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苦、甘,寒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用法:煎服,6至12克注意: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作用。知母既能够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是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和消渴等症时需和滋阴药配伍。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知母擅入肺胃肾,用于阴虚消渴宜。知母性寒味苦甘,滋阴润燥温热添。上清肺腑热咳嗽,去脬通溺伐劳蒸。 知母的治病验方
1、温疟:知母,鳖甲,地骨皮各10g,经常山6g,竹叶6g,石膏32g。 2、用水煎服,疟疾发作前服用。 3、伤寒:知母,白芍,麦门冬,柴胡,泽泻各1g,石膏45g,黄芩,甘草15g,竹叶三到七片,姜。水煎,每天一剂,分两回服。比较适用于伤寒多天不解,心躁烦乱,小愎胀急,闷痛,大渴喘乏。 4、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知母,贝母,茯苓,人参各15g,桃仁,杏仁各0.3g。水煎,每天l剂,每天服两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