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

 陈跃进的图书馆 2014-03-27

1 家训作用 编辑本段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六)、修身齐家

2 家训二十四条 编辑本段

  举止行为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交友治家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为人处事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3 《家训》作品 编辑本段

  家训-当代教育大家郭齐家和李茂旭主编的作品。

  这是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随时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失:垮掉的一代,嬉皮,雅痞,中产未满,布波崛起……中国人似乎一直在被代表各种属性和生活理念的舶来词归类——我们究竟应该葆有怎样的精神内核和生存之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家训,恰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自此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彰显。再现传世家训经典,需要厚重有据的文化疏解及其呈现出的整体文化通观,并且使之融入时代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这恰恰是一些编译著作中所缺失的。国学宗师钱穆先生有言:“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

  本书编者正是站在如此高度,融通两千多年的正野文史,梳理出华夏家国文化演进的脉络线索;缕析古今各界大家家训,揭示先贤高超的人生艺术和智慧;进而穿透时代背景的差异,得到今时今日适合国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变真理。此外,从实用性角度对国学的深度挖掘,也使本书的解读获得了故事性短片般的生动质感和鲜活意趣,极具代入感和启发性。

  在易中天和于丹等人开坛论道、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从国学中吸取营养成为现代人新的方向。如此背景下,当代教育大家郭齐家先生和李茂旭先生编著的《中华传世家训经典》,必将掀起新一轮回归和重塑国学的全民风尚。

  《中华传世家训经典》是为当代教育大家郭齐家先生和李茂旭先生经年心血之编,加之汤一介、陆有铨等名家鼎力支持,值得品鉴,珍藏,传家。

  众位名家穷数年之精力,在浩瀚古籍海洋中去芜存菁、悉心撷取,分类汇编了先秦至当代最富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家训作品,并加以精当译析和动人故事,终将上下两千余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精髓呈诸于世。

  《中华传世家训经典》一书四册,其内容涵盖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慈孝·婚恋养生等方方面面,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传,又被编者赋予了接驳都市脉搏的时代色彩,堪称现代中国人生活生存的思想圣经。

  《颜氏家训》目录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勉学第八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心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书证第十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曾国藩家训》语录

  八字: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八本: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 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