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功能亢进“治疗经验方大全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3-27

相关文献:

  • 脾功能亢进

    概述脾功能亢进(简称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切除而缓解。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病因病理病机亢可分为原发性及继

  • 脾功能亢进症

    或红细胞在内破坏过多。 在考虑亢诊断时,以前三条尤为重要。 【治疗措施】切除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脏切除的指

  • 脾功能亢进症

    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机理,现概括如下各点: (一)过分阻留作用 正常人内并无红细胞或白细胞的贮藏作用,但约1/3血小板及部分淋巴细胞却被阻留在脏。当脏有病理性显著肿大时,不但更多血小板(50%~90%)及淋巴细胞在

  •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2切除 HLD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减少,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反复感染而诱发肝性脑病,特别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青霉胺、二巯基丁二酸主要驱铜药物,进一步加速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而被迫终止治疗。脾功能亢进

  • 脾大和脾功能亢进是怎么回事?

    门静脉压下降,则脏可缩小。肿大的脏质地较硬、无压痛。但也有少部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始终无肿大。 脾功能亢进是指肿大的脏对血细胞产生破坏和隔离作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一般血小板减少最明显。肿大越明显,贫血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动脉栓塞的护理

    以补充其消耗。 4 讨论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时,使原有病情复杂化或加重,且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故应及时治疗脾功能亢进状态。经导管动脉部分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简便有效的方法。而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对预防脾栓塞术后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重的脾功能亢进以往多采用切除治疗,但常因严重的出血倾向、腹水、低蛋白血症等受到限制。同时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切除将导致肽的缺乏,使白细胞吞噬作用下降,IgM减少,对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易产生严重感染。而PSE保留了部分组织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重的脾功能亢进以往多采用切除治疗,但常因严重的出血倾向、腹水、低蛋白血症等受到限制。同时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切除将导致肽的缺乏,使白细胞吞噬作用下降,IgM减少,对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易产生严重感染。而PSE保留了部分组织

  •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nia 脏是人体重要的储血器官,并具有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各种原因如肝硬化、肝癌、淋巴瘤等均可引起功能亢进(简称亢)。亢时,脏的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作用增强,同时肿大时内血管过多,使大量血细胞在内滞留,导致外周

  • 99m Tc植酸钠肝脾扫描对脾功能亢进诊断价值

    亢26例,继发性亢36例。 1.2 检查方法 静脉注射新鲜标记 99m Tc植酸钠18.52MBq(5mci)30min后用东芝 GmA-7200A/PI SPECT进行肝胶体静态显像分别以前位、后位观察肝显影,肝

  • 介入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

    pigos报道14例部分脾栓塞术治疗亢 [2] 。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随着硬件的改善,陆续开展PSE治疗相关疾病。肝硬化时因门脉高压引起肿大,导致其功能亢进,阻留吞噬、破坏血细胞作用增强,且肿大的脏也使大量血细胞滞留其中,均导致外周

  • 脾功能亢进的解决方法有何优缺点?

    ,保留了部分正常组织,此法相对安全、有效而并发症少,国内已相继开展,但也有很多合并症,操作较复杂。 (3)目前国内亦有采用经皮内注射无水酒精:可造成部分实质无菌性坏死,而获得良好的疗效。大量组织破坏,使对血细胞的破坏减

  • 自体头发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复正常,12例轻度疼痛,能忍受,未行特殊处理。未出现脓肿、破裂、胸腹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现状 手术切除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成熟方法,但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脓

  • 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2年开展RFA治疗亢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RFA治疗肝硬化性亢是安全的,能显著缓解亢、改善肝功能和延缓肝硬化进程,也能降低食管胃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1013];同时,由于保留了部分实质,脏相关的免疫功能不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

    即治疗了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脏的免疫功能。已经成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5~52岁,病程3~11年,肝硬化合并亢6例,肝硬化肝癌合并亢3例,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55例临床分析

    种功能[1],亢进时,由于肿大脏血管增多,大量的血流在脏中滞留破裂,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其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尤为显著,治疗的关键是减少脏的血管床和血液存储[2],治疗肝硬化亢传统的方法是外科切除术,然而,肝硬化亢的患者常因严

  • 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附6例报告)

    进的功能得到抑制,从而达到与切相似目的。部分脾栓塞术能抑制亢进的功能和减少过大的体积,且能保留部分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留,这是与外科传统切术的根本区别,是目前治疗大、亢的主要手段[2]。 我院采用超选择性下极

  • 定量脾栓塞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讨论 3.1 栓塞的作用 脏是人体的重要储血器官,并具有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亢时,脏的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作用增强,同时增大的脏,使大量血细胞在内滞留,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栓塞以后,栓塞区的组织发生广泛灶性梗死,

  • 部分性脾栓塞在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

    为了观察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经股动脉插管行部分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笔者总结了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全部是男性,年

  • 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脾脏功能亢进27例临床分析

    科治疗理念带来了一场革命。该手术微创、安全、高效,保留了脏的功能,且可以重复。 功能亢进是由于肝脏病变,脏病变,全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门脉高压症,脏肿大,脾功能亢进,造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力降低,最终造成食管和胃底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脾脏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硬化脾功能亢进者采用动脉部分栓塞治疗有以下优点:(1)可使亢得以纠正。(2)保留部分脏维持机体正常免疫。(3)手术创伤小,皮肤不留手术瘢痕,病人恢复快。通过对76例不同程度亢病人采用不同面积栓塞治疗发现:(1)对轻度肿大(下界

  • 大网膜异位脾种植结节功能亢进并溶血性贫血1例

    ,位常指由于某些因素如:系带松弛、过长等,使脏脱离原来的解剖位置,也称为游离。多通常指多个脏伴多发性内脏畸形,即脏数目增多伴左侧脏器结构重复,右侧脏器缺如的先天性畸形病症,故称多综合征。异位及多的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动脉

  •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统称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肾上腺髓质肿瘤--嗜铬细胞瘤是引起髓质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现在临床上已证实有髓质增生而引起髓质功能亢进的病例。嗜铬细胞瘤的病例早在1世纪前已有报道,但至1927年起才有临床手术摘除肿瘤的成功

  • 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及处理

    部分动脉栓塞、射频消融、补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一般没有作为亢患者的术前准备用。少量多次输入2 u血小板悬液不如一次输入10 u有效且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由于输血小板悬液费用较高使一部分患者难以承担,在非急性出血的门脉高压性

  • β受体功能亢进症1例误诊分析

    3次/min,心律规整,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未触。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流变:轻度高黏滞血症。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广泛低平。拟诊:β受体功能亢进症。治疗:心得安10mg,3次/d,口服;谷维素10mg,3次/d

  • 肾韧带、胃韧带、膈韧带和结肠韧带。 ①、肾韧带 lienorenal ligament: 位于门与左肾前面,内有出入的动脉 lienal artery、静脉 lienal vein 和胰尾。也是固定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体会

    毒,消肿散结;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泄热消痈。本方贯穿了中医八法中的“和法”, 具有调肝理气、扶健胃、活血散结、养阴清虚热、补充人体元气、改善机体气血功能、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尤其要说明的是甲亢患者在服药期间及饮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血小板减少

    1mU/L,FT348.6pmol/L,FT433.2pmol/L;肝功能:ALT 48U/L,AST 46U/L;肝B超:无异常。诊断:甲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以停服他巴唑,口服碘剂、泼尼松20mg/d、普奈洛尔10mg,每日2次口

  •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组织再生。 3.3 部分脾栓塞术意义 3.3.1 能纠正脾功能亢进改善外周血象及凝血机制 根据上述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治疗的关键是减少脏的血管床及脏的血液储存。部分脾栓塞术(PSE)是在保持脏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治疗脾功能亢进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例误诊分析

    状腺无肿大。心率120次/min,律齐,S1亢进,无病理性杂音。上腹正中可见一长约16cm陈旧手术疤痕,剑突下压痛,肝未触及,双手震颤明显。血T3 8.0ng/l,T4 242ng/L,TSH 0.15μIU/ml, TG、Tm正常,确

  • 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2例

    无突眼,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120次/min,闻及期前收缩10~15次/min,未闻及杂音,肝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余正常。心肌酶谱CK 120 u/L(正常范围8~60 u/L)、LDH 3

  • 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诊疗体会

    量,随访无复发。 2 讨论 2.1 甲亢诊断的确立 临床上对于有高代谢及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功能亢进的表现,主要是以烦躁、汗多、心悸、食欲旺盛而消瘦等症状,尤其伴突眼及甲状腺肿大,伴有血管杂音的病人,诊断甲亢并不困难

  • 甲状腺功能亢进辨证论治体会

    折,然患者多有肠鸣腹泻、乏力等虚之象。若有苦寒之药,势必胃更伤,此其一;其腹泻患者,日四五行,本当补,若过用参、术、芪,则益气助火,此其二也;心悸少寐,舌红无苔,脉数,本为阴伤之象,若纯用滋柔之药,又碍运,此其三也。故临床体验,在上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态。方水林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辨治应以滋肾健脾抑肝为治法总则,证情多变急者治标,缓则治本追根溯源。成肇智等认为瘿病早期治以清泄肝火,佐以滋阴安神、化痰散结;中期治以养阴清肝,化痰祛瘀;后期治以益气养阴,佐以化痰活血、调补肾。 3临床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声增强、光点增多)。 2 结果甲亢病人肝损害表现,见表1 表1 甲亢病人肝损害表现(略) 3 讨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代谢旺盛和出现的并发症,常可引起肝细胞损害。(1)甲状腺激素的毒性作用: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生理状态下

  • 低钾性瘫痪应警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80 mmHg,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对称,甲状腺不大。心脏未见异常,肝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X线胸片无异常。诊断为急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岁,女,67岁,均以“反复心悸、胸闷”为主要症状,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一直按“冠心病”治疗,效差。后发现患者症状发作时气暴躁易怒,经化验甲状腺功能确诊为“甲亢”,经治疗后症状消失。 例5:女,60岁,以“多疑、别人要杀害自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治疗进展

    初病久病均可兼夹痰浊、瘀血。其病位在肝,旁及他脏,其中与心肝肾关系密切;肝火上可扰心,下可伤肾,而成心肝火旺或肝肾阴虚之证;肝火犯胃则胃火亢盛,肝乘脾土则失健运,终致胃强弱。 2 中药治疗 运用经方加减治疗。根据甲亢的辨证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22例临床分析

    素兴奋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加速钾的利用而导致低血钾。(3)甲状腺激素还可通过提高β受体数目,引起β受体功能亢进,参与促进K+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4)饱食或葡萄糖静滴后血糖水平增高以及甲状腺激素导致的高血糖倾向均可刺激胰岛B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分析

    胸闷、气短,心电图显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T压低”,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入院治疗。家属反映,病人在近几个月来气急躁易怒。查体发现甲状腺处闻及轻度血管杂音,眼球有震颤,血压162/74mmHg,血检病人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