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得(秦) 这方秦系半通印章法布局很有特色。“得”字右下“寸”部的回环之势比较明显,造成了“得”字的重心移向右下,但并没有因为“得”字的重心右移而让整方印显得不稳,关键是在“焦”字上。“焦”字本来是上下结构的字,但由于“得”字占的空间比较大,“焦”字就不宜做上下结构来处理。右边的“佳”字平正,左边长竖与中间的界格相连,四个横写的很短,“佳”字显得瘦长,左边的“火”则写得松散宽绰,“火”字上看是三条线,下看是四条垂脚。“火”字上端三条竖线从左到右逐渐缩短,下端四条垂脚从左到右逐渐延长,构成一个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其势直接向左拉回,和下边的“得”字右边的“寸”相呼应,使得章法在险峻中得到了平衡。 桓驾(汉) 此方汉代玉印极为精致秀丽:线条均匀和谐:为玉著和铁线的典型作品。”桓驾”两个字的位置左右均分。所占比例对等,不偏不倚,印面中多以汉印缪篆典型的平直均匀线条为主,使整个印面显得十分协调。但平直中更具变化的是”驾”字的左上部,力”字的斜势和曲笔。更增加了此方印的情趣和生动感。作者将“桓”字右边的’旧”字有意拉长。使字形变瘦:整体便十分匀称而协调。 武意(汉) 此为汉代鸟虫印。此印边沿较为残破,印文与印边多处相合,“武”字略窄于“意”字。“武”字的上半部分像一只翘首上望的凤鸟,凤鸟栩栩如生,鸟头、翅膀、脚爪都惟妙惟肖;下部分的“止”则好似一只向上张望的小鸟与一条小虫。“意”字的第一横为鱼形,其下为屈曲缠绕的虫形。整方印布局合理,笔画排布疏朗中见茂密,笔画根据需要有粗细变化,使得此印更加富有活力,生气盎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