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方法研究

 昵称16474723 2014-03-26
路面结构的受力状况。相比之下,AASHTO提出的力学-经验法更具优势:
  利用AASHTO力学-经验法及试验确定的路面结构材料物理、力学参数,逐一对初选改造方案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进行路面损坏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对于“白+黑”路面,预测温度开裂、疲劳开裂、车辙和平整度指数等病害和指标的发展规律;对于“白+白”路面,预测开裂、错台和平整度指数等病害和指标的发展规律;通过预测分析结果确定各个改造方案路面结构及厚度范围。
(2)试验段铺筑和传感器埋设
  选取几种代表性的改造方案,铺筑试验段。以在试验段结构层内埋设应力、应变和温度传感器等手段,实测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应力和应变的数据,分析气温变化条件下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路面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随温度、车速、荷载大小及作用位置、路面结构组合的变化规律,结合AASHTO力学-经验设计方法的性能预测,并通过试验段病害发展规律调查以及弯沉、平整度等的跟踪检测,评价改造方案的效果,修正设计指标。
4. 结论
  本文以具体的加铺改造工程为例,从路面调查开始,到初拟改造方案,经过室内试验及AASHTO计算验证的手段,确定改造方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姚祖康.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薛忠军,张肖宁,王佳妮,詹小丽.旧水泥路面改建、加铺决策体系初步研究[J].中外公路,2008,28(3)
[3] 刘荥,刘效尧.黄晓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王永安,符冠华,张善,曹荣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实践研究[C].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2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