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

 阿里山图书馆 2014-03-28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 

 摘要:日本人的杀身尽忠,日本人的灿漫多情。省市表现出的对生命的那种极端的挚爱,四是面对死亡的那种坦然与大度 。这么一个坚韧,勤劳,高傲而又充满了血腥,狂妄的大和民族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生死观呢?这样的生死观的文化源泉又在哪里呢?本文将以武士道精神入手,结合日本的儒学,禅学来阐述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哲学源泉。

 关键词:日本人  生死观  武士道    儒学    禅学    

    生与死,这一哲学的终极问题,自从人类有了智慧以来就无时无刻的不在困扰着人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大和民族,这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民族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保持了出奇的冷静,不屑与超脱。他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他们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工作,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用辛勤的劳作来超脱生与死的困扰,再精神上追求象樱花的那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生命价值。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著名的散文《一片叶子》中写到:无论何时,偶遇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者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啦,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生的光辉,花是美的。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己的生命。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欣喜。1 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欣赏自然,关注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樱花是一种开放期极短的花,一个晚上大风一吹,樱花就全凋谢啦。因为如此,在他盛开的姿态里,他充分展示出了生命的光彩。自古以来,樱花是日本人最爱的花,而据我的理解,樱花的凋谢是归于尘土,是获得永恒的唯一方法。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也体现了日本人对生命,对死亡的态度,它显示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以死求生

   在日本人的眼里,他们将人生理解为旅行,其本身就是变化无常。除此以外,生命别无其他品格,生死轮回,这实际上正是生命的姿态。2由于认同了生命的这种动态,所以日本人及其重视生命的投入,寻求动态的体验,不重视对来生不朽情形的想象,只追求今身的生命价值,生命精神的永恒。这也正反应了另外一种日本人对生命的看法,即用适当的方法自杀,可以洗清污名并赢得身后的好评,从而获得生命价值的永恒。特别是当它并不是一时之泄愤,盲目的情绪,狂热的观念,而是在仔细的反思了生和死,咀嚼了人生的价值和现世的荒谬之后。这种死亡和面对死亡的个体情感,强有力的建筑着日本人的心理本体。

  据说,日本人有自杀为美的古典传统。日谚有云: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意味着花以樱花为贵,人以武士为上。人的生死,犹如樱花,一下散落,干净利落,故美。......因为死与自杀具有樱花一般的美,日本作家自杀率之高,举世闻名。[3] 

  又如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说:死是唯一的神秘,想象力的深邃极致处就是死的那一刻,象樱花那样热烈而短暂的盛开和急遽的飘落消失,似确乎象征着这种死亡(切腹自杀)的行动为美的日本式的心理塑造。“[4]

   大和民族似乎对死存着一种向往和渴求,“生与死这种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截然对立的界限,在日本人的审美目光中变成了变化过程中相互连接的两个阶段,在这里,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流转的生,日本人正是对这种沉沉寂灭的深情凝望中,让目光望穿这寂灭,使生命的鲜活从中透露,所以死不是可怕而是可喜,不是美而是丑。[5]

                                武士道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武士,这个作为日本独特的阶层,他的出现,对日本的精神,思想,生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生存,经历了许多武士中杰出的思想者的创造与完善,武士阶层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和道德的标准——武士道。所谓武士道或者武士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生命为主尽的精神。武士道中的含义意味着死的坚决意识,式将生命交给主君的彻底献身精神,为主君牺牲生命是武士的绝对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人,首先考虑忠于自己的直接主人,忠于自己的直接主人就是忠于天皇。6

   武士道的出现,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为了对武士,对人们的绝对奴化的需要,他的出现,形成了武士阶层独特的死亡观念和生存观念以及他们对生命的价值的独特的理解。经历了七百年的武家社会的发展,武士道逐渐与日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传统融为一体,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主体。7所以,我们在谈到日本民族的生死观的时候,武士道所倡导的生死观是必须要谈到的,也可以说大和民族的生死观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武士道精神所倡导的生死观。

  武士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同时存在,这是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就具有的本能,任何民族和社会都无法消灭的。对于武士身份者而言,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死对他们来说是必须面对的命运。然而,他们对死的是否正义或者死后是否能够进入极乐世界并不关心,他们对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这就是——死的觉悟。

  死的觉悟是日本古典武士的道德原则,是武士道形成的第一阶段,武士对死亡的独特认识不仅影响了后期武士道的思想内涵,而且至今还影响着日本作为加害者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意识——的感受,无的觉悟8。他们这种死的觉悟就是把死看做是人生的必然,是自己这种社会角色的必然,是不可逃避的命运。武士身份者对死的态度,向来被视为日本武士阶级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日本武士的《论语》的《叶隐》中讲述的更为明白。在《叶隐》的开篇即写到:所谓武士道,即死而已。9的宣言表明了作为武士,死是不可以逃避的命运。

  《叶隐》所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的死,毫不留恋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一般人对生命的执着,武士道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实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这种对死的态度来自他们对名誉的追求,就象中国儒学所说的那样,生命是有度的,有时间限制的,唯一让自己生命得到永恒的方法就是青史留名。这种对生命的看法也深深的留在了武士的思想中,构成了武士道德精神的内涵,是武士们生存于世间所追求的目标。这体现在武士的身上就是他们对名誉的追求,追求名誉,维护名誉是武士身份者的基本的存在状态。因此,名誉与死亡之间是必然联系的,在武士追求名誉的过程中,死即是实现名誉的途径,又是避免和洗刷耻辱的手段。10

   这种以死来追求名誉的做法是来自于他们对自己身份的热爱,他们渴望整个武士集团和整个社会对自己这个武士身份的认同。如日本战国大名杉谦信在领国内法律规定:武士如果犯有重罪将会被没收佩刀,而佩刀是武士身份的象征,没收佩刀就象征着该人已不再拥有武士身份,来自武士集团对自身武士身份的否定,是最重大的耻辱和评价,因此,武士宁愿恳求主君将刑罚换为允许自己切腹自杀。11为了武士这种神圣的职业,他们的死多半是为了向天皇尽忠和对主君的报恩,也是因为此,所以,支持日本国民的道德基础不是中国的,而是

  日本武士的这种对死亡的看法,这种用死来追求名誉的观念来自于日本统治阶级在对武士的道德强化上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为上者的意识。正是这种为上者的意识维护了日本封建时代绝对森严的等级意识。这种为上者的意识促进他们对天皇的尽忠与对主君的报恩看作自己全部的生命价值。这种生命的价值将超越自己的生死。正如北条重时在家训中说:侍奉主君,要可以舍弃所有的宝贵之物,包括生命。12正是这种为上者的意识造就了日本武士切腹以尽忠的从容。那么他又吸收了怎样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又对他们的生死观有怎样的影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