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跋蘭亭序2種

 昵称535885 2014-03-27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米芾。楚之襄陽人,祖籍太原。天資高邁、人物萧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颠。書畫自成一家。精于鑒别。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隶、楷、行、草等體,長于临摹古人書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跋蘭亭序2種 - 闲情偶寄 - 襄樊美術院的博客

米芾跋蘭亭序2種 - 闲情偶寄 - 襄樊美術院的博客

米芾跋蘭亭序2種 - 闲情偶寄 - 襄樊美術院的博客

米芾跋蘭亭序2種 - 闲情偶寄 - 襄樊美術院的博客十三少碑帖介绍:宋·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 - 十三少 - 中国·太阳堂

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 纸本 24 X 4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右米姓秘玩,天下法书第一。唐太宗既获此书,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摹赐王公。褚遂良时为起居郎,盖检校而已。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摹。观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落笔直书。余皆双钩,清润有秀气,转摺芒锷备尽,与真无异,非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为定。熠熠客星,岂晋所得。卷器泉石,流腴翰墨。戏著谈标,书存马式。戎,郁郁昭陵,玉椀已出。戎温无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乃一。绣缫金鐍,瑶机绵绰。猗欤元章,守之勿失。元祐戊辰获此书。崇宁壬午六月,大江济川亭舟对紫金避暑手装。米芾。”

                                                                                                                                                                                                                                     蘇軾在《题晋人帖》谓:“唐太宗购晋人书,自二王以下,仅千轴。《兰亭》以玉匣葬昭陵,世无复见。其余皆在秘府。至武后时,为张易之兄弟所窃,后遂流落人间,多在王涯、张延赏家。涯败,为军人所劫,剥去金玉轴,而弃其书。余尝于李都尉玮处,见晋人数帖,皆有小印“涯”字,意其为王氏物也。有谢尚、谢鲲、王衍等帖,皆奇。而夷甫独超然如群鹤耸翅,欲飞而未起也。”   苏轼《跋胡霈然书匣后》云:“唐文皇好逸少书,故其子孙及当时士人,争学二王笔法。至开元、天宝间尤盛......”明人有论者谓文皇入葬时,兰亭以玉装,枕其颈下。此处,米芾莫非故作含糊?细审,似非。然“玉椀已出”,即知《兰亭序》帖五代已出土也,而目前所知,米芾实为透此消息第一人者。米芾如何得知?其间有更多未知。南宋姜夔以下,有多人论及兰亭,间或有言及其为朱温盗发者,今又见米芾所记,信然。至若“戎温无类,谁宝真物”,米芾痛心责备,感慨系之,难以言表,兰亭应于五代毁迹,不复在人间尔。 
         宋时即有“兰亭学”考。南宋姜夔《蘭亭考》,世称“史上蘭亭第一考”,有《禊帖偏旁考》和《禊帖源流考》留世,被称为兰亭学的创始人。姜夔(1155-1221),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人(今江西波阳),精通音乐韵律,工于词和书法。藏有四个版本《蘭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于其上。有跋云:“余廿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有《禊帖偏旁考》行世,对王羲之《蘭亭序》中一些字,如“永”、“和”、“年”、“在”、“岁”、“事”、“流”、“殊”、“是”、“趣”、“欣”、“抱”等写法作了考证,被称为:“持此法亦足以观天下之《蘭亭》矣。”姜夔《蘭亭考》原文已经失传。所考常有洞见,如:“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惟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蘭亭》?” 发现“《蘭亭》不见称于晋,而至隋唐始顯尔。”正如姜夔所言:“《蘭亭》真迹隐,临本行于世。临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杂,定武本行于世。”“大抵右军书成,而汉魏、西晋之法尽废。右军固新奇可喜,而古法之废实始右军,亦可恨也。” 
        趙松雪曾在“蘭亭序十三跋”中题道:“蘭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据《善本碑帖录》所载,“自王羲之《兰亭序》问世以来,临摹本中上佳者有《定武本》、《神龙本》、《褚摹本》、《薜稷本》、《落水本》、《东阳本》、《上党本》等十八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