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武汉两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经验借鉴

 决策咨询 2014-03-30

2006 年 8 月 7 日 至 8 月 15 日 ,杭州市科技局组织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负责人赴成都、武汉等地考察孵化器发展情况。本次考察由市科技局副局长楼健人带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组织,临安、萧山、富阳、拱墅、江干、高新(滨江)等县(市)、区及浙江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中科院杭州科技园、杭州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等孵化器主要负责人共 22 人参加。通过考察交流,考察团一行感受很深,收获颇大。

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即武汉高新区光谷创业街)。在成都,高新孵化园的领导接待了杭州市考察团,并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现场交流。在武汉,我国孵化器领域的著名专家,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龚伟主任亲自介绍了光谷创业街的发展、规划、运作等具体情况,双方愉快交流。通过本次考察,成都、武汉两地政府和高新区对孵化器发展的高度重视,高起点的规划和大手笔的投入,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实践,给考察团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本次考察的收获,有这么几点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政府的重视、整体的规划、政策的倾斜、市场化的操作方式,积极整合国际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虽然成都主要走的是政府投入的发展道路,武汉目前走的是市场化发展之路,两者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同,但有些共性方面却值得学习借鉴。

一、成都、武汉高新区创新中心考察交流情况

⒈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考察情况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成立于 1996 年 11 月,随后启动了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中 国成都 博士创业园, 2003 年 10 月成都高新孵化园启用,标志着成都孵化器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 2005 年,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管理面积共 41 万平方米,其中孵化面积 18 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孵化企业 128 家,进驻企业总数达到 550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3.69 亿元,总收入 13.49 亿元,利税 1.76 亿元;实现引进市以外到位资金 1.53 亿元,到位外资 408 万美元;全年为企业融资 5139 万元,获国家级各类项目立项 24 项;毕业企业 32 家。

杭州市孵化器考察团重点考察的是高新孵化园。成都高新孵化园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和技术平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四川)、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 863 软件专业孵化器四川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等 6 个国家级基地,拥有 9 个孵化单元和综合服务楼、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有两个技术平台,即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生物医药平台。前者是由四川省、成都市和高新区共同打造的,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 ,主要为软件开发、 IC 设计、数字娱乐、信息安全等提供机遇研发、测试、演示、验证、教育和信息共享方面的支持,旨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为入孵企业服务。后者包括研发平台、中试平台、销售平台和信息平台,为入孵的生物和医药企业服务。

⒉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考察情况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也称武汉国际企业孵化器,光谷创业街等)成立于 1987 年,是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发源地,也是国内第一家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公司化运作的企业孵化器。十八年来,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已经累计孵化企业 674 家,孵化科技项目 700 余项,毕业企业 320 家,成活率 75% 左右,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在长期的实践中,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不断探索、创新,首创性的提出了孵化器产业化的理念,并以创业人社区建设开始了孵化器产业化的实践。

本次杭州市孵化器考察团主要参观访问的是光谷创业街。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于 1996 年搬迁到光谷创业街,到 2005 年二期工程完工,光谷创业街的面积达到 21 万平方米,三期也即将进入具体操作阶段,实现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提出的“四百家企业一条街、 10000 名创业者同一家”的创业氛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孵化面积和企业实现翻两番,即孵化面积达到 100 万平方,入孵企业达到 1600 家。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目前已经转制为公司化运作,由主任领导财务部、办公室和资源储备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 5 个公司,分别是孵化管理公司、东湖股份公司、众和创投公司、创业网络公司和创业建设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二、成都、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经验总结

本次考察的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组织形式的孵化器,成都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中心以事业单位管理;武汉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中心已经改制为企业。成都、武汉这两家具有代表性孵化器虽然组织模式不同,但是实地考察交流之后,从中总结出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依然非常突出,值得思考和借鉴。

⒈整体规划布局,建设大型孵化示范基地

考察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震撼,宏伟的规划蓝图,大气的建筑布局,完善的创业配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杭州市考察团重点考察的成都高新孵化园是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统一指导下,由多个主体(包括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集中式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占地面积 500 亩,总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建有 9 个孵化单元和综合服务楼、运动建设场所、专家公寓、学术报告厅等配套设施。成都高新孵化园集中规划布局,引进企业和高校参与孵化园建设,积聚创业资源,形成积聚效应。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即光谷创业街规划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一期建成 7 栋纯商务孵化楼已经投入使用,二期 14 万平方米的国际企业孵化器及酒店式单身公寓也已经完工使用,这样光谷创业街仅完成两期工程就建成 21 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接下来的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光谷创业街三期工程完工之后将形成总面积 66 万平方米的超大面积孵化器,将真正形成“四百家企业一条街、 10000 名创业者同一家”创业基地。纵观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光谷创业街,其统一、大气的规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政府统一规划,以政府投资为主,吸纳高校和企业参与,建设超大规模的孵化基地,积聚创新创业资源,发挥集聚、倍增效应的思路很有借鉴意义。

⒉政府重视,大手笔资金土地投入,大力度政策扶持

成都、武汉两地政府对孵化器建设非常重视,两地的省级政府对孵化器建设也高度重视,如湖北省“十一五”期间准备投入 60 亿元建设孵化器。成都市孵化器发展走的是政府投资建设为主的道路,不但政府花巨资投资建设孵化器和孵化平台建设,更是在土地供应上屡出大手笔,如成都高新孵化园占地面积 500 亩,天府软件园占地 340 亩, 2006 年还将供地 230 亩建设孵化器产业园区模具工业园,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建设 18. 8 万平方米 的技术创新组团,为孵化器发展提供了优惠和充分的建设用地。武汉是孵化器市场化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但是各级政府依然非常重视对孵化器的投入和政策扶持,湖北省投入巨资建设孵化器,武汉市政府和高新区则积极运用特殊政策支持孵化器发展,如对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这样的优秀孵化器给与的支持政策非常实在,如光谷创业街一期工程的100 亩土地价格非常优惠,并且可以延期付款,降低光谷创业街的初期建设成本。光谷创业街三期土地需要公开招标,但是政府在规划上优先向孵化器用地倾斜,优先提供给光谷创业街。政府积极盘活创业街所在地的国有企业的存量提供给孵化器。同时,武汉市政府和高新区突破体制约束,勇于创新,允许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公司化运作,员工持股,这种特殊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效果显著。东湖中心主任龚伟介绍,光谷创业街获得了武汉市政府和高新区一些特殊政策,加速了光谷创业街的发展。成都、武汉两地政府对孵化器在土地供应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很大,极大地促进了孵化器的发展。

⒊市场化操作,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孵化器建设,满盘皆活

成都和武汉孵化器是两种不同组织模式,前者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后者以市场投入为主,但是两者运作上皆有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孵化器建设借助市场,不但带来资金,引进了创新资源,也让孵化器本身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高新孵化园规划的 9 个孵化单元中,其中就有引进企业和高校投资建设的孵化楼,如西南财经大学孵化器等。孵化器由政府统一规划,吸引企业或高校按照整体规划出资建设孵化大楼(独立单元),建设完毕又纳入创新服务中心统一孵化管理,既引入了社会资金参与孵化器硬件建设,同时也引来高校和著名企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统一孵化管理又保证了孵化器功能的发挥,推进了孵化器的发展。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光谷创业街的建设上充分运用市场资源,引进资金和服务,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如由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筹集资金建设提供给创业人员居住的单身公寓,建成之后整体卖给投资公司和企业,由后者再租给创业人员居住。这样不但盘活了资金,使得东湖中心有新的资金用于孵化器建设,也引入了社会资金来完善光谷创业街的配套建设,除了住房,光谷创业街的文化娱乐、餐饮、物业服务等均引入了市场化操作的路子,运用市场化手段来丰富孵化器配套。综上所述,不管是成都还是武汉,不管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投资建设孵化器,市场化运作,发挥社会资金建设孵化器成效显著。

⒋积极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深化拓展孵化服务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光谷创业街在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上也令人影响深刻。成都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与美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等地的孵化器进行了定期交流,建立和合作伙伴关系。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则积极引进具有品牌的公司和服务机构参与到光谷创业街的服务中来,利用社会资源的聚合为孵化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 2005 年 10 月,光谷创业街引进了 IBM 软件外包中心,建立了武汉国际软件外包基地,由 IBM 从全世界各国承接的部分软件订单转到武汉软件外包中心,分包给武汉及各地 IBM 供应商,包括孵化器内的企业。 2005 年 12 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正式与世界 500 强企业法国索迪斯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索迪斯公司先进的现代服务理念,共同合作开展科技园区及孵化器各种基础服务工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东湖创业中心还与微软公司接洽,商谈信息共享平台的合作;引进雅高等跨国中介机构进驻,为孵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成都和武汉积极整合国际资源,提高孵化器服务水平,为孵化企业提供现代规范服务的做法,也开拓了我们的思路。

⒌积极创新孵化管理和服务,孵化器向加速器延伸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孵化管理和服务上积极创新,富有成效。成都高新孵化园管理团队,积极为在孵企业提供低成本甚至免费的高质量创业、管理培训,通过资源置换,即利用孵化园的会议室培训设施等资源,引入市场化咨询公司,换取他们的优惠甚至免费的培训名额和时间,提供给园区的在孵企业。 通过孵化器管理团队的努力,通过资源互换,为在孵企业提供高层次的孵化服务,提升了企业的价值。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积极突破条件限制,即灵活控制入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标准,不强求企业毕业,达到毕业条件的企业可以继续在孵化器发展壮大,使孵化器不但是培育中小科技企业的培育基地,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基地,对企业的孵化不再局限于初期。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不光为 “小学”阶段孵化企业的孵化服务,也为发展到“中学”阶段的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使孵化企业更快的发展。武汉东湖不拘泥于标准,灵活和市场化的操作方法,对我市孵化器管理很有启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