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周工作总结
2014-03-27 | 阅:  转:  |  分享 
  
第7周值周工作总结

大家好!

第7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值周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值周老师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在,我将上周学校各方面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从总体上来说,同学们表现良好、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我们陆集小学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

一、本周大事回顾

1、星期二,我校举行了六年级质量抽测,班级内其他同学也同步进行考试。通过周密布置,认真批改,这项工作圆满完成。通过试卷分析,老师们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们找到了学的差距。

2、星期四,星期五,我校隆重举行第二届学生运动会。通过周密布置,认真组织,这项工作已取得圆满成功。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勇创佳绩,为班级争光;场下观众呐喊助威,送水,救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一、取得成绩

1、早自习时间,绝大部分的班级纪律很好。任课老师能够及时进班,组织学生早读。部分班级小干部的管理能力很强,学生基本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各班各具特色:有读语文的、有读英语的。总之,学生自觉性很强,能按照常规有序活动。

2、每天早上,各班值日生打扫清洁也很及时、仔细,校园的卫生总体较好。

3、各位教师都能自觉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体现了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浓厚教研氛围,为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拉开了良好的序幕,。

4、两天运动会,由于班主任认真负责,各项比赛开展顺利,没有出现学生在场上乱跑现象,运动会结束场上没有一片纸屑杂物。

二、四点不足:

1、两操的时候,路队秩序不是很好,没有严格按“三好”要求去做。有的没有穿校服,有的没有佩戴红领巾,武术操呼号不够响亮。希望班主任引起重视,加强教育,并参与指导。

2、课间休息时,楼道内总有大喊大叫的同学。有些学生上、下楼梯的时候,有推搡的现象,有的速度很快,有的不靠右行,影响秩序,有危险的隐患。课间上厕所时跑动的学生较多,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潜在危险性,请各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在校常规教育,也请同学们做事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为了我们个人的安全,请你放慢脚步,轻轻走路!

3、放学路队。

集队速度不够迅速,老师没到时学生有追逐打闹现象。放学路队在校园里走得很整齐,但还是有少数同学没有走到指定地点就自动解散了,各种不文明的表现都也出来了。在大门口更需要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要走得更好,因为,在这个时候,学校大门口有很多家长和其他的社会人员在看着我们,每一天,他们都在检阅着同学的行为,在注视着我们学校的形象。因此,为了我们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声誉,为了我们学校的形象,请同学们务必要走好,直至回家。

4、卫生方面:

(1)还有个别同学在校门口小摊点买东西,逗留围观。经过班主任批评教育,违纪现象逐渐减少,相信学生渐渐就会改掉这个坏习惯。另外,有不少在校门口吃早餐的同学喜欢随手把用完的塑料袋、牛奶盒等垃圾丢在地上。同学们,校园门口代表了我们整个校园的形象,在校门口丢垃圾其实就是在给我们的学校抹黑,希望以后同学们不但注意自己的形象,也要告诉爸爸妈妈们不要随手将垃圾扔在校门口。

(2)校园内,还有买零食吃的同学。几乎是每天的不同时段,在学校的不同场合,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纸团、果核、瓜子壳、、塑料纸、塑料袋等杂物,虽然并不多,但看到了总让人感到不舒服。主动捡拾垃圾的几乎没有。各班要结合学雷锋活动进行教育,让捡拾垃圾、扮靓校园,成为自觉行动。

(3)另外,请班主任加强教育,学生不要将塑料袋、果壳等各种杂物扔在厕所小便池里,导致一楼厕所堵塞,影响如此。厕所是最脏的地方,打扫很辛苦,要尊重别人劳动成果。

说明还有少数同学缺乏卫生意识,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校园里出现了垃圾,作为每一名小学生,我们就应该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在这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十万观众的体育场在赛后没有留下一片纸屑,包括观看比赛的众多小学生。一名中国学者观后以“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感慨日本人的可敬和可怕的素养和精神。我们中国的小学生做不到吗?一定能做到。一定能做好!从哪里做起呢?就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开始吧。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处处皆文明,细小之处显素养!希望大家都为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做到爱校如家。同学们,你们都能做到吗。



经一周值周检查,评出以下

红旗路队:一(2)、二(1)、三(4)、四(4)、五(3)、六(1)



红旗班级:一(1)、二(1)、三(4)、四(4)、五(2)、六(4)







2014.3.28













































献花(0)
+1
(本文系闫成连1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