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识人方法(12)九征法

 雨林修养馆 2014-04-01

  

       人物心性才情的变化会表现出九种征象。征就是研究、了解。九征就是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来探求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本篇首先指出人物才性是秉阴阳五行而生存,由此推出人的五种性格和道德属性,进而提出才性鉴定的可能性。其次,指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贵。最后论述人的才情变化可通过九种外在表现征象来观察。

 原文

    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动植骨,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

    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才也。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才,以才自名。兼才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

    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才。偏才,小雅之质也。一征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译文

    人的性情的内容,有九个方面的体现,叫做“九征”。正直或偏邪表现在人的神色上;聪慧或愚钝表现在人的精气上;勇敢或怯弱表现在人的筋肌上;强健或纤弱表现在人的骨架上;急噪或沉稳的脾气在于气血;悲伤或愉快的情绪显露在脸色上;衰哀或严肃的形象显露在仪表之中;做作或自然的举止在于容貌;缓慢或急切的态度通过言语显示出来。如果一个人本性平静淡泊,内心聪明而外表清朗,筋脉强劲而骨骼坚挺,声音清朗而神色和悦,仪表庄重,容貌也端正,那么九种类型的特征他都具备了,他就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如果这九个方面的特征有达不到的,只能称为偏杂之才。把人才分为偏才、兼才、兼德这三种,他们的类型不同,因而他们相应的内容也不同。所谓偏才,是由于他们的专长才能而获偏才的称号;兼才的人,是根据他们的德行而获得兼才的称号;而兼德的人,是由于德才深厚,从而获得兼德的美称。

    兼德而又达到完美境界的人,称为中庸。中庸是对圣人的最高评价。九征初具而又没有达到完善的人称为德行,德行是对才德高尚的人才的称呼。九征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人称为偏才,偏才是对才德有偏重的人的称呼。九征中所体现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实际上这种表现是假象,是依靠某方面的才能模仿出来的,具有这种才能的人称为依似,依似的人败坏道德。九征中某一方面突出,而同时又有另一方面与前一方面的性质相反,这种相反性质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叫做间杂。间杂的人没有恒心与常性。没有恒心的人与依似的人都属于凡夫末流之辈,这一类型的人又分很多种,不能一一讨论,故略而不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