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

 虚无道君 2014-03-25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


武冰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被后世医家奉为中医学的经典。在《内经》中建立了以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医学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根基,后世历代医家虽各有创见,流派纷呈,而究其本源,莫不由此。

 

    东汉年间,伤寒大疫流行,医学家张仲景以悲天悯人之心、济危扶厄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该书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中仲景运用了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创立了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即后世所称“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体系是仲景先师在五脏阴阳理论基础上,结合伤寒病临床实践而创造的辨证论治典范。

 

   1《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内经》五脏理论的关系

 

   《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基础,五脏是人体功能活动的中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分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人体之气血津液通过经络得以敷布全身,循环周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致病因素都必须作用于人体,才能产生疾病,也就是说,任何疾病都是以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失常为基础,脱离了脏腑经络,就脱离了疾病产生的客观基础。

 

    但是,《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证并不简单等同于《内经》的经络病变,六经辨证也不是脏腑经络辨证的别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六经辨证的理解造成了不少的分歧,著名的如朱肱的六经经络说,方有执的六经六部说,柯韵伯的六经地面说,张隐庵的六经气化说等等,当代学者更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据王氏等人的统计¨J,关于六经实质的假说有41种之多,有很多解释甚至脱离了《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的理论核心,据此而欲求伤寒之正旨,可谓难矣。

 

    在《伤寒论》原序中,仲景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明白指出五脏经络府俞是构成人体的基础,但是仲景更加强调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必须要在阴阳五行的指导下,深谙会通变化之道,才能领悟到其玄奥精深之理。

       张仲景的著作原名为《伤寒杂病论》,包括今日流传之《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两书。《金匮要略》主要是论述杂病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首篇名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相当于全书杂病部分的总论,即确立了杂病的治疗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的辨证方法。《伤寒论》主要为外感病的辨证论治部分,以三阴三阳为纲。仲景的三阴三阳辨证是基于《内经》脏腑经络理论而另辟新论,这是由于伤寒病具有特殊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仲景才在脏腑经络辨证的认识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既源于《内经》又独立于《内经》之外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以指导伤寒病的治疗。

       在《伤寒论》三阴三阳病中,很多条文反映了所属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太阳经“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挟脊抵腰中”,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疼、腰痛等证;阳明经“起于鼻之交颏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人上齿中,还出挟口  ”络于目而行于面,故阳明病可见面赤、目痛、鼻干等证;少阳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循胸,过季胁”,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证。三阴病多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象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所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部位不无关系。

 

    由于脏腑与经脉之间是本与标的关系,是根与干的关系,三阴三阳病自然也会出现相应脏腑的病变。如太阳表证不解,邪气循经入里,会出现膀胱蓄水、蓄血之证;阳明病有胃肠燥实之腑实证;少阳病有胆火犯胃之呕吐;太阴病有脾阳虚、寒湿内生、升降紊乱之腹痛下利;少阴病有肾阳不足、温煦失司之手足逆冷、恶寒躇卧、下利清谷;厥阴病有肝寒犯胃、浊阴上犯之干呕吐涎沫、头痛等。。

  

   《伤寒论》中还有很多疾病传变都要用经络的络属来解释。如少阴病阳气恢复出现“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的太阳膀胱证,厥阴病阳气来复出现“呕而发热”的少阳证;太阴寒湿证脾阳恢复,湿去邪留,出现邪从燥化的“大便硬”的阳明腑实证。这些脏腑之间病证的转化,如果没有经脉的络属为依据,就不容易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

 

    另外,《伤寒论》中还出现了刺风池、风府、期门等腧穴以治疗伤寒病的方法,这些都是仲景三阴三阳辨证不离于脏腑经络理论的明证。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仲景的著作中到处都有脏腑经络理论的烙印,认识伤寒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指导伤寒病的治疗,都不能离开脏腑经络,研究仲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必须建立在对脏腑经络的认识基础上,不能随意摒弃脏腑经络理论而空谈六经辨证,正如刘渡舟先生旧1所说:“脱离了经络学说的三阴三阳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内经》阴阳学说的关系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认识宇宙和自然的主要思想和方法,阴阳的消长平衡交感化育了天地间无穷无尽的生命现象,人类也是阴阳化生的产物,古代先哲们同样应用阴阳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人体。

 

   《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不可撼摇的基础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本质是人体的阴阳失调,因此,无论临床症状千变万化,抓住阴阳就能掌握疾病的根本,即《内经》所谓“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可以概括各种疾病发生的总体趋向,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可以用以统摄临床复杂多变的状,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用阴阳还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渗透于中医学的方方面面,是中医学藉以阐释各种复杂生命现象的重要工具。

   

   《伤寒论》一书也正是在阴阳学说影响下所撰著的,在《伤寒论》全书中处处可见阴阳学说的烙印。《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开篇即言“脉有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用阴阳来统括各种脉象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伤寒论》太阳病篇用“发于阳”与“发于阴”来划分疾病的种类,进而判断疾病的预后“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在太阳病火逆的病机方面,用“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来解释火劫发汗出现的变证。在疾病的转归上,提出了“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观点。阴阳学说渗透在《伤寒论》的方方面面,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利用阴阳学说对疾病进行辨证的思想被后世医家概括为八纲辨证,也就是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个纲领,其中阴阳二纲又为其总纲。八纲辨证源于《内经》阴阳辨证的思想,它不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疾病的辨证方法,而是中医学的基本辨证纲领,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发展趋势等各方面的总的概括。中医学中的各种辨证方法,都是八纲辨证思想的具体体现,六经辨证自然也不例外,兹从《伤寒论》原文引例为证:

 

    表里之辨: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寒热之辨: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第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虚实之辨:第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糯俱虚故也”;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阴阳之辨:六经辨证本身即是以阴阳为纲,将伤寒病用三阴三阳分证。太阳、阳明、少阳多属热证、实证,统归于阳证;太阴、少阴、厥阴多属虚证、寒证,统归于阴证。

  

    八纲辨证,分则为八纲,统而言之,不过阴阳而已。《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正是阴阳辨证思想在伤寒病辨证中的具体体现,是仲景灵活运用阴阳学说辨治伤寒病的生动示范。

 

    3《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已可以看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与《内经》之脏腑经络理论和阴阳学说有着深厚的渊源。六经辨证体系的出现,有其必然之因素,也就是伤寒病特殊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规律,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是针对具有不同发病学特点的疾病而设立的”,六经辨证正是针对伤寒病而设,伤寒病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为主的证候,六经辨证就是以疾病过程中阳气的消长变化为主线,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正气的强弱、病邪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等因素,对伤寒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及病机,并选取一系列配伍精当、疗效确切的方剂以治疗伤寒病所出现的不同证候,从而构了理法方药兼备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的创立,体现了中医学辨证理论的发展。六经辨证不是脱离《内经》五脏阴阳理论而创立的,而是建立在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基础上,是基于《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五脏阴阳理论在伤寒病治疗中的具体体现。六经辨证体系的创立是中医学辨证方法上的一次创新,也是仲景勤求古训而不泥古法的精神的体现。

  

    4《内经》五脏阴阳辨证为中医辨证理论的纲领

  

    《黄帝内经》确立了以五脏阴阳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系统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体疾病现象产生的基础,是中医学基本的辨证实体,阴阳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是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仲景先师在伤寒病临床实践中创立的辨证方法,堪称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创新,六经辨证都没有脱离五脏阴阳这个基本理论核心。五脏阴阳辨证,不仅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纲领,更是中医辨证理论的基本纲领。

 

参考文献:略

http://hi.baidu.com/qingshuiyihong/blog/item/c8fb6532e41462c1a2cc2baa.html 

我的更多中医养生资料在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qingshuiyihong/blog/item/c51e7ae3476b0132b83820a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