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集合:言XXX

 小袤 2014-04-01

成语集合:言XXX

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清 方苞《进<四书><文选>表》故凡所録取,皆以发明义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为宗。

言必有中:一说就说到关键、要害的地方。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恰当得体。论语·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汉 扬雄《法言·君子》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六年》吴王 尝叹曰: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言不达意: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宋 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輒露所见,求益左右。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復为书晓之。

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宋 陆九渊《策问》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诚足病也。

言不及义:义:义理,指事情的道理。指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论语·卫灵公》羣居终日,言不及义。魏书·阳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言不尽意:1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繫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 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2)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宋 苏轼《与范元长书》之二:临纸哽塞,言不尽意。明 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写就了也,我念一徧:不才妾 萧淑兰 病中作词一闋,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 云杰 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3)魏 晋 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 魏 荀粲 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繫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

言不由衷:亦作言不由中。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 注:人言为信,中同衷。《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自是 泽 不復与府中谋议注引 宋 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 伯彦 等曰:宗泽 渡 河 ,方到趣行,言不由衷。’”清 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忆之也。

言差语错:言语错误。如:偶尔有个言差语错,谁也不会责怪。

言出祸从言发祸随。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后汉书·宦者传序》虽忠良怀愤,时或奋发,而言出祸从,旋见孥戮。亦作言出祸随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唐 陆贽《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言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跡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言传身教:谓一面用言语进行传授,一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行起模范作用,从言行两方面进行教育。

言出法随:谓法令一经宣布,就严格执行。多用于布告。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言从计纳: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汉 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言从计行:言听计从、言行计从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外託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旧唐书·李渤传》若 俛 等言行计从,不当如是。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言行计从,人莫能间。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 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宋 洪迈《容斋五笔·李德裕论命令》李德裕 相 武宗 ,言从计行。

言颠语倒:说话颠三倒四。《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斾摇。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语本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清 朱用纯《治家格言》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一本作言多伤幸;亦作言多伤倖。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折:他那里问言多伤倖,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寧。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言而无信: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更掳掠民才,弑君杀父,言而无信。

言坊行表:谓言行为人表率。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其见重於时如此。顾亦能为綺语、情语。可知《兰畹》《金荃》,何损於言坊行表也。

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躭待些儿。’”

言归和好:言归于好清史稿·世祖纪一》昔之疆场用兵,本冀言归和好。不幸寇凶极祸,明 祚永终。

言归正传:把话头转到正题上来。原为旧小说、话本中常用的套语。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説书的把这话交代清楚,不再絮烦,言归正传。《歧路灯》第一六回:一笔扫尽,言归正传。

言和意顺:言语和顺,情意相谐。红楼梦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红楼梦第九八回: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元 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言简意赅:言辞简练,意思完备。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被擒》[副浄]梦华先生,你看老夫此稿何如?[浄]言简意賅,洵不愧为老斲轮手。率领外来死党一语,尤为扼要。亦作言简意该。 清 崔述《读风偶识》卷一:论语所载 孔子 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羣怨》《周南》《召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言简意少: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但并不是言简意少。

言简意深:言辞简练,含意深刻。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詰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三侠五义第四一回:词语虽然粗俗,笔气极其纵横,而且言简意深,包括不遗。三侠五义第五七回:大家俱称赞道:展兄 言简意深,真正痛快。’”

言近旨远:亦作言近指远。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 疏:言辞之近而指意已远者,乃为善言者也。元 宗宝《<坛经>跋》其言近指远,词坦义明,诵者各有所获。镜花缘第十八回:其书阐发 孔 孟 大旨,殫尽心力,折衷旧解,言近旨远,文简义明,一经诵习,圣贤之道莫不灿然在目。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清 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

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言清行浊:言辞高洁,行为卑污。唐 李虚中《命书》中:言清行浊,执不通变。元 柯丹丘 《荆钗记·觅真》言清行浊心贪汚,违法度。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 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 明 李贽 《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了不见有好高好洁之实。

言是人非: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明 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鉉、张洎 言是人非。

言谈举止:指人的言语、谈吐、举动、动作、行为。观其言谈举止,倒是像个文人。

言谈林薮:林薮(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晋书·裴秀传》:乐广尝与wěi)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啟觉。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亦省作言提《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惟此庸固,理絶言提。吕延济 注:理絶言提,不可与言也。

言听计从亦作言从计听。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魏书·崔浩传论》属 太宗 为政之秋,值 世祖 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寧廓区夏。清 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言听计用:言听计从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 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明 无名氏《五马破曹》楔子:多蒙丞相顾爱,累授迁除,言听计用。

言听谋决: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绎堂 制府以为能,言听谋决。

言听行从: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 白石 。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言为心声: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语本 汉 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清 龚自珍《别辛丈人文》我思孔烦,言为心声。

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明 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无二价:亦作言不二价。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箇要价还价,这箇纸是言无二价的。

言笑自若:亦作言笑自如。自若:如常。有说有笑,如同平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 羽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 羽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旧唐书·酷吏传上·来子珣》常衣锦半臂,言笑自若,朝士誚之。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 脩 贬 夷陵 ,太夫人言笑自若。清 方苞《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羣夷纵火, 牛街镇 去城三十餘里,火光烛天。公言笑自如,日夜为守战计,贼不敢逼。

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汉 贾谊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亦作言行若一。汉 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於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言行不符: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言行不一。

言行若一:同“言行抱一”说的与做的一个样。形容能说到做到。·刘向《刘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言行相符:亦作“言行相副”。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南朝 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魏书·李彪传》臣时见其所行,信谓言行相符,忠清内发。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 邢昺 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言行相顾:谓言行不互相矛盾。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 邢昺 疏: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宋 文天祥《西涧书院释菜讲义》然则 元城 造成一箇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盖自五年从游之久,七年持养之熟。元 许衡《为君难六事·践言》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

言言语语:1谓啰里啰嗦,说个不停。西游记第二七回:唐僧 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2犹言说三道四。清 洪昇长生殿·倖恩》奈朝来背地,有人在那里,人在那里,粧模作样,言言语语,讥讥讽讽。

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太平御览》卷六一七引 晋 郭澄之《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处,张 忽遥於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诗刊》1978年第4期:全信言约旨远,博大精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诗歌和整个文艺创作发展的道路。

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犹在耳:话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谓记忆犹新或说过不久。指对所说的话印象深刻。亦指别人的话刚说不久,说的话还在耳边响。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言犹在耳,忠岂忘心!清 姚廷遴《历年记》上:不料言犹在耳,竟成泡幻。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讽諭》一卷,使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亦风人之遗意也。

言之成理:话讲得合乎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 它嚣 、魏牟 也。杨倞 注:其言论能成文理,故曰言之成理。清 方苞《论九卿会议事宜札子》盖凡物之理,偏举其一端,皆可以言之成理而不见其罅漏。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亦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明 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良药苦口,信有之矣。

言之过甚:话说得太过头了。《追求》四: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但是,空穴来风,仲翁 ,你也是太登多了。以后总得注意。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孔子家语·正论》孔子 闻之,谓 子贡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捨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言之有故:所说的话有根据。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会乎经义,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恶也。参见言之成理

言之有据: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言之有理:所说的话有道理。明 无心子《金雀记·守贞》还是 左兄 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清 洪昇长生殿·骂贼》众卿言之有理,再上酒来。参见言之成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说得非常确实。清 刘銮《五石瓠·童氏》坊官究问,童氏 言之凿凿,备述隐微。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若像起课先生,琐屑小事,言之凿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