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 别名 贝母、川贝 来源 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松贝母Fritillaria sungbei Hsiao et K. C. Hsia, mss.和卷叶贝母F. cirrhosa D. Don.伊贝母F. pallidiflora Schrek.等多种贝母属植物,以鳞茎入药。 形态特征 1.松贝母(暗紫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白色,直径6-12毫米,由2枚肉质鳞片对合而成,外被薄膜。茎直立,单一,高12-30厘米,光滑无毛。茎生叶通常5-7片,无柄,最下面的一对叶对生,中间的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叶片条形,长3-6.5厘米,宽2-7毫米,先端钝尖,两面均光滑无毛。4-5月开花,花单生于茎顶,钟形,花被片6,暗紫色,无斑点,偶有网斑也很不显著,外轮3片长圆状狭倒卵形,长2-3厘米,宽6-8毫米,内轮3片窄倒卵形至倒卵形,长与外轮被片相等,宽7-13毫米,先端钝至钝尖,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之半,花药长圆形,黄色,与花丝近等长,花丝密被小乳突,雌蕊1,较雄蕊长,柱头先端3浅裂或近不分裂。蒴果长椭圆形,长14-20毫米,宽约12毫米,有6条很窄的纵翼。 2.卷叶贝母(川贝母):地下鳞茎似前种,茎单一,直立,高15-40厘米,光滑,下部紫褐色,上部绿色。单叶,无柄,全株有叶6-9片,下部叶对生,上部三叶轮生,少为互生,披针形至条形,长3-7厘米,宽3-8毫米,先端钝尖,上部的叶和苞片先端卷曲。5-7月开花,单生于茎顶,少有2朵,钟形,俯垂,长2.5-3厘米,有时长达4.5厘米,每花有叶状苞片3枚,花葡萄紫色,有明显的方格状斑纹,蒴果长圆形,有6纵翼。图示为卷叶贝母。 生境与分布 松贝母生于海拔2800-4000米间高山阳光充足、腐植质多及土壤疏松的草坡及碎石子中。分布于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西南部。卷叶贝母生于高山草地或阴湿小灌丛下。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也有分布。 采集季节 7-9月苗枯时采挖,暴晒或微火烘干,用竹、木器具翻动,晒至表皮现粉白色时,装袋,撞去附土及老皮,过筛,继续晒干。 药理作用 1.川贝碱给麻醉猫静注,可产生持久血压下降,伴以短时呼吸抑制。2.川贝碱能增强离体子宫收缩,抑制离体兔肠的蠕动。3.大量川贝碱能使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呼吸运动抑制,并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心搏变慢。4.所含西贝碱对麻醉狗有降压作用,主要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5.西贝碱对离体豚鼠回肠、兔十二指肠、大鼠子宫、整体狗小肠有明显松弛作用。解痉作用类似罂粟碱。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为40毫克/公斤。死前有痉挛。还引起家兔血糖升高。 性味功能 甘、苦、平。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法 肺燥咳嗽,久咳痰喘,咳嗽咯血,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用量5-10克。忌与乌头、附子、天雄同用。 参考配方 1.急慢性支气管炎:川贝母、黄芩各1斤,苏叶3斤,杏仁、桔梗各2斤,五味子半斤,加水120斤,煎至60斤,过滤,加糖5斤,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2.百日咳:川贝母、青黛各1.5克,白果、生石膏各3克,朱砂1克(冲服),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