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菜
别名 红番苋、红毛番、红背菜、红菜、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当归菜、观音菜、木耳菜 来源 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紫背菜Gynura bicolor (Roxb.) DC.,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带肉质。根粗状。茎直立,高0.5-1米,多分枝,带紫色,有细棱,嫩茎被微毛,后变无毛。叶互生,茎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6-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粗齿,有时下部有一对浅裂片,上面绿色,被微毛,下面紫红色,无毛。10-12月开花,头状花序直径1.5-2厘米,在茎顶作伞房状疏散排列,花序梗远高于茎顶,总苞筒状,革质,二层,外层近条形,小苞片状,长仅为内层的1/3-1/2,内层条形,边缘膜质,花黄色,全为管状两性花,花药基部钝,先端有附片,花柱分枝,具长钻形有毛的附器。瘦果矩圆形,扁,有纵线条,被微毛,冠毛白色,绢毛状。 生境与分布 生于平原及低山区阴湿处,或家种于园圃。分布于浙江、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因富含水质,难以晒干,多鲜用。 性味功能 甘、辛、凉。凉血止血,清热消肿。 主治用法 咳血,血崩,痛经,血气痛,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治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疔疮痈肿,甲沟炎。用量15-30克(鲜品60-12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用干叶研末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咳血,支气管炎,中暑:鲜紫背菜全草60-120克,水煎服。 2.阿米巴痢疾:鲜紫背菜全草60-120克,酸笋或酸笋水适量煎服。 3.痛经:鲜紫背菜全草60-120克,加酒炒制,水煎,饭前服。 4.盆腔炎:紫背菜嫩叶30克,湖广草15克,水煎服。 5.肾盂肾炎腰痛:鲜紫背菜60克,黄毛耳草、仙鹤草各15克,水煎服。 6.疔疮痈肿:鲜紫背菜适量,加少许食盐或白糖,同捣烂,外敷患处。 7.甲沟炎:鲜紫背菜适量,捣烂加白酒少许,外敷患处。 8.创伤处血:鲜紫背叶全草捣烂外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