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莲花广圆 2014-03-27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

“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三:“大天得安”金银钱是兴宗“瘗陵钱”?

“陪寂寞等黄昏”泉友在其博客中公示了一组契丹文金银钱照片,公开征求译文。钱径59毫米,厚3.3毫米。北国盈泉先生在回帖中指出,钱文四字曾出现于辽代碑刻《契丹小字兴宗皇帝哀册》中,其第六行最后四字与钱文四字完全相同。译成汉字穿上为“大”,穿下为“天”,穿右为“德”,穿左字契丹文专家还不能释读。根据碑刻文字,可确定钱币文字的读序为上下右左对读,为“大天德×”。

笔者以为穿左之字应译为“大安”的“安”字。因为契丹小字“安”字的写法,有多种,特别在手写体中异体字更多。这个字上半部与“乾”字相同,而与“安”字基本音亦相同。两个字韵母应都是“an”。所以,这两个契丹小字常常混写,并多次出现手刻钱文,如“家国永安”等钱的阴文中。综合以上情况,可以考虑穿左字定为“安”字,因为这不仅是字根字形上的原因,更重要是钱文内容所决定的。

通过钱文与《契丹小字兴宗皇帝哀册》哀册文第六行最后四字完全相同的情况分析,这枚钱的用途与哀册的部分内容的用途是一样的,即都是兴宗葬礼上的一个环节。从哀册文看,此四字写在哀册文开头的铭文中。铭文在这起到了概括性导语作用,用骈体对仗语句概括了兴宗的丰功大德,并依此为纲,引领后文层层展开。文中用重叠语“大天”、“大天”表示悲怆。“大天”在这里代指死去的皇帝,即所谓的“大行皇帝”。契丹皇帝都被称为“天皇帝”,所以用“大天”代称“大行的天皇帝”。接下的字,愚意以为应是“得以”的“得”,而不是“道德”的“德”。因为全句的意思是“大行的天皇帝得以安息了”,所以只能用“得以”的“得”,而不能用“道德”的“德”。

这种“大天得安”钱是干什么用的呢?愚意以为这应就是民间俗传的“接引钱”,迎接死者引导其进入极乐世界的民俗钱币。它是用在封闭陵墓前,由萨满抛洒在死者棺床的钱币。因为辽皇陵中此类钱较多,所以亦可称“瘗陵钱”。日伪时期,鬼子盗掘辽庆陵时就曾出土了大量的金银钱币,应就是这种“瘗陵钱”据此笔者认为这对金银“大天得安”钱币应就是辽兴宗永兴陵的“瘗陵钱”。呵呵,仅是一家之言耳,请大家批评指正。

泉痴山人2013-6-26于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