细看远处的青山也变成了黄色。山体应该属于中间调部分,所以我们在红色和蓝色通道中将中间调保持在原来的地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金黄的天空,同时也保留了远处山体的青色
三、photoshop中人像照片皮肤修饰的应用 首先上张我稍微处理过的人像和修饰皮肤后的人像进行对比。
修饰皮肤前 修饰皮肤后
图4
右胳膊同样处理,但要注意边缘,尽量避开一定的距离。不用担心残余的部分,当处理完后,我们可以用工具栏里的模糊工具(强度值设定到100%)沿着胳膊的边线内侧进行涂抹就可以了。一定不要涂抹到边线上,那样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
图7 下面处理脸部了。处理脸部一定要仔细,眼睛、鼻子、嘴唇、眉毛、头发的细节是要保留的。所以,再用套索工具的时候,要避开这些地方!!!!!(高斯模糊设定了以后不用每次都打开对话框,按快捷键Shift+F就行了)最后,还是用模糊工具在脸部边缘的地方进行涂抹,不要涂抹上述需要保留细节的地方。好了,这样就完成了。
图8
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在略微调整色相/饱和度(个人来讲,我偏好颜色鲜艳一点)。
在处理皮肤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把人物抠出来,进行单独模糊处理,这样,人物的皮肤就不会受到背景的干扰!切记!切记!!至于有几张照片人物的手有些暗,可以在进行高斯模糊之前,先用减淡工具进行局部处理,尽量与周围肤色相似就行了。柔化皮肤其实就是模糊皮肤,对一张照片来讲,这样会牺牲掉许多细节,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才行!!
具体的处理过程 主要调节几个色彩,一般先看照片是以什么色彩为主,比如这照金茂,照片中几乎没有什么绿色,所以绿色不用去调。
最后列出比较常用的几个菜单,在色彩的调节上所有功能都在图像的菜单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