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牵牛子

 btdv 2014-03-28

牵牛子

别名  牵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来源  为旋花科牵牛属植物牵牛Pharbitis hederacea Choisy.,以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左旋,长2米以上,多分支,被短毛。叶互生,具长叶柄,叶片心状卵形,长3-6厘米,长3裂至中部,呈戟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全缘,两面均被伏生毛。夏季开花,花1-3朵腋生,小花梗极短,总梗一般较叶柄短,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被长毛,外展,花冠漏斗状,形似喇叭,蓝色或紫色、白色,边缘5浅裂,早晨开放,日中渐萎,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有毛,子房3室,每室有2个胚珠。蒴果球形,基部有外层或反转的宿萼。种子3棱卵状,花色浅的种子黄褐色,入药称白丑,花色深的种子多黑褐色,入药称黑丑。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住宅旁,也有栽培。全国各地均产。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根据种子颜色分别采割。

药理作用  1.经动物实验,牵牛子有明显的泻下作用。2.此药由尿排泻,能加强肾脏活动,使尿量增加,大量服用对肾脏有刺激,使肾脏充血,产生血尿。3.大量服用会有毒性反应,可影响脑神经,尤以舌下神经易受损,产生语言障碍,重者可至昏迷。4.杀虫:体外试验对蛔虫、虫有一定杀灭效果。

性味功能  苦、寒,有毒。泻下,利尿,消肿,驱虫。

主治用法  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用量3-6克。水煎服。入丸、散时剂量减半。孕妇忌服,不宜与巴豆同用。

参考配方  1.肢体浮肿、尿少:黑牵牛(炒)120克,大黄60克,甘遂(醋制)、红牙大戟(醋制)、芫花(醋制)、青皮、陈皮各30克,木香、槟榔各15克,轻粉3克(另研),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每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2.慢性肾炎并发水肿:黑白丑各120克,研末,每服6克,另用大枣10枚,煎汤加红糖适量,吞服药粉,每日1次,连服2-3天。

3.大便秘结:牵牛子微炒研末,每日开水冲服1.5克。

:园叶牵牛也做牵牛子入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